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元自助餐引发的用餐时间之争:谁之过?
中午12点,烈日炙烤着柏油马路。网约车司机刘升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车停在路边树荫下。他抬头看见一家挂着"15元一位"招牌的自助餐厅,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位月收入仅五六千元的中年男子,像往常一样精打细算地规划着自己的午餐开支。
推开餐厅玻璃门,冷气扑面而来。刘升环顾四周,这家餐厅装修简单但干净整洁,菜品区摆放着十几种家常菜,还有米饭、馒头和免费汤品。他拿起餐盘,仔细挑选着性价比最高的菜品:多夹了几块红烧肉,盛了满满一碗米饭,又舀了一大勺炒鸡蛋。
"15块钱能吃这么好,真是值了。"刘升心里想着,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他细嚼慢咽地享用着这顿"超值"午餐,时不时起身去添些饭菜和热汤。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餐厅里的食客换了一拨又一拨,唯独刘升的座位始终未变。
老板娘王丽从刘升进店起就注意到了这位特别的顾客。她看了看手表,又瞥了眼刘升桌上堆着的餐盘,眉头越皱越紧。当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1点,看到刘升第五次起身去添饭时,王丽终于按捺不住走上前去:"先生,您从11点吃到现在,整整两个小时了。"
刘升放下筷子,理直气壮地回应:"你们店里又没有规定用餐时间,我吃多久是我的自由。"这句话彻底点燃了王丽的怒火。
"15块钱吃两个小时?"王丽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知道现在物价多高吗?光你吃的那些红烧肉成本就不止15块!你当这里是慈善机构吗?"她的声音引来了其他食客的侧目。
刘升的脸涨得通红:"我花钱吃饭,想吃多久是我的权利。你要是觉得亏本,大可以在门口写明用餐时限。"
"现在请你离开!"王丽指着门口,"以后我们店不欢迎你这样的顾客!"
"我要投诉你们!"刘升也提高了嗓门,掏出手机开始录像。
"尽管去投诉!"王丽毫不退让,"我的店我说了算!今天就是不做你这单生意了!"
这场争执很快被其他顾客拍下并上传网络,引发热议。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相关视频获得了超过50万次播放量。评论区里,网友们各抒己见:
"15元吃两小时确实过分,老板也要赚钱养家啊。""没明示用餐时限就是商家的责任,支持消费者维权。""老板娘态度太差,这样做生意迟早关门。""现在物价飞涨,15元自助餐本就利润微薄,互相理解吧。"
餐饮业内人士李经理指出:"目前大多数自助餐厅都会在显著位置标明用餐时限,通常为90-120分钟。这既是行业惯例,也是维护经营的必要措施。但如果没有明示,确实容易引发纠纷。"
法律专家张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明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等信息。在此事件中,餐厅未事先告知用餐时限,确实存在瑕疵。建议商家完善服务告知,避免类似纠纷。"
这场15元引发的争执,表面上是关于用餐时间的争论,实则反映了当前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经营规范问题。对消费者而言,享受优惠的同时也应保持适度消费;对商家来说,完善经营规范才能避免类似纠纷。在物价上涨、经营成本增加的当下,如何平衡商家利益与消费者权益,需要双方共同的理解与配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