云霞育儿网
首页
育儿
超级父母
孕期
麻辣老师
青骄第二课堂
首页
科技
正文
史前文明之山海经
清云子
2年前
(2023-06-19)
阅读数 189
#科技
《山海经》是一本承载着中国最神秘之谜的古籍。据传,《山海经》之前只有《山海图》,后来大禹将其铭刻于九鼎,大臣伯益据此著成《山海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九鼎和《山海图》已经失传,留给我们的只有那神秘的《山海经》。虽然后人对它进行了多次解读,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即使是博学多才的司马迁,对于《山海经》也持怀疑态度。据《史记》记载:“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这仅仅是寥寥数语。司马迁因为未曾亲眼见到昆仑山,他对《山海经》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他认为,《尚书》中对九州山川的描述更接近事实,而《禹本纪》、《山经》中所提到的怪物,他则不敢妄加评论。这表明,司马迁并不认同《山经》的可信度。关于为何《史记》中只提到了《山经》而未提到《海经》,可能是因为司马迁当时只能接触到《山经》,而未见到《海经》的缘故。我们可以从古代中国人的视角来看世界地图,并对其进行倒置。这种北上南下的颠倒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太习惯。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一下,会不会发现一些奇妙之处呢?恰巧其中的《山经》包括了南山、西山、北山、东山和中山五个部分。书中记载着“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因此被称为“五藏山经”。通常认为,“五藏”的“藏”意为宝藏。这里的“藏”应该是指“五脏六腑”的“脏”。在古代中国文字中存在“通假”的概念,因此“脏”和“藏”可以音近通用。心、肝、脾、肺、肾被称为五脏,而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被称为六腑。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内脏的总称。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五脏的对应关系:澳大利亚是心脏,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而南亚次大陆则是肝脏下的胆囊,乌拉尔山脉则是分割左右肝叶并使肝脏位置固定的韧带。北美洲本土则是脾脏,而格陵兰岛则是肾脏。除了亚欧大陆和肝脏所处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与五脏在人体中的位置是一致的。难道中国古人在看地图时有某种隐含的含义吗?人们一直试图从《山海经》中找到对应的山水。然而,结果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根本无法找到匹配的地点。这些山上还生长着一些奇形怪状的动植物或神灵,令人难以理解。因此,很多人将《山海经》视为荒诞之作,甚至在明朝时期就成为了儿童读物。到了清朝,由于统治阶层对知识份子的自卑心态和对文字的过分夸大,文字狱现象开始出现。因此,尽管知识份子在社会管理方面无法发挥作用,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整理国故。训诂考据学盛行起来,古老的华夏文化得以完整传承。《山海经》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重生的机会。一些认真的人相信,《山海经》绝不仅仅是儿童启蒙读物,他们坚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找到与古书对应的山水。然而,像汉朝和晋朝的前辈们一样,他们依然陷入了《淮南子》、《河图》、《尔雅》、《水经注》等古籍中寻找答案的境地。其中,有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黄河。《西山经》中的“昆仑之丘”明确提到了“河水出焉”,并且“南流东注于无达”。然而,在昆仑之丘西边的“积石之山”又出现了“河水冒以西流”的描述,这简直是在戏弄考据学家。这个让无数考据学家头痛的黄河,也导致了中国地理学史上的混乱。黄河的源头问题一直无法确定,而“昆仑之丘”更是成为了一个谜团。由于“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被视为神仙境地。因此,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对“昆仑之丘”的确认工作就已经展开。随着不同朝代对黄河源头的探索不断深入,“昆仑之丘”的位置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因此,汉武帝时位于新藏边界的“昆仑山”,元朝忽必烈时的“耳麻不莫刺大雪山”,以及清朝高宗乾隆《钦定河源纪略》中的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阿勒坦”为黄金,“噶达素”为北极星,“齐老”为石)都被认为是黄河源头。为了统一对昆仑山概念的理解,人们将从汉武帝时的昆仑山一直到清朝时的昆仑山这一长串山脉统称为“昆仑山脉”。“昆仑之丘”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它非常高,面积也很大,并且有着白、赤、青、黑四条不同颜色的河流从这里发源。然而,无论以哪一个“昆仑山”为基准来考证《五藏山经》,都找不到合适的山水系统。黄河到底是怎么回事?昆仑山又在哪里?《西山经》中的《西次三经》是研究者最困惑、争议最多的部分。这不仅因为《西山经》所包含的地域最广,内容最丰富,还因为它记载了共工所触之不周山、后稷所潜之大泽、黄河的源头、帝之下都的昆仑山、西王母所居的玉山、黄帝所建的轩辕之丘、大禹所导的积石山等一系列中华文化根源的重要地点。更重要的是,它对黄河的描述超乎寻常。有一位亨丽埃特·默茨(Henriette Mertz)是一名美国律师,她出生于 1898 年,此外,她也是一名古代历史研究学者,她经常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进行研究。她根据山海经里的《东山经》内记载的 4 条山脉的走向、数量、彼此间的距离以及相关动植物和矿物的描述,亲自在7北美的山脉上实测,东山经说往南走 300 里,她就往南走 300 里,东山经说往西南走 400 里,她就往西南走 400 里。结果她发现山海经里的东山经,居然能与北美洲的山川地理精确地匹配起来。东山经里的四条山脉,竟然和北美的落基山脉、内大华山脉、海岸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是一一对应的,甚至连里面的河流走向都丝毫不差,里面的动植物和矿物也出奇的一致。除了这四座山脉,她还按图索骥,找到了美国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还有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个发现被她写在《几近褪色的记录》一书中。目前的大众普遍认为,美洲是在 15 世纪末被哥伦布发现的。Henriette Mertz 的发现,打破了这一认知,原来上古的中国,早已发现美洲大陆,并且做了详细记载。不仅美洲,在欧洲甚至非洲,都能在山海经里找到对应的地点。在没有飞机轮船的时代,古人是怎么发现美洲并且做了如此详细的记录的?山海经是不是上一个文明留下的经典?亦或是本次文明创立之初,类似于电视剧《庆余年》里的神庙之人——即上次文明留下来的火种,写下来的上古地理风情的书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名称(*)
邮箱
主页
正文(*)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清云子
每日分享精彩内容,喜欢的话请多关注我哦!
网站分类
职场
科学探索
星座
科比
动漫
搞笑
明星八卦
影视
社会
楼市
大咖秀
外汇
创业
健康
中国军情
武器
SUV
豪车
综合体育
投资
教育
旅游
热点
历史
军事
房产
风口
概念车
推荐
优惠
新能源
中国南海
公益
恋爱攻略
婚姻
情趣
时尚
美国
欧洲
朝日韩
俄罗斯
热榜
体育
亚洲杯
股票
数码
NBA
家居
商业
孕期
国际足球
青骄第二课堂
国际
娱乐
情感
互联网
游戏
CBA
少年风
超级父母
麻辣老师
汽车
正能量
街拍
中国足球
育儿
健身
财经
科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