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边境导弹横飞,霹雳15精准狙杀,将5架印军战机打成碎片
1、印巴大打出手,导弹呼啸出击
据当地居民描述,在导弹袭击下,巨大爆炸声将不少人震醒,天空一度被火光照亮,空气中充满恐惧与不安。
这次事态发展,源自上个月发生在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一起针对印度教朝圣者的袭击事件。袭击造成26人丧生,印方指责巴基斯坦为幕后黑手,并誓言报复。
尽管巴基斯坦否认参与其中,并声称掌握情报显示印度正在策划军事行动,但印巴关系还是迅速恶化,导致如今的冲突。
结合各方消息可得知,印度不仅关闭了边境口岸、中止水资源的信息交流、驱逐巴基斯坦外交官、暂停签证发放,甚至威胁要中止《印度河河水条约》。这些措施无疑是一场局势逐渐走向失控的序曲,尤其是印度宣布禁止所有巴基斯坦航班穿越其领空,更是加剧了地区的不安。
在此同时,印军也发动“辛杜尔”行动,旨在针对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分子基础设施,此次空袭,便是该行动的前奏。
(霹雳-15E与红旗-9P助力巴军反击,摧毁来袭战机,通过残骸等细节分析,确定其是一架阵风战斗机)
2、国产装备立大功!霹雳-15精准狙杀
印度一度试图通过“断水”施压,切断伯格利哈尔大坝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这招引起强烈反弹,被巴方视作“水资源恐怖主义”。
所以,面对呼啸而来的导弹,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反击,据央视新闻报道,巴军迄今为止已经击落6架印度战机。此次被击落的主要是3架被誉为欧洲最先进战斗机之一的“阵风”战斗机,以及各1架的苏-30和米格-29战机。
外媒爆料称,这主要得益于巴军装备的一系列“中国制造”:
例如,歼-10CE战斗机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发射远程空空导弹,期间霹雳-15E精准狙杀,直接将一架印度的苏-30MKI重型战斗机打成碎片;此外,部署在同一区域的红旗-9P防空系统也贡献显著,它成功拦截并击落了一架“阵风”战斗机。
经验证,的确在位于克什米尔地区的阿万蒂普拉附近发现了疑似“阵风”战斗机的残骸,而这些残骸,与法国达索公司生产的M88系列涡扇发动机高度相符。与此同时,另一组现场图像也显示出“阵风”机头的加油装置,这一细节更加佐证了这些战机确实是印度空军的“阵风”。
(印度向美国介绍“辛杜尔行动”内容,特朗普表示希望一切可以赶紧结束)
3、印度意识到,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头
这些战果表明,巴基斯坦的空中防御体系已能有效应对印度的空中进攻,并在实战中验证了其协同作战能力。
从战略层面看,巴基斯坦此次的胜利不仅仅是装备上的优势,更反映出其高效的雷达探测、预警以及指挥系统整合能力。这一优势使得巴基斯坦能够在面对技术先进的“阵风”时,占据主动权。
但对于印度来说,这次挫折迫,迫使其重新审视和评估现有的空中打击策略。如果“阵风”确实被红旗-9P或歼-10CE成功击落,那就意味着印度空军的现役设备在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面前,很难发挥预期效果,这对其未来的作战计划显然是个严峻的挑战。
更严重的是,印度已经认识到,尽管美国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印度的支持,但其并不认同印度扬言实施的“断水威胁”,再加上美国更多重心都放在俄乌冲突和中东动荡中,所以,其并不希望南亚陷入战争,届时实际能给到的帮助,也必定有限。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希望印巴双方可以保持克制)
4、中国立场一贯鲜明,那就是和平
其实,梳理历史脉络可以发现,这次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并非偶发事件,而是两国历史恩怨和未解问题的最新一幕。
2016年的乌里事件和2019年的普尔瓦马自杀袭击,都是印巴关系中的高风险节点。乌里事件中,印度声称有17名士兵在克什米尔边境的乌里军事基地被武装分子袭击身亡,随后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
2019年,发生在普尔瓦马地区的恐怖袭击夺走40名印度准军事部队成员的生命,再次点燃了印巴间的怒火。即便更早的2008年孟买连环恐袭,让全球舆论对恐怖袭击瞩目,但在南亚的泥淖中,这却似乎成为周而复始的“常态”。
如今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在这块棋盘上激起更大的波澜。两国必须在核威慑的阴影下小心行事,因为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而中国作为印巴共同的邻国,态度一贯鲜明,外交部长王毅此前就强调过,希望双方保持克制,印巴新一轮冲突后,我国驻巴大使姜在东也表达了希望双方防止事态升级的态度。可见,中国核心立场就两个字——和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