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摊上事了
马斯克这回,真被钉上了耻辱柱。
美东时间4月29日,美国会发布一份44页的报告,把马斯克狠狠摁在了聚光灯下。这不是简单的“名人风波”,这是联邦层面的指控,质疑他用手里的权力替自己的公司挡枪,摆平超过23.7亿美元的监管罚款和调查风险。
所有的细节、时间线、部门、公司名,一个都没落下。
报告直指,他作为“效率部”领导,在大砍政府预算、裁撤部门的同时,绕开了至少11个联邦机构对他旗下五家公司的65项潜在调查和执法行动。其中,40项可能导致的罚款金额超过23亿美元。
而这五家公司,正是他商业帝国的核心——SpaceX、特斯拉、Neuralink、The Boring Company 还有 xAI。
这不是内部矛盾,是权力与金钱的合谋。
而且是有人开始动手查他了。
时间倒退到三个月前。
马斯克刚被特朗普钦点,出任一个全新设立的联邦部门——效率与重建部(Efficiency Department) 的负责人。
风头一时无两。他刚一上任,媒体就吹得天花乱坠,说他是“科技界唯一能对官僚下刀的人”,说他要“重构美国联邦运转的逻辑”,说他是“系统级救世主”。
马斯克自己也不低调,直接喊出目标:削减2万亿美元联邦开支。
谁都知道美国政府是个大水缸,冗员、浪费、低效根深蒂固。可没人敢这么硬削。马斯克动手了。
三个月时间,砍掉了超10万人岗位,清理几十个部门。从国际媒体署、教育部、国家卫生研究院,一路杀到国家老龄局、中小企业署。没有回旋余地,直接清空预算、冻结项目。
政界哗然,媒体震动。
但问题也来了。
这不是科技公司搞裁员,这是在切真实人的饭碗,是在动几十年稳定的系统。
那种火药味,瞬间就从内部蔓延开来。
第一轮反弹来自被砍掉的部门和受影响的议员团体。
第二轮,是财务审计机构和第三方智库。
第三轮,干脆就是联邦监管机构了——他们突然发现,很多他们原本要调查的对象,怎么就悄无声息地从名单里消失了?或者调查过程突然中止,流程被卡死。
再细查下去,线索竟然都指向一个人:马斯克。
就是他掌控的效率部,先后干预了数十项监管审查流程,而且只对一类公司“特殊关照”——他自己的。
联邦文件显示:
特斯拉因为自动驾驶误导性陈述,面临高达11.9亿美元的潜在罚款;
Neuralink因隐瞒脑机接口植入风险,被点名批评,拟罚2.81亿美元;
SpaceX在安全协议、排放测试中多次违规;
The Boring Company涉嫌虚假陈述地下隧道项目对公共基础设施影响;
新成立的xAI也因为数据使用政策不透明,面临审查。
所有这些案件,按流程都会进调查程序。可就在马斯克执掌效率部之后,这些流程要么冻结、要么推迟、要么压根消失。
44页报告中的一句话写得毫不留情:“马斯克大肆摧毁机构,以达到对其私有资产进行合法保护的目的。”
这个指控,几乎相当于把他从“改革先锋”直接打成“披着公权的私利者”。
马斯克方面当然不认账。
很快,他的发言人出面回应:“马斯克先生从未利用其联邦职位为个人或经济利益服务,任何相关言论都是完全错误和恶意的中伤。”
但问题是,现在不是“舆论抹黑”的阶段了,是文书+证据+时间线组成的系统指控。
更棘手的是,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
特斯拉,是第一个塌的牌。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出来,简直像一份投资者打击报告:
总营收193.35亿美元,不及预期的213.48亿;
净利润仅4.2亿美元,同比下滑70%;
汽车业务营收139.67亿美元,同比下滑20%;
汽车毛利率跌到12.5%,基本到底线;
每股收益从上一季度0.73美元暴跌到0.42美元。
这还只是数字。
更恐怖的是交付量崩了。
第一季度交付336,681辆,是自2022年以来最差的单季表现。同比下滑13%。其中欧洲地区成重灾区——
门店被泼油漆、车被砸玻璃,墙上写满“资本骗子”“纳税人刽子手”的抗议口号。挪威、德国、法国三地至少报告了25起针对特斯拉的攻击事件。
媒体称,这种现象已经从“抵制特斯拉”变成了“象征性发泄”:
马斯克用手里的刀割了公众的钱包,公众现在选择烧掉他的车。
而马斯克的反应?
在财报发布当天,公开承认:
“将减少在效率部的时间投入,5月开始重回特斯拉业务前线。”
这句话背后,是他终于意识到:
他亲手砍掉的是维稳系统,现在要反过来保护他的时候,没人肯出手了。
政界失控,资本反水,产业数据塌方。
还没完。
他的私生活,又补了一刀。
今年2月,网红阿什利·克莱尔公开起诉他,说生了他的第13个孩子,结果马斯克拒绝承认。
马斯克回应称“愿意做亲子鉴定”,但同时承认自己给了对方250万美元安家费,并承诺每年50万美元抚养支持。
以为这就结束?
4月,《大西洋月刊》的记者在播客节目里又爆料——马斯克实际孩子数量远超公众所知,超过100人。每一个妈妈都签了保密协议,任何人泄露都会被马斯克团队起诉。
甚至传出部分孩子连出生证明上都没有马斯克的名字。
这不是“多子多福”,这更像是系统性掩盖。
马斯克一边面对监管风暴,一边挽救股市信心,再一边还得处理炸裂的家务事。
从高高在上的“钢铁侠”,跌成了如今的“多线爆破人设塌方现场”。
而且关键是——这一切,都是他亲手掀起的。
他想靠砍掉旧系统来重塑秩序,结果旧系统变成了刀,反手扎进了他的命门。
马斯克的这场危机,不是简单的“舆论风波”。
是制度、权力、资本、公众情绪四条线同时收网。
想翻盘,没那么容易了。
你觉得马斯克还能撑下去多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