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而可怕的始祖鸟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鸟类
CT扫描、紫外光与精细修复工作揭示其羽毛或赋予这种远古恐龙飞翔能力。
自始祖鸟以"半爬行动物、半鸟类"的缺失环节身份震撼科学界以来,已过去160余年。这一发现证实,今日的鸽子与长尾鹦鹉都是恐龙的羽翼后裔。
但历经数十年研究,仍有诸多未解之谜。最新被命名的"芝加哥始祖鸟"化石,堪称迄今最完整、最具揭示性的标本。
"所有重要发现都集中在罕见保存的软组织上。我们首次观察到手足部位的软组织,"本研究首席作者、菲尔德博物馆爬行动物化石副馆长Jingmai O’Connor通过邮件告诉我们。这些发现让古生物学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细认知。
"右爪软组织显示两个主趾并未被软组织束缚,第三趾可独立活动,这佐证了90年代被长期忽视的观点 —— 始祖鸟能用前肢攀爬,"O’Connor补充道。
该化石自1990年起由私人收藏,去年首度在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公展。这只鸽子大小的标本是迄今发现的最小始祖鸟,与其他所有始祖鸟化石同样源自德国石灰岩层。
其独特价值在于完美的保存状态与彻底的修复工作。由首席修复师新井晶子带领的团队耗时一年精细作业,揭示了前所未见的骨骼与软组织,包括可能助力飞行的三级飞羽 —— 当多数恐龙近亲尚不能翱翔时,始祖鸟或已具备飞行能力。
团队运用紫外光与CT扫描技术,以毫米级精度剥离包裹化石的岩层。最终呈现的,是迄今最完整且保存最精细的始祖鸟标本。
研究发现包括:趾底鳞片、指间软组织,以及可能解释现代鸟类演化出灵活喙部的头骨细节。但最关键的证据关乎飞行能力 —— 虽然更早的恐龙已具备羽毛与翅膀,但根据三级飞羽特征(非鸟类羽翼恐龙所缺失),始祖鸟可能是首个真正翱翔的物种。
尽管非鸟类恐龙不会飞行,这种充满活力的生物却可以。这支持了"飞行在恐龙中多次演化"的假说 —— 这个极其酷炫的理论提醒我们:始祖鸟仅是生命之树的一个分支,尽管是非常精彩的一支。
关于这块化石,O’Connor表示研究才刚起步。对"芝加哥始祖鸟"的进一步分析将揭示更多飞行恐龙的生活细节。
"一些非常酷且惊人似鸟的头骨新特征、软组织化学数据、全身CT扫描结果,还有更多发现即将陆续公布,"O’Connor补充道。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