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迈陪读的中国家长,根本躺不平

李砍柴 1周前 (05-03) 阅读数 167 #历史

“这里没有学区房,没有早晚高峰,没有家长群里的打卡接龙,但也没有躺平。”

坐在清迈郊区别墅的院子里,林悦一边看着女儿在草地上追着邻居家的狗疯跑,一边苦笑着对我说。

三年前,她还是上海某外企的中层,每天挤地铁、开跨洋会议、盯着女儿做作业到深夜。

直到女儿在一次数学考试后崩溃大哭:“妈妈,我真的考不到100分,我是不是很笨?”

那一刻,她决定“逃”去清迈。如今,女儿在国际学校读五年级,下午三点放学后泡在泳池里学自由泳,周末父女俩去山里徒步,生活看似完美:但林悦的手机里,躺着三个泰国本地补习班的联系方式。

像她这样的中国家庭,正在清迈形成一股独特的“教育移民潮”。

清迈的吸引力,首先是一串直击中产痛点的数字:北京、上海的国际学校年均学费30万起步,而清迈顶尖的普林国际学校学费仅需12万,普通学校甚至低至3万。

租一栋带花园的别墅月租不过5000元,是国内同档次价格的1/3。一对一钢琴课80元,马术课200元,价格“友好”得像是十年前的国内。

但真正让家长动心的,是这里“去内卷化”的教育生态。一位从深圳搬来的妈妈回忆,儿子在国内读小学时,每天要写两小时作业,周末被奥数班和英语打卡填满。

转到清迈后,学校下午两点半放学,作业变成“观察一棵树并写首诗”,儿子甚至主动要求学泰拳和编程。“他终于有时间发呆了,这在深圳是奢侈品。”她说。

更现实的是,清迈被视作通往欧美的“跳板”。泰国的国际学校多采用IB、A-Level等国际课程体系,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海外大学。

一位父亲算过账:在清迈读完高中,成本比上海省下近200万,而孩子能享受全英文教学和多元文化环境,“性价比吊打北上广”。

然而,清迈并非乌托邦。

最直接的冲击来自语言环境。

2023年,清迈多所国际学校的中国学生比例突破40%,课间走廊上飘着各地方言。

一位家长吐槽:“我儿子现在一口东北腔英语,因为同桌是沈阳人。”

为了“抢救”语言环境,有家庭专门搬到偏远校区,甚至让孩子假装不懂中文。

更隐蔽的焦虑藏在家长心里。曼谷某国际学校的升学顾问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家长开始打听“爬藤攻略”——尽管学校不排名、不考试,但他们偷偷给孩子报网课,周末学新加坡数学、刷托福题。

“嘴上说快乐教育,其实还是怕孩子将来竞争不过欧美本土学生。”一位母亲坦言,自己每周驱车两小时送孩子去曼谷上物理补习班,“清迈的老师教得太简单了”。

甚至连“低成本生活”的承诺也在瓦解。随着中国家庭大量涌入,清迈的房租两年涨了30%,中餐馆一盘回锅肉卖到80元。

一位陪读妈妈苦笑:“现在连菜市场大妈都会用中文喊‘涨价了’!”

“来清迈的家长分两种:一种是真的想换个活法,另一种是把焦虑从上海搬到了泰国。”从事教育咨询的徐公子观察,许多家庭对未来的规划极其模糊。

有人指望孩子靠体育特长冲欧美名校,却发现清迈缺乏专业教练。有人以为逃离高考就万事大吉,结果孩子因中文退化,连祖辈的视频通话都难以应付。

更残酷的是分层。清迈国际学校的高中部会悄悄分流:成绩优异者进入IBDP课程冲击全球前50大学,其余学生则转向职业培训方向。

“有些家长直到收到分流通知才傻眼,他们以为泰国是避风港,其实这里也有看不见的赛道。”一位校长透露。

而代价不仅是金钱。陪读家庭中,70%是“单亲陪伴”——妈妈放弃事业,爸爸留守国内赚钱。

一位独自带女儿在清迈生活五年的母亲说,每次视频时女儿问“爸爸什么时候来”,她都只能岔开话题。“我们得到了空间,却失去了完整的家。”

讽刺的是,许多家庭最终发现,清迈只是漫长教育迁徙的中转站。

林悦的女儿明年要升初中,她开始研究加拿大私校的申请,“IB成绩、社区服务、特长奖项……比国内还复杂”。

而另一位家长老方,在清迈待了六年后搬去温哥华,原因是“这里太安逸,孩子缺乏竞争意识”。

但也有人选择留下。摄影师刘菁在清迈住了八年,大儿子从厌学少年变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目标是环法大赛。

“如果当初留在上海,他可能还在题海里挣扎。”她认为,清迈的价值不在于培养“精英”,而在于让孩子找回自我生长的节奏。

在清迈郊外的稻田边,我遇到一位陪读爸爸。他每天清晨教女儿辨认稻穗,下午自学泰语,晚上写公众号记录生活。

问他后不后悔来泰国,他沉默片刻说:“至少在这里,我和女儿一起重新学会了怎么生活。”

清迈的魔力,或许正在于它撕开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不是非黑即白的“躺平”或“内卷”,而是在缝隙中寻找平衡。

但代价也同样清晰:你要接受孩子可能成不了“学霸”,要面对文化归属感的撕裂,要承受家庭关系的震荡。

正如一位家长在博客中写的:“我们来清迈,不是为了逃避竞争,而是为了找回教育中最基本的东西——让孩子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工具。”

这条路注定充满纠结,但至少,他们迈出了第一步。

本文作者 | 老A责任编辑 | 蓝橙策划 | 蓝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李砍柴

李砍柴

一边写作养家,一边浪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