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毛主席在武汉接见韩先楚,期间问:洪学智哪去了?好久没见他
1965年那会儿,毛主席走出中南海,跑到南边去瞧瞧工作情况。路过武汉的时候,他还特地见了见韩先楚。
聊着聊着,毛主席冷不丁地问韩先楚:“洪学智最近咋样了?好久没看到他人了。”
韩先楚说,他也好一阵子没见着洪学智了,对洪学智近况不太了解。不过,他倒是听人家提起,洪学智现在在东北那边呢。
毛主席轻轻地点了点头,随后对韩先楚说:“你要是碰到洪学智,就帮他宽宽心,跟他说别担心了。”
为啥毛主席会这么看重洪学智呢?
【洪学智走上革命道路】
洪学智16岁那年,就跟着商南起义的队伍,一脚踏进了红军的大门,后来还被安排进了红四军。
洪学智虽然年纪轻,但上了战场可不含糊,胆子大得很。
在苏家埠那场大战里,洪学智带的团被派去挡住敌人的进攻。
在头一回交锋里,重机枪连的头儿不幸挨了子弹,丢了性命。紧接着,到了第二场较量,刚被提拔上来的重机枪连连长,在带着大家打仗时,也不幸中弹牺牲了。
洪学智在紧要关头被选为重机枪连的新连长,这是他的第三份连长职责。没想到,就在战斗快结束时,洪学智领着战士们往前冲,结果左胸口不幸中弹。鲜血一下子就把衣服给浸透了,他随即倒在地上,没了知觉,顺着山坡就滚了下去......
最后,战士们总算是找到了不省人事的洪学智,连忙将他抬到了红军医院去救治。
可洪学智不小心伤到了左肺叶,呼吸变得特别困难,血也一直流个不停。那时候红军的医疗条件太差了,他这伤得太重,医生们一点办法都没有。还好,有个被俘的敌军医生,他拿出几片药给洪学智服下,这才救回了一条命。
1935年5月,长征的大幕拉开后,洪学智那时候是红四军的政治部主任。他不仅要忙着给红四军筹粮食,还得管后方医院的大小事务。除此之外,他还得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后方的安全。这么说吧,洪学智简直就是红四军的后勤大管家,啥都得管。
长征路上,洪学智老是按照上面的吩咐,干得特别漂亮,他成功接收并安顿好了伤病员,还筹到了军粮。军粮一到手,他又豁出去了,想尽各种招儿,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得把粮食送到前线去。这样一来,前线部队的好几次大难题都被他给解决了。
翻越雪山那会儿,洪学智瞧见山顶上有几个战士被冻得硬邦邦的。可雪山上实在没法挖坑埋人,他又实在不忍心让战友们的遗体就这么孤零零地留在那儿。所以,洪学智硬是要把这几个战士的遗体背下山。谁成想,到了山下围着火堆取暖时,其中一个战士竟然奇迹般地眨巴了眼,慢慢醒了过来。后来,大伙儿一阵忙活,又有好几个战士被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毛主席很关心洪学智】
1936年10月份,等队伍到了陕北,洪学智就被送去红军大学继续学习提升。
不过,因为张国焘的捣乱,不少出色的将士都受了冤枉,洪学智也没能幸免。他也是那些被不公平对待的优秀军人之一,这事儿跟张国焘脱不了干系。张国焘搞的那一套,害得许多好将士吃了亏,洪学智同样也是受害者之一。
没过多久,毛主席亲自来探望抗大的学生们。他先关切地问了问大家身体怎么样,生活过得如何,接着又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或许大家那会儿心里还憋着股受冤的闷气,谁也没吭声。
毛主席随后跟大家伙儿说明白,之前那些审查人员讲的话,那可不是中央的意思,就是他们自己个人的看法,不能代表大局。
听完毛主席的一番讲话,洪学智心里头一下子亮堂了起来,感觉有了盼头。
接着,毛主席亲切地问大伙儿:“大伙儿想不想出去,继续为革命事业出力啊?”
大家依然保持沉默,没有一个人开口回应。
“要是大家有意愿外出工作,组织会帮忙安排的。”毛主席又简单明了地说了一句。
毛主席话音刚落,洪学智立刻接过话茬:“以前整天忙着打仗,压根儿没空学习。为了提高自个儿的文化素养,我还是想继续深造,等把书念完了,再去忙工作的事儿。”
接着,大伙都纷纷表态,说他们的想法跟洪学智是一样的。
听完大伙儿的意见,毛主席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你们这期眼看就要毕业了,赶不上趟儿了,那就耐心等等,参加下一期吧。”
讲完之后,毛主席就走了。
洪学智头一回跟毛主席当面聊天,结果毛主席就把这位高个子洪学智给记住了。
1945年9月份,洪学智那时候已经成了新四军第三师的副师长,他和黄克诚带着部队往东北赶。当他们走到山东临沂时,碰巧陈毅也从延安开完“七大”回来了。陈毅就在临沂把第三师营级以上的干部都叫到一块儿,开了个小会。会上,他给大伙儿传达了党的“七大”精神,还聊了聊咱们部队去东北的重要性。
会议一完事儿,陈毅就把洪学智单独叫住了,跟他说:“我回延安那会儿,毛主席专门让我找你聊聊,他特别惦记你呢。”
陈毅军长乐呵呵地拍了拍洪学智的肩头。
洪学智一听陈毅讲完,心里头那个暖啊,感动得不得了。
哎,陈毅跟我说,毛主席想问问你,对现在手上的工作有啥看法没?要是觉得不合适或者不满意,毛主席说了,可以给你换个岗位试试。陈毅又补了一句。
洪学智和黄克诚搭档后,合作得很顺畅,工作也一帆风顺。他跟陈毅说:“现在的工作真不错,我在这干了好几年了,都有感情了。再说,黄师长身体不太好,我想继续帮他一把,多承担点任务,职位啥的,我真不咋在乎。”
陈毅听完,满意地晃了晃脑袋,表示赞同。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一爆发,洪学智就被派去当十五兵团的副头头,跟着彭老总一块儿带兵去朝鲜打仗。
长征那会儿,他负责后勤,干得相当漂亮。所以到了抗美援朝的时候,彭老总特别点名,让他来管志愿军的后勤。
在抗美援朝之前啊,洪学智一直都在部队里搞政治和军事,干得是风生水起。结果突然间,领导让他去管后勤了。洪学智呢,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服从安排嘛,但心里头多少还是有点儿不是滋味。
1953年8月份,洪学智打完仗回到国内,接着就被派到南京军事学院去深造。还没等他学完呢,总后勤部的部长黄克诚就急匆匆地来找他,说想让他去总后勤部当个副部长还兼参谋长,并且要他立马放下书本,去新岗位上报到。
毛主席听说洪学智对军事工作特别上心,而后勤工作不太对胃口。所以,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他特地跟洪学智聊起,说既然你不太乐意搞后勤,那在抗美援朝那会儿,怎么还是挑起了后勤的大梁呢?
洪学智笑着说:“还不是因为那是主席您的命令嘛!”这话一出,毛主席立马乐呵起来:“哈哈,说到底,你是怕主席的命令啊!”
洪学智虽然对后勤工作不太感冒,但这丝毫不减他对工作的认真劲儿。他依然尽心尽力地把部队后勤搞得井井有条,在和平时期为军队后勤建设出了不少力,贡献可大了。
毛主席把这些都看在心上,因此一直对他特别称赞。
【毛主席询问洪学智的去向】
1959年7月份,洪学智在庐山会议上因为敢于站出来为遇到困难的彭老总说话,结果自己也被卷了进去。他被剥夺了在军队里的所有领导岗位,后来被安排到吉林省农业机械厅工作,接着又到农场去劳动改造。
洪学智曾在东北打仗,对那片黑土地和当地百姓感情特别深。因此,他一到东北,没多久就习惯了这边的工作。
在农场干活那会儿,快六十岁的洪学智,跟小伙子们一样卖力地干着重活,一点都看不出老态,特别有拼劲。
在干活锻炼的那段时间,他心情挺不错的,完全没因为碰到难处就变得消沉低落。
毛主席心里清楚洪学智这个人,而且他一直都挺关心洪学智的,从没间断过。
1965年的时候,毛主席跑到南方各地去巡视,路过武汉时,就顺便停留了一下。在听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汇报工作时,毛主席突然问韩先楚:“哎,韩司令,洪学智这家伙好久没见到了,他跑哪儿去了呢?”
韩先楚挺久没见洪学智了,不过他心里清楚洪学智的近况。于是,他就把洪学智最近在东北那边的情况,跟毛主席简单说了说。
毛主席没再多言,只是吩咐韩先楚给洪学智捎个话:“跟他说,别太往心里去,这都不是啥大事儿,别给自己太大负担。还有啊,他之前在总后勤那块儿干得可棒了,以后那样的活儿,他照样能接手。”
从这些话语中能够感受到,毛主席对洪学智这个人总体上那是相当肯定的,而且心里头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往后啊,是打算再让他出来担当重任的。
后来,洪学智知道了毛主席跟韩先楚说的那些话,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法说。他特别感激毛主席,觉得主席真的很关心他。
他跟毛主席拍胸脯保证:“我这辈子铁了心跟革命走,跟党走,不管将来在哪儿,我都会踏踏实实把手头的事儿干好。”
1971年那会儿,洪学智总算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九一三那事儿过后,毛主席又想起了洪学智,他就问周总理:“洪学智这家伙现在哪儿呢?他在干啥活呢?”
周总理讲道:“据我所知,他是在东北那边一个农场干活的。”
毛主席微微颔首,随后吩咐周总理去详细打听一下洪学智的具体情况。
接着,周总理拿起电话,直接拨给了沈阳军区的头儿,把主席的想法简明扼要地传达了过去。
军区头头们急忙安排人去农场接洪学智。就在要离开那会儿,发生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去接洪学智的那帮人,突然间把农场的职工都聚到一块儿,非要让大家给洪学智提点建议不可。
真没想到,大伙儿对洪学智的看法都那么一致,全都夸他夸到不行,没有一个人对他有半句坏话。提起来都是满满的赞誉,全是说洪学智的好。
嘿,说起来,多亏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心,洪学智这才从农场的辛苦劳作中抽出身来,重新回到了领导的位置上。这回,他被安排到了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当上了局长。
1977年8月份,洪学智的命运有了新的变动,他坐着军用飞机回到了北京,这下子,他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部队里。
他穿上军装后,首先就被提拔成了国防工业办公室的头儿。到了1980年1月份,他又回到了总后勤部,再次挑起了部长的大梁。这次二度出任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同时也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可不轻。
【结语】
说起来洪学智这一辈子,从他决定投身革命那天起,就一直在为革命拼命,从没停歇过。
毛主席心里清楚他对党和国家的忠心,因此对他特别看重,充满了期待和信赖。毛主席时常会想起他,不由自主地想了解他的近况。
洪学智一直以来都没有让主席失望过。只要党组织交给他任务,无论任务合不合他心意,无论他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多亏了这些老革命家的拼命奋斗和默默奉献,咱们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和美好。他们的汗水和心血,真的让咱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