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军备竞赛恐升级!印度或买隐身战机,对中国是挑战也是机会?
3:0、5:0、6:0……尽管发生于7日凌晨的那场印巴空中较量的最终战损比,仍需来自印度官方的种种确认信息。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巴基斯坦空军凭借进口自中国的歼-10CE和中巴合研的“枭龙”block3战斗机,再加上最大射程可达145公里的中国PL-15E远程空空导弹,取得了一场近乎一边倒的空战胜利。
巴基斯坦飞行员驾驶歼-10CE表现良好
对于我们来说,这场足以证明国产外贸型装备优越性能的战斗和相关结果,自然值得感到欣喜和自豪。但开心之余,或许我们也应对南亚次大陆上的军备竞赛抱有更大的警惕性。没有错,在此役中失利的印度空军,或因看到主战装备的性能与巴方存在显著差距后,而对外寻求更加强大的武器,如隐身战机和与之配套的新型空空导弹等。这既值得巴基斯坦方面提高注意力,更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印度空军的四代半战斗机“阵风”
要知道,多年来印度一直都是南亚次大陆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这成为了其奉行“扩张主义”的一大底气。在上世纪爆发的多场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基本均未能取得胜利,在对抗印度的过程中吃亏不小。不过如今看来,虽然巴基斯坦空军的综合战力,恐依旧在规模数倍于自己的印度空军之下,但前者已可凭借质量优势而极大地缩小与印度空军的差距,甚至有了更大的几率去击败后者。站在新德里方面的立场来想,在制空权近乎决定一切的今天,其必然不可能坐视这一势头继续发展下去。
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的优势正在急剧缩小
既然同为四代半战斗机的法制“阵风”难以有效对抗中国的歼-10CE,同样出自法国之手的“米卡”中距空空导弹基本也不是中国PL-15E外贸型远程空空导弹的对手,那印度政府和军方高层是否会以引进更加先进的战斗机和配套弹药的方式,尝试拉开与巴基斯坦空军的主战装备性能代差,从而重新寻求和构建战力优势呢?这种可能性显然并不为0。而既然四代半战斗机“不好使”,那摆在印度人面前的选择范围就很有限了。
俄罗斯苏-57隐身战机
仔细想来,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莫迪政府恐怕会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在短时间内,积极引入一款第五代战斗机。以五代机的隐身性能和强态势感知能力等性能,彻底压倒主战装备仍处于四代半水平的巴基斯坦空军。
其二,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加入某款他国牵头的第六代战斗机合研项目,以期尽早获得六代机并建立起较为长久的对巴空中优势。
美国F-35隐身战机
在第一条路上,印度有可能快速买到的相对成熟的机型或许有两款,一是美国的F-35,二是俄罗斯的苏-57。至于说中国的歼-35A,印度不可能去买,而韩国的KF-21或土耳其的“可汗”等,都是尚未完成全部研发工作的半吊子产物,印度也很难去买。
苏-57和F-35在印度国内航展上“同框”
具体到F-35和苏-57,后者最大的问题在于产能,每年下线的数量甚至不到5架,连满足俄罗斯空天军的自用需求都不够,恐很难实现短时间内交付印度空军的效果。而在F-35这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产能虽然旺盛,但印度若想拿货也只能先排队,毕竟前面有多个已然下单的国家等着收货。不仅如此,印度空军并未装备过美制战机,若采购F-35,就意味着其要组建起一套美式训练和维护体系。对于本就以“万国牌”而著称的印度空军来说,F-35所带来的不一定是战力提升,倒有可能是一场运用和后勤灾难……
GCAP战斗机效果图
至于说第二条路,此前有消息称,日本有意拉拢印度加入由英国主导、意大利和日本参与研发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GCAP。只不过,这个事情听上去就不是很靠谱。暂且不论GCAP更像是个顶着五代半战斗机水平的产物,很难与已经启动密集试飞的两款中国六代机原型机相媲美。光是一句“让印度参与战斗机研发项目”,就已然给GCAP的未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臭名昭著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能耐,想必各位懂的都懂……
巴基斯坦空军的优势在于形成了制空作战体系
而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新德里方面最终做何选择,未来可能获得隐身战机的印度空军,固然会对巴基斯坦、甚至是对我们自身带来某些威胁和危险,但更大的影响或许在于所带来的机会。从此轮印巴空中较量中就不难看出,巴基斯坦空军绝不是因某一两款先进装备而拿下首胜,其更多地是依托于引进自中国的一套完整且强大的制空作战体系。进口自中国的预警机、地面远程防空雷达、搭载主动相控阵雷达的四代半战斗机、超远程空空导弹,以及将它们串联起来的先进数据链,这才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对空作战杀伤链。
中国已构建起隐身战机作战体系
与之相比,包括印度空军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斗机“阵风”在内的“万国牌”飞机,更像是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不吃亏就怪了。从这个角度来想,即便印度火急火燎地引入隐身战机和更先进的空空导弹,只要其没同步购买诸如先进预警机、侦察机、地面雷达系统等装备,那就仍不可能构建起足以支持隐身战机发挥100%战力的体系。而在这颗星球上,能打造起隐身战机作战体系的国家,目前有且只有中美两国。若是未来印度在中国的隐身和反隐身体系面前再度“碰一鼻子灰”,说不定又会给我们的外贸型装备提供一个大大的金字招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