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破碎!越南被关税大棒砸出原形,才知中国“杀手锏”的厉害
过去数年,西方媒体大肆鼓吹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新“世界工厂”,将其塑造为极具潜力的新兴经济体。
然而2025年4月,美国提出对等关税政策后,越南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胡志明指数暴跌6.69%,1600万亿越南盾市值蒸发,深陷外资撤离、出口萎缩与债务危机,其“世界工厂”美梦就此破碎。

越南经济困境的直接导火索,来自美国祭出的关税大棒。在整个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1230亿美元,这一庞大的数字,使其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重点打击对象。
针对越南的鞋类、家具等优势出口产品,美国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直接摧毁了越南制造业的价格竞争力。

曾经在西海岸街头随处可见、说唱歌手人手一双的耐克鞋,因关税导致成本大幅上升,一夜间从大众消费品变成了奢侈品。订单量随之雪崩式下跌,越南众多代工厂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
美国不仅通过关税施压,还利用原产地规则升级,迫使外资企业在越南进行本土化生产。然而这些政策在落地前频繁朝令夕改,让外资企业无所适从。

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加速了外资撤离的步伐。2025年初,曾与越南紧密合作的三星悄然将手机产能撤回韩国,富士康在河内的工厂也陷入停滞状态。
这种如潮汐般的投资模式——建厂、撤离、再建厂,让越南陷入了恶性循环,耗费大量资源却难以形成稳定的产业基础。

越南经济困境不仅源于外部冲击,其自身结构性缺陷更是关键因素。
在基础设施层面,越南工业化进程与基建水平严重脱节:缺乏高速铁路网络导致能源运输效率低下、物流成本飙升;北部工业园区频繁停电已成常态,大型设备因反复启停加速损耗,进一步推高企业运营成本。
这样的基建条件,使其在高端制造业招商中竞争力匮乏,反而成为低端产能与落后设备的倾销地。

政策层面的混乱加剧了经济困局。越南政府战略短视与官僚作风盛行,外资企业不仅要应对市场竞争,更需适应朝令夕改的政策环境。
以2024年为例,强制要求外资项目使用30%本土零件的政策,因本土供应链配套不足,既迫使外资企业陷入无合格供应商可用的困境,又导致依赖进口零件的本土厂商大量停产,政策的不合理性使内外资企业两败俱伤。
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则是深层隐患。越南出口模式高度依赖“中国零部件+越南组装”,2024年中国对越出口1618.9亿美元,机电产品占比超60%,贸易逆差达828亿美元。

以智能手机产业为例,越南80%的摄像头模组、70%的电池依赖进口,仅赚取15%的组装费。
这种“浅度工业化”模式使越南经济对外部供应链高度依赖,一旦遭遇关税壁垒或需求波动,产业链转移成本远低于重建成本,经济抗风险能力极为薄弱。

越南经济困境的背后,中国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通过中间产品的出口,构建起对越南制造业的上游卡位优势。
在手机制造领域,虽然越南承接了三星和苹果的部分组装业务,但屏幕、模具等核心部件90%依赖中国供应。华强北的零部件供应商,成为越南组装厂生存的关键支撑。

在跨境贸易和物流领域,中国的影响力同样无处不在。凭祥口岸作为中越边境的重要枢纽,2024年1-10月外贸进口额达到1762.2亿元,同比增长20.4%。
在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越南主播通过中国平台销售中国产品,而支付通道、数据服务器、流量算法等核心技术,均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友谊关的智能通关系统,将货车通关时间压缩至10分钟,同时所有贸易数据都被纳入中国海关数据库,赋予中国对中越贸易的“上帝视角”。

在金融领域,人民币的影响力也在悄然渗透。越南中小商户为规避美元汇率风险,主动接受人民币计价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渡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当美国试图利用SWIFT系统施压时,中越边境的数字货币结算网络,为越南提供了去美元化的选择,削弱了美国制裁的效果。这种经济上的深度绑定,使得越南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不得不依赖中国的支持。

越南“世界工厂”梦的破灭,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从积极方面看,关税压力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进程。低端制造业向越南等国转移,有助于中国集中资源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技术倒逼。
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如中企在越南投资的高端生产线可能导致技术外溢,以及在高端产业尚未完全突破时,中端制造业优势流失的问题。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越南的外交策略也发生了转变。相比成为美国的盟友,与中国交好对越南而言风险更低、收益更高。
2024年11月,越南国会批准的670亿美元北南高铁项目,便是这一趋势的体现。该项目计划于2027年开工,2035年完工,中国有望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参与其中。
这不仅是中国基建实力的展示,更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拓展影响力、输出标准和规则奠定了基础。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场经济博弈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跨境电商直播基地的发展,相关领域的运营、选品和物流人才需求激增;中国在越南投资的风电、光伏等项目,也催生了大量技术岗位。

在投资领域,随着国内产能向东南亚转移,相关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越南“世界工厂”梦的破灭,揭示了全球化下半场竞争的本质。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外资堆砌的经济模式,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难以持续。
真正的世界工厂,应当是能够掌控技术标准、数据流动和规则制定的生态系统。
当越南还在为GDP增长率沾沾自喜时,中国已经将竞争维度提升到数字丝路、绿色革命等更高层面。未来的全球化竞争,将是一场规则与生态的较量,而中国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发展篇章。
文本来源@柏年说 的视频内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