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总理对华连发三难 中国冷对政治操弄

晓宁侃天下 5天前 阅读数 11 #国际

加拿大新任总理马克·卡尼上任仅15天,便以三记对华强硬举措震动国际舞台。从贸易诉讼到人权指责,再到所谓“安全指控”,这套“组合拳”看似凌厉,却在中国的反制与事实面前漏洞百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直指本质:“中国没有兴趣参与无聊的政治游戏”。

3月20日,加拿大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对农产品和渔业加征关税,试图以“规则卫士”姿态博取国际同情。然而追溯根源,这场争端始于2024年9月,当时加拿大追随美国对华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触发中方对豌豆、三文鱼等商品实施对等反制。

卡尼政府非但未纠正前任错误,反将矛盾国际化。后果立竿见影:萨斯喀彻温省的豌豆库存积压超30万吨,价格暴跌至十年最低;温哥华三文鱼出口商痛失占其营收45%的中国市场,被迫裁员40%。

加拿大农业联盟主席约翰逊坦言:“政客的贸易战让农民成了牺牲品。”而法律专家指出,WTO历史上类似“报复性关税”案例中,原告胜诉率不足12%。

当中国依法处决4名加拿大籍毒贩时,渥太华竟上演“政府慰问毒贩家属”的闹剧。这种突破底线的操作引发国际哗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严正驳斥:“中国对毒品零容忍,这是14亿人民的共同意志。”

讽刺的是,加拿大自身正深陷毒品危机,自2018年大麻合法化后,该国吸毒致死人数飙升58%,安大略省甚至出现政府资助的“安全吸毒室”。

3月26日,加拿大情报机构抛出“中国AI干涉大选”的指控,却始终未能出示实证。这种套路与五眼联盟此前的操作如出一辙。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称加拿大为“经济殖民地”,卡尼政府却保持沉默。多伦多大学政治学教授卡尔森指出:“这是典型的转移视线策略,试图用对华强硬掩盖对美软弱。”

面对挑衅,中国打出三张王牌:对加拿大木材加征15%关税,使其每年损失23亿美元出口额;严查加国输华食品,导致龙虾、冰酒等商品清关时间延长300%;电动汽车企业集体转向东南亚,比亚迪在泰国市场占有率三个月内从5%跃升至27%。

卡尼政府的三重误判正在显现恶果:WTO诉讼因证据薄弱濒临败诉;所谓“干涉大选”指控遭本国选举委员会否认;更致命的是,东盟国家集体加速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将加拿大排除在亚太供应链之外。前驻华大使赵朴警告:“当温哥华港的集装箱转向上海时,加拿大的地缘政治筹码正在消失。”

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将对华政策绑上美国战车的企图终将反噬自身。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与其玩弄政治把戏,不如正视互利合作的正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晓宁侃天下

晓宁侃天下

心之所系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