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暴徒“潜逃”澳大利亚的悲惨生活:靠打临时工过活
2019年12月中旬,香港警方抓获了一名25岁的装修工人,该男子姓岑。此前,他在同年6月底参与了湾仔警察总部的围堵事件,并对一名便衣警察实施了袭击。事发后,岑某迅速逃离现场,隐匿在人群中长达数月,直到最终被警方逮捕。
11月底,这名男子因袭警事件在当地法院出庭受审,最终被判定犯有暴动罪和袭击致人身体伤害罪两项罪行。
由于该男子未出庭受审,法官当场签发逮捕令。一个月后,警方在旺角太子道一带发现其踪迹并将其抓获。当时与他同在一处的一男一女也一并被警方带走,两人因涉嫌包庇罪犯而接受调查。
岑某此次到庭,并未对之前未出庭的情况作出任何说明。相反,他采取了一种令人不齿的策略,在法庭上大肆渲染自己的困境,声称所缴纳的1万元保释金是亲戚的全部家当。他试图以此博取同情,请求法庭能够网开一面,不要没收这笔钱。
法官识破了他的伪装,当场驳回其请求,明确指出被告若不出庭将面临保释金被没收等处罚。案件被延期至2020年1月审理,在此期间,岑某需按规定继续留在拘留所候审。
这名岑姓"港独"分子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的举动并非个案。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在他之前,已有不少参与"港独"活动的不法分子使出各种手段,妄图通过保释或其它方式逃脱惩罚。然而,这些伎俩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法庭的严正驳回,充分体现了司法机关对这类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香港媒体强调,平息动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司法机构当前的首要任务,任何参与暴力活动的人员都不应抱有逃脱法律制裁的幻想。虽然正义的实现可能需要时间,但它终将得到伸张,绝不会缺席。司法机关将依法严惩所有违法行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法律的尊严。
尽管香港政府和当地媒体多次发出警示,试图引导局势走向和平,但那些支持“港独”的激进分子似乎对这些努力视而不见。他们继续采取极端行动,无视法律和秩序,这种行为不仅无助于他们的目标,反而加速了他们自身的困境。他们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将自己推向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痛苦的结局。
【01、异想天开:他们以为在中国国内“惹”了“大祸”,逃出华夏便能继续逍遥自在】
许智峰是香港极端分裂势力的主要成员之一。2011年,他成功当选为香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起初,他自诩为"温和改革派",但很快暴露出真实面目,多次参与激进活动,言行举止与"温和"二字毫不沾边。他的所作所为充分证明,所谓"温和改革派"只是其掩饰真实意图的幌子,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激进分子。
2014年,许智峰在区议会与两名保安发生冲突,试图强行翻越接待处进入办公室,导致保安受伤。随后,他被控普通袭击罪等两项罪名,但法官认定其行为并非故意,最终判他无罪。离开法庭后,许智峰不仅没有承认错误,反而公开要求“”进行“检讨”,态度令人质疑。
此后,许智峰的举动愈发过分且失去理智。他不仅采取了“关闭麦克风”和“强抢文件”等不礼貌的行为,还故意冲撞他人,用极端手段阻挠区议会的正常运作。这些毫无底线的恶劣行径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感。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作为“港独”核心人物的黎智英却对许智峰格外青睐。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包括香港立法会选举现场,称赞许智峰“充满活力”和“品行端正”。黎智英甚至自掏腰包资助许智峰拍摄宣传视频,并全力支持他进入立法会。
在黎智英的纵容和支持下,许智峰的行为愈发猖狂,他多次在议会制造混乱,与同僚发生激烈冲突,甚至采取极端手段鼓吹“港独”,完全沦为黎智英手下的忠实追随者,成为其政治图谋的执行者。
2018年4月,许智峰因对香港政府安排专员监督议员的做法表示不满,在公开场合对一名女性行政主任采取过激行为。他将该女主任逼至墙角,强行夺走她的手机,随后将其带入男厕,并拒绝归还。
2020年5月底,他两次携带散发强烈气味的物质进入议会,严重干扰了正常议事秩序,导致立法会氛围混乱,尊严扫地。
许智峰无疑是香港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他经常煽动激进青年,鼓动他们走上街头参与暴力活动,对抗警察执法,甚至进行纵火、投掷燃烧瓶和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他的言行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加剧了社会动荡。
当许智峰煽动的年轻人陆续被捕受审之际,他却以参加国际会议为由逃往丹麦,背弃了对法庭作出的"按期返港"承诺。随后,他公开宣布退出香港民主党,正式开始了海外流亡生涯。这一系列举动不仅逃避了应负的法律责任,也暴露了其言行不一的本质。
不少在香港犯下严重罪行、引发重大事端的“港独”分子,如许智峰之流,在事发后纷纷逃离中国,企图在海外继续过他们的安逸日子。这类人不在少数,他们试图通过远走他乡来逃避法律制裁,重获自由。
2020年,沉寂已久的“港独”组织前副主席郑家朗突然在社交媒体发声,透露自己已移居英国。就在同一年9月,另一名“港独”成员张昆阳在其案件开庭时缺席,并通过网络发布消息称,他早在8月就已离开香港,目前正在美国寻求“政治庇护”。这两起事件揭示了部分“港独”人士的逃亡动向。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罗冠聪迅速逃离香港,黄之锋也带着父母匆忙搬离住处。与此同时,陈家驹、黄台仰等“港独”分子相继潜逃,就连一直力挺许智峰的黎智英也三次向法院申请离港许可。
那些逃亡海外的“港独”分子,他们想象中的生活真的那么自由自在吗?实际情况恐怕并非如此。许多人在国外不仅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还面临着法律追责和生活困境。他们的所谓“逍遥”生活,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压力。更糟糕的是,这些人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秩序,给香港市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不仅没有带来所谓的“美好”,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02、现实打脸:其实他们看“低”了如今中国,也料想错了中国目前在世界的“角色”】
实际上并非如此。
除了英国和美国,澳大利亚也成为“港独分子”逃亡的热门目的地。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总理宣布延长香港居民的签证期限,并为他们提供申请永久居留权的途径后,前往澳大利亚的“港独分子”数量急剧增加。
部分支持“港独”的激进分子将澳大利亚视为他们寻求庇护的理想之地,视其为能够保障所谓“言论自由”和“民主”环境的唯一希望。他们认为在那里可以享受到所谓的“自由空气”,并将其视为逃避现实困境的避风港。
实际上,他们低估了中国当前对"港独分子"追责的坚定态度,同时也误判了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定位。这些人没有准确认识到中国在处理此类问题上的坚决立场,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对中国的决心和角色都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未能看清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明确态度。这种误判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当前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认知偏差,也显示出他们对中国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缺乏正确评估。
面对中国的严厉批评,英国不仅终止了协助香港居民迁往澳大利亚的计划,还暂停了与香港的引渡协议。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真实意图也逐渐显现。
澳大利亚代理移民部长塔奇近日向媒体表示,香港居民申请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并非外界想象中那么容易。他明确指出,申请人必须通过严格的品行审查和国家安全评估。塔奇强调,这一政策适用于所有申请者,香港居民也不例外。他还补充道,这些测试旨在确保申请人符合澳大利亚的法律和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由于签证问题,不少支持“港独”的激进分子无法取得长期居留许可,只能依靠短期工作谋生,这种情况将持续到他们获得临时庇护签证为止。这些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状态相当不稳定,主要依靠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开支。他们原本期待的长期居留权无法顺利获批,导致其处境颇为被动。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临时性的工作安排。虽然暂时解决了生计问题,但长远来看,这种状态显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签证审批的拖延使得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只能在等待中艰难维持。
一名自称“港独”分子的人向澳大利亚媒体表达不满,称参与香港示威活动的人大多不到20岁,根本不符合常规移民条件。他认为,如果澳大利亚和其他西方国家真的想帮助香港人,就应该从人道角度考虑,为这些年轻人设立特别签证或制定相关政策,允许他们在当地居留。
原因其实很明了,澳英美等国对所谓“港独分子”的诉求压根不感兴趣。他们不过是把这些群体当作棋子,用来干预中国内部事务,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这些国家的真实意图并非支持港独,而是借机对中国施压,试图影响中国的政策走向。说白了,他们关心的不是香港问题本身,而是如何借此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进行制衡。这种利用他国内部矛盾进行政治操弄的做法,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其自身的战略利益。
"港独"分子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了双眼,无法认清最终将让他们深感失望的现实。他们只顾着追求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更大的真相,这个真相迟早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和失落。他们的短视行为,只会让他们在未来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
2022年8月中,澳大利亚的“港独”分子再次陷入困境。正值香港回归25周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在悉尼、墨尔本等城市租用了14块大型广告牌,向公众展示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
香港分裂分子看到宣传片后反应激烈,他们不仅对广告内容进行恶意歪曲,还频繁向澳大利亚有关部门投诉,声称广告“篡改香港真实情况”。这些人在面对媒体时,总是遮遮掩掩,不愿透露真实身份,却假装受害,抱怨广告让他们回忆起香港的“悲惨景象”。
然而,“港独暴徒”的期望落空了。澳大利亚并未回应他们的诉求,而大多数香港网友也没有被他们的行为所迷惑。相反,网友们对这些“港独暴徒”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称他们为“外表华人,内心盲目”的“废物”,并坚决支持广告牌的内容,认为其“完全正确”。
明事理的香港市民和网民都清楚,那些"港独暴徒"极力反对香港对外宣传片,无非是担心香港政府向外界展示真实情况。一旦真相大白,这些人的"反中"生意就做不下去了,他们靠卖惨博同情的把戏也会彻底露馅。这些人害怕失去煽动对立、制造矛盾的机会,所以才如此抵制政府发声。
【03、尽头末路:他们所谓的“美好未来”和“坚持”只是愚昧大众和自己的谎言而已】
"港独分子"所鼓吹的"光明前景"和"坚定信念",本质上不过是一场愚弄香港民众乃至自身的荒谬骗局。他们编织的所谓理想蓝图,实际上是对社会现实的严重歪曲,既无法自圆其说,更经不起事实的检验。这种脱离实际的空想,不仅暴露了其政治主张的荒谬性,也揭示了他们对香港未来发展缺乏基本认知。所谓的"坚持",不过是固守错误立场、拒绝面对现实的偏执表现,完全背离了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需求。
从那些自称“港独”的极端分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所谓的“真相”。这些人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实际上暴露了他们所宣扬的所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通过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背离了香港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也与法治和秩序背道而驰。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恰恰证明了他们所追求的“独立”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许智峰宣布“流亡”后第二天,立即从丹麦启程前往英国。他选择英国作为目的地,认为那里是“自由的象征”,并期待在香港以外的地方体验“无拘无束的生活”。
仅隔三个月,许智峰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经过一番“内心斗争”,他决定举家移居澳大利亚。尽管他声称这一决定是出于家庭、国际局势及战略考量,但香港媒体普遍质疑,许智峰此举的真正动机是他在英国的“生活”难以为继。
据香港媒体报道,由于英国生活成本远超澳大利亚,正被通缉的许智峰在英国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维持生计。面对这一困境,他不得不离开英国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选择前往物价水平更低的澳大利亚谋求生存。这一推测基于英国与澳大利亚两国物价水平的明显差异,以及许智峰目前被通缉的特殊处境。
由于许智峰对“五眼联盟”已无利用价值,可以推断他在澳大利亚的日子不会好过。
郑家朗曾是“港独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于2021年3月前后离开香港,之后行踪不明。直到2022年4月中,他久违地重新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长文,公开承认自己已身处英国。
郑家朗没有具体说明他是怎么到英国的,只提到离开香港的那段时间,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他提到,独自在异国他乡生活,难免会遇到不少“困难”。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还有那条看似美丽却让人感到刺骨寒冷的雪中小径,都是他难以适应的生活场景。
他表面看似风光,实则处境艰难。经济压力只是冰山一角,更让他难堪的是来自香港同胞的集体排斥。这种尴尬的局面,让他在海外演出的行为显得格外讽刺,仿佛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郑家朗通过频繁走访各校授课、创作故事书和设计桌游等手段,意图向香港青少年传播他所认为的“真理”。然而,他的做法遭到了香港家长们的强烈反对。家长们不仅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还直言不讳地劝他留在英国,继续体验作为“二等公民”的生活,并明确表示不希望他返回香港。
周小龙是Chickeeduck的负责人,他多次通过自己的童装店传播"港独"思想。他在一家门店里摆放了一座约两米高的"香港暴徒"雕像,还在店里陈列了大量涉及所谓"民主"主题的儿童读物。这些行为引发公众强烈反对,人们批评周小龙试图对香港青少年进行思想渗透。
周小龙因公然违反国安法,最终自食其果。2021年9月,SOGO决定提前终止与其品牌的合作协议,并依据合同条款,要求其品牌在2022年3月前撤出SOGO,比原计划提前了五个月。这一变故对周小龙的生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香港艺人阮民安曾频繁现身于"反修例"示威活动的前线,他不仅多次公开为暴力袭警行为辩护,还恶意诋毁香港警方,将其污名化为"黑警"。作为"港独"势力的典型代表,阮民安的言行严重破坏了香港社会的法治秩序和公共安全。他的行为不仅违背了艺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助长了激进分子的气焰,对香港的繁荣稳定造成了恶劣影响。
2021年8月,阮民安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演唱会消息,兴奋地宣布两场演出的门票已经全部卖完。
就在阮民安为即将到来的个人演唱会感到兴奋时,麦花臣场馆却突然告知他一个坏消息。就在演出即将开始前,场馆以“关闭”为由,取消了他之前预定的所有场地。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阮民安的喜悦瞬间化为乌有。
在阮民安被取消演出场地之前,"知名港独歌手"何韵诗也遭遇了寿臣剧院的违约行为。对此,她非常愤怒,不断提出抗议,并表示会追究寿臣剧院临时取消场地导致的所有损失。
她明确表态,尽管实体演唱会无法举办,但计划不会因此搁置。取而代之的是,她决定通过互联网平台如期进行个人演出,并已公开了网络直播的收费观看方案。
针对何韵诗的行为,许多香港网友表达了不满。他们认为何韵诗长期滞留香港并非出于正当理由,而是为了利用自身影响力谋取私利。这些网友指出,她不仅没有实质性的工作,还通过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香港市民,引导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这种行为对香港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任何试图分裂国家领土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无论其背后有何种势力支持,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作为中华儿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和不可动摇的信念。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维护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责任,这一原则不容置疑,更不容妥协。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守护我们的国家,确保它的完整和统一。这不仅是对先辈们奋斗成果的尊重,更是对未来世代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维护这片热土的统一与安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香港社会动荡期间,部分参与暴力活动的激进分子选择逃往澳大利亚寻求庇护。然而,这些人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并不如预期般顺利。他们面临着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就业困难等多重挑战。由于缺乏合法身份,许多人无法获得稳定的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此外,他们还要承受来自当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心理压力巨大。这些曾经的“暴徒”在澳洲的生活可谓举步维艰,远非想象中的“天堂”。
乱港分子煽动他人参与暴力活动,自己却携家眷悄然离境。这些人在香港制造混乱,鼓动年轻人走上街头,而他们本人早已做好逃亡计划。据调查,多名主要策划者已逃往国外,其家属也相继离开香港。这些人的行为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意图:利用他人达成政治目的,却不愿承担任何风险。他们的逃离不仅是对支持者的背叛,也揭示了其煽动暴力的虚伪本质。目前,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以追究这些人的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