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7.9级强震后,中国救援队驰援,撤离同胞却遭遇持枪收费?

瀚文说体育 3周前 (04-03) 阅读数 2 #国际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震,举国悲恸。

灾难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房屋倒塌,道路损毁,通讯中断,超过两千多人遇难。

缅甸曼德勒省、实皆省及内比都等地受灾尤为严重,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断水断电断网,亟待救援。

中国,作为友邻,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118名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携带专业装备、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及野战医院系统,迅速抵达震区,成为第一支抵达的国际救援力量。

在曼德勒,中国救援队争分夺秒,成功救出多名幸存者。

云南医疗队在震中地区设立临时医疗点,为伤员提供紧急救治。

大量的救援物资,包括食物、饮用水、生活用品等,也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运往缅甸,通过缅甸政府协调分发至灾民手中。

中国民间力量也积极响应,成都授渔应急、深圳公益救援队等多支民间救援组织赶赴缅甸,与当地志愿者协作,提供翻译和物资支持。

就在中国倾力援助之际,一些撤离缅甸的中国公民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地震后的缅甸,部分地区陷入无政府状态,道路损毁,通讯中断,加之地方武装割据,为撤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部分中国公民在撤离途中遭遇持枪收费,令人震惊。

湖南商人罗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缩影。

地震发生后,他和十几名中国同胞决定驱车前往仰光,再转机回国。

车队刚驶出曼德勒市区不久,就在一条乡间土路上被拦下。

四名手持AK-47的蒙面男子站在路中央,用生硬的英语问他们要钱。

罗先生试图交涉,但对方直接朝天鸣枪。

无奈之下,车上所有人只能凑足现金,才被放行。

类似的情况在后续路程中多次上演,有些关卡由穿制服的地方武装人员把守,虽然态度稍好,但依然坚持收费。

有些则完全是土匪行径,拦路者明目张胆地索要“过路费”。

最危险的一段路位于掸邦山区,罗先生的车队被迫绕行一条被地震撕裂的公路,而唯一可通行的岔路口被一群武装分子控制。

他们不仅索要钱财,还强行检查行李,拿走值钱的电子产品。

“当时我们根本不敢反抗,因为他们手里有枪,而且当时连报警电话都打不通。

”罗先生事后回忆道。

另一位河南商人胡先生的遭遇同样惊险。

他的车队原本计划从曼德勒直接开往中缅边境,但主干道因桥梁垮塌无法通行,只能改走偏僻的乡村小路。

在一处狭窄的山道上,五六个持枪男子突然从树林里冲出,用枪托猛砸车窗,直接拿枪指着司机的头,要求所有人下车,挨个搜身,甚至连胡先生藏在鞋底的备用金也被翻出,一行人损失了近5000美元。

这些事件并非个例。

地震导致缅甸政府力量无暇顾及偏远地区,一些地方势力甚至土匪团伙便借机敛财。

在佤邦和掸邦,部分关卡由民族地方武装控制,他们向来对过往车辆收费,灾后更是变本加厉。

而在政府控制力更弱的地区,纯粹的土匪活动猖獗,专挑外国人和富裕的本地人下手。

需要指出的是,持枪收费现象更多是地方势力趁乱牟利的结果,并非所有缅甸人都如此。

许多缅甸民众对中国的援助普遍持感激态度,他们主动收留中国同胞避难,提供食宿。

一位中国商人代女士在撤离途中被缅甸郊区一户家庭收留,对方不仅提供食物,还帮助联系救援人员。

缅甸政府也与中国救援队密切合作,临时停火协议得以达成,确保救援行动顺利展开。

这次缅甸强震不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折射出国际援助与地方治理的复杂关系。

中国救援的迅速反应体现了大国担当,而撤离困境则暴露了缅甸社会治理的短板。

对于中国公民而言,这次事件也敲响了警钟,在海外高风险地区的中国公民应加强风险意识,提前制定应急方案,如抱团撤离、雇佣当地向导、避免携带贵重物品等。

中国驻缅使馆在灾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协助伤员救治、失联寻亲,并建议未撤离人员暂避云南会馆等安全区域。

缅甸强震是天灾,也是人性的试金石。

中国救援的迅速与撤离的艰难,折射出国际援助的崇高性与地方治理的复杂性。

持枪收费的个案不应掩盖中缅民间互助的主流,更需要推动长效合作机制,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危机。

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与阴影并存。

如何才能在下次灾难来临时,更好地守护生命,构建更安全的国际环境?

这值得我们深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瀚文说体育

瀚文说体育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