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使用的三种不正确方式和改进建议?
文:邹玉杰律师;
做一辈子刑辩,防一万人失足……
大多数人都会用到微信,律师更是如此。用微信不仅沟通效率高,而且更加方便。然而,现实中不少人使用微信的方式并不一定正确,至少有这三种不正确的方式需要改正。
第一,发信息时问“在吗?”说实在的,现在每个人手中几乎都有手机,手机上也都安装了微信。也就是说,只要你发送的信息到达他的手机,他就应该能看到。
因此,问“在吗?”是多余的。
而且,你问了之后,对方不知道你到底想干什么,究竟是回“在”还是“不在”?这就会让他比较纠结,一纠结就耽误了很长时间。
实际上,你只需要把你想要表达的意思直接发过去,等待他给你回消息就行了。
“在吗?”这个问候语,实质上是从QQ上遗留下来的。因为,之前人们都是在电脑上登录QQ,并不是每个人都随时在线,所以要先问候人家一下,到底在不在——如果在,再开始正式聊天;如果没有回音,说明对方不在,就没办法继续。
这个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现在真的没有必要继续再使用。
第二,在微信上发大段的语音,这也是一种很不礼貌的交流方式。发语音,确实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和方便,直接对着手机说一通就行了。
然而,接收语音的人却会感到特别别扭。因为他们可能正在开会,或者旁边有人,不太方便听语音。如果听得不太清楚,想重新回去听,又不知道具体在哪个位置,只好从头再听一遍,这样就特别浪费时间。

此外,如果对方说的不是特别标准的普通话,而是方言,接收者就更难听明白了。
因此,用微信发信息时,最好发文字信息,不要发语音,更不要发很多段长语音。如果我们不认识字,那可能就比较麻烦,只能向对方表明歉意,说自己不认识字,所以只能发语音,对方也能理解。
但是,如果我们因为打字慢而疯狂地发语音,那就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因为现在可以用讯飞输入法或其他输入法,基本上都有语音输入功能。你按住说话,手机上就能直接出汉字,而且速度特别快,所以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当然,如果你是领导,给下属发语音,可能没人敢反抗,但对方可能也不会太舒服,所以还是慎用。
第三,就是疯狂地发很多张图片,这也是需要注意的。这种方式同样不太可取。如果你只是发一两张图片,对方或许还能接受。但如果你一口气发几十张,对方就得一张张查看,有时还会搞错顺序,这就比较麻烦了。他们要么在微信里查看,要么下载到手机里,效率都不高,体验当然也不会太好。
如果你确实有很多张图片需要发送,我建议将它们整理成PDF格式。现在有很多软件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点,比如WPS、扫描全能王或夸克扫描王。只要你稍微花点心思,就能学会。这些APP操作简单,几乎像傻瓜相机一样,稍微摸索一下就能掌握。
当然,如果你年纪较大,或者对手机操作完全不熟悉,确实可能会觉得困难。但我觉得,只要智商在线,稍微学习一下,都能搞定。只要你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这些应该都不是问题。
总的来说,上述三种情形的底层逻辑,都是我们只顾自己方便,忽略了对方的感受,缺乏换位思考。我们贪图自己爽快,却不顾他人的舒适和感受,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我们想与别人合作,或请别人帮忙,最好的方法是让对方在做事时感到舒服,这样效率才会更高。
其实,对方的效率提高了,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效率也随之提升。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就应该优先考虑如何让对方感到更舒适。这样做不仅对对方有利,实际上也更有利于我们自己。
作者:邹玉杰律师
九章刑辩创始人,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
亳州律协刑委会主任,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主任,谯城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目标:穷二十年蛮力,救一百条人命!
#亳州刑辩
#亳州市最厉害的刑事律师在哪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