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有什么?项羽挖到了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两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事件,它们分别是秦始皇陵的建造与项羽对秦始皇陵的盗掘。这些事件不仅涉及到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也体现了人性的贪婪与权力的争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去探寻这些神秘故事背后的真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嬴政这位统一六国、威震天下的帝王,在赵国旧地沙丘驾崩。秦始皇的一生是极其辉煌的,他“奋六世之余烈”,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华夏大地的第一次大一统。在他的统治下,秦国的国力达到了巅峰,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文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去世后,同年九月,秦二世胡亥按照皇家的规格和传统,将秦始皇葬于骊山。骊山,这座秦岭的支脉,长约20余千米,最高峰西秀岭海拔约1302米。它是嵌入到关中平原的一座山,视野开阔,位置又在关中的中部,从这里登高可将大半个关中尽收眼底。
西周时期,骊山上就建有烽火台,那是一段承载着历史沧桑的过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时他点燃的正是骊山的烽火台,导致犬戎来犯时无人救援,最终西周灭亡。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其规模堪称古今无两。它呈正方形,长和宽约7.5千米,面积约56.25平方千米。秦始皇陵从秦始皇即位开始修建,前后历时39年之久。在修建过程中,秦始皇为了建造这座庞大而奢华的陵墓,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
秦始皇帝陵有里外四层,陵区内有外城、内城、封土三层。外城长2.2千米,宽1千米;内城长1.3千米,宽0.6千米。秦始皇陵还拥有600多座陪葬墓和陪葬坑。外城外有兵马俑、百戏俑、马厩坑、刑徒墓区、石材加工区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兵马俑。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距帝陵封土约1.5千米,这里有130辆战车,8000兵马俑,它们面朝东方。每个兵马俑脸型和表情不一,甚至是眉毛、指纹、指甲等细节也都不一样。战马和战士的大小仿造真人而制,战马约为1.5米左右,身长约2米,战士高约1.8米。秦始皇一心想要消灭六国统一天下,他雄图霸业的梦想,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帝陵外城东侧,有一组十七座墓,呈南北走向。墓主人多数身首异处,四肢分离,骨骼凌乱,其中有一个头部还插着一支折断的箭头。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秦二世所杀的十三个兄弟,也有说法认为其中还有公主。外城内则有文官俑、百兽俑等。帝陵内城有后宫墓区(陪葬墓区)、宫殿、皇陵封土。后宫墓区位于内城北部,长630米,宽244米,里面有一百多个陪葬坑。后宫墓的主人不在棺材中,通道里散落着残缺不全的骨骸,有的甚至身首异处,据说这疑似秦二世所为,他杀了秦始皇所有没有孩子的嫔妃及宫女万余人陪葬。
帝陵封土高55米,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它远看就像一座山。封土里面还有九层宫殿,每三层一组,暗合始皇帝九五之尊。登上九层高台,仿佛能看到秦始皇俯瞰他那庞大帝国的雄姿。秦始皇担心将来有人盗墓,所以在封土中安置了机关,里面排列着强弓劲弩。一旦有人闯入,机关一动,万弩齐发。
在封土下方,是神秘而庞大的地宫。地宫掘地极深,直透过三重泉水,并且还向骊山方向挖掘了通道,最后凿之不入,烧之不燃(没有氧气)。地宫高30米,也是九层结构,开口长170米,宽145米,高30米。墓室长80米,宽50米,高15米。地宫用金银为凫雁,玉石为松柏,顶部装饰着二十八星宿图,底部是水银灌注的江河湖海,川流不息,而秦始皇身着金缕玉衣,长明灯用的是鲸鱼油。为了防止地下水渗透,整个地宫的天花板和墙用巨石板包覆,就像一个防水的地下水泥大坝。
等封土封闭完固后,秦始皇的工匠们还没来得及离开,秦二世便令人将墓道外门关闭,开始加土填筑,数万工匠就这样被埋在了封土之中,没有一人能够逃脱。
时间来到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元年,汉王刘邦元年)一月,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人物,率领大军从鸿门进入咸阳。进入咸阳后,项羽的军队展开了一场大屠杀,杀尽秦国宗族八百余人,牵连者四千六百余人,秦宫的嫔妃宫女也未能幸免,全部被杀。这无疑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项羽的军队还尽兴屠戮秦民,一时间咸阳城中积尸满市,流血满渠。
项羽军团还将秦国的财货全部劫取出来,他们将财货一分为二,一半归自己所有,另一半则分给了诸侯军。之后,项羽率军来到了骊山,眼前的秦始皇陵壮丽非凡:“苍松笼殿宇,古柏映楼台。明堂容万马,山势拥千蛟。石栏盘白玉,神路贯天衢。左右列狮驼虎豹象,东西列文武铁衣郎。戟门壮丽,为千百年之规模;陵寝巍峨,有亿万载之形势。”
项羽亲自督师,英布全局指挥,下令开挖秦始皇陵。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锹声振地,尘土遮天,鸟兽潜迹,狐狸丧胆。项羽军团自北向南,平掘十丈长,入地五丈深,终于挖到了石城,石门却紧闭,门旁还有两条石龙。士兵们用铁锤一点点将石门打碎,里面发现了大路,白石砌就,两边均有栏杆。顺着大路前行二里远,才看到墓门,里面有大殿、享殿、寝殿,建造十分齐整,寝殿中便是始皇灵柩,面前摆满了宝货,周围还堆积着金银六十万,各样宝物一百二十件,这些财宝被他们尽数起出。然而,项羽和英布用三十万大军挖掘了三十日,也未能将财宝全部搬走。
项羽和英布还找到了秦始皇帝陵的位置,盗掉了部分俑坑,坑道内至今仍留有诸多焚烧痕迹。不过,有说法认为他们挖的可能只是以假乱真的副墓,并未找到秦始皇帝陵的封土和地宫。
项羽在盗掘秦始皇陵后,又挥师西进,挖了秦二世陵墓。秦二世刚下葬不久,他的墓室几乎被挖掘一空,只剩下一堆枯骨。搬取完秦二世陵的宝物后,诸侯军又放火烧陵墓,墓室底部和四周的泥土都被烧成了砖。
项羽见阿房宫楼阁华丽,光耀云霄,却感慨道:“此秦之所以亡也,费尽天下财力,方成骊山、阿房二宫。我为王,留此故迹无用。”于是,他下令将阿房宫烧毁,相连宫院,尽皆放火,大火持续了三个月不灭,百里楼阁亭台变成了焦土。
原本富甲天下的关中,由于项羽的肆意破坏,变成了荒无人烟的废墟。曾经居室栉比的咸阳,如今堆金积玉不再,宫殿林立成为过去,如今流离满目,荒秽盈途,军民们大多对项羽恨之入骨,秦人更是恨不能车裂项羽而食之。
秦始皇陵和项羽盗掘秦始皇陵这两个事件,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是秦始皇雄图霸业和卓越统治的象征。而项羽盗掘秦始皇陵,则是秦末历史大动荡和权力争斗的体现。这两个故事不仅让人对古代的墓葬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对那个充满纷争和变革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天,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历史遗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秦始皇陵的规模宏大、工艺精湛让人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才干;而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的故事则为历史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传奇色彩,让我们对历史的沧桑变迁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通过了解秦始皇陵和项羽盗掘秦始皇陵这两个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意义。它提醒着我们珍惜历史文化,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让它们能够永恒地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