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法官小巷行”两周年: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
2023年4月,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黄浦区人民法院)启动了“外滩法官小巷行”品牌活动。两年来,“外滩法官小巷行”硕果累累,不仅涌现了一大批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案例,还获评人民法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二等奖、上海法院党建融合发展十佳优秀案例、上海法院十大文化品牌、2024年黄浦区机关优秀党建品牌案例等,入选《旗帜》杂志优秀党建品牌名录。
黄浦区人民法院于近日举行了“外滩法官小巷行”两周年活动。活动现场,院长段守亮感慨道:“我们的初衷是让干警走出法庭,走进小巷,体会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传递法治温度。我们也非常高兴看到,‘外滩法官小巷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干警们迈出去的脚步,变成了带回来的民心。”


01
十大案例,镌刻走街串巷印记
从保障旧区改造头号民心工程“外滩城市更新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到服务上海“进口浓度”最高的“新天地国际商事巡回审判站”,从在全市法院率先实现巡回审判全覆盖、诉讼服务入驻街道综治中心全覆盖,到60余名青年干警在基层治理中淬炼成长……活动现场发布了“外滩法官小巷行”十个典型案例,每一个都让在场的干警们触动心弦、记忆犹新。

司法服务聚民心。黄浦作为旧改任务最重的中心城区,5年内要完成328万平方米的旧改,实现16万余户居民的安居梦,在此背景下,外滩城市更新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成立,将“枫桥经验”运用到大都市老城厢城市治理中,前移解纷关口,为城市更新提速赋能。工作站成立以来,开展活动469场,服务群众共计2991人次,有力保障中心城区28个旧改地块、2.7万证签约。


与法同行安民心。黄浦区内老字号品牌有90余个,占全市老字号品牌总数的一半以上。为护航老字号企业健康发展,探索形成老字号司法保护机制: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推进涉老字号要素式审判辅助场景建设,助力法官快速办理类型化案件,并将数据分析成果与老字号企业共享,协助企业完善在互联网销售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举措;结合审判实践中“老字号”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发放《上海黄浦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定期召开座谈会调研老字号企业的司法需求,与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开展“知识产权赋能老字号创新发展研讨会”,联合黄浦区知识产权局对新申报成功的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推动老字号品牌司法保护取得更大成效。


青春淬炼暖民心。“融和里”青年志愿者团队聚焦“一老一小”,以“花式普法”引导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提升防范金融风险意识。在社区为民服务主题党日活动中摆摊设点,以活泼生动的卡通展板呈现常见金融诈骗套路及防范方法,帮助“一老一少”群体识别诈骗套路。向群众发放金融知识与风险防范宣传单及司法服务清单等,努力将专业金融法律知识转化为社区治理的“防火墙”,让“高大上”的金融司法走进“烟火气”的百姓人家。


02
六个项目,延伸司法服务至每一个角落
如何继续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全面推进“外滩法官小巷行”?活动现场,2025年“外滩法官小巷行”正式启动,并且发布了六个重点项目,包括:青年干警扎根社区,“1+1+X机制”参与治理;司法服务嵌入综治,“零距离解纷”一站直达;巡回审判立体布网,“闭环式服务”长效驱动;法治副校长精准普法,“双向互动”育才护苗;数字赋能金融调解,“全链式智理”护企惠民;知产保护多元协同,“创新生态”全面激活。
区法院表示,未来,“外滩法官小巷行”将把范围拓展得更广、机制扎根得更深。


03
一个锚点,发挥党建联系点最大效能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与黄浦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基层法院联系点签约,通过党建共建的形式,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活动现场,段守亮向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的青年干警代表王刚授予了“居委助理”名牌,鼓励年轻干警下基层、接地气,用好基层法院联系点这个“小窗口”,以司法之力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

下一步,黄浦区人民法院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依托党的诞生地所在区的红色资源禀赋,引导广大青年干警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持之以恒深入一线,进一步坚定理想与信念,知责履责、实干担当。
记者 / 宋梅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黄浦区人民法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