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中美关税大战后,普京也出手了,特朗普遭中俄两面夹击

乐蓉评历史 1周前 (04-15) 阅读数 503 #历史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关税大战打响之前,中、美、俄三家的关系,已然呈现出一种很微妙的状态。向来指责中俄“暗中结盟”的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居然一反常态,主动向俄罗斯求和示好。特朗普又是亲自致电,又是派遣亲信赴俄深谈,和普京好似一笑泯恩仇的亲哥俩。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特朗普之所以要降低姿态,拉拢俄罗斯,无非又是要搞上一出“联俄抗中”的老把戏。毕竟要和中国打贸易战,美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来就没多少底气,一旦中俄联手,再加上一个左右摇摆的欧盟,美国纵然有三头六臂,也决然不是对手。

所以在这场激进的关税战中,特朗普有着两次关键性的“退让”:

一是在中国宣布关税反击后,立即缩小战线,用一招“暂缓对75国征收超高关税”的策略,安抚小国,避免全球多数国家倒向东方阵营。

二是将俄罗斯排除在关税加码的名单之外,理由是自俄乌冲突后,美国已对俄罗斯实施过多轮经济制裁。站在特朗普的角度,放弃对俄罗斯最后一击的机会,无非是想告诉普京:这场贸易大战与你无关,不要插手。

拉拢小国,稳住俄罗斯,欧盟再怎么闹腾,靠着盟友的这层关系,也不至于撕破脸皮。总而言之,美国设定的最终对手,只有中国。特朗普这一手远交近攻,从布局来看,确实是高明。

事实上,在美国通过关税加码向世界各国疯狂宣战的那几天,俄罗斯确实选择了沉默。不过这种沉默,更像是在等待时机。果然,当中国强势反击,和美国针锋相对打起擂台,特朗普疲于奔命之际,普京出手了。

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是典型的“俄罗斯性格”:强硬、铁腕、做事绝不拖泥带水。

4月13号,俄军两枚弹道导弹精准命中乌克兰东北部的城市苏梅。

两枚导弹,是不是显得有些寒酸?

当然不是。

因为乌克兰方面第一时间就给这场行动定了性,说这是“今年冲突中最致命的一场袭击”。据当地媒体的报道,这场袭击已造成34人死亡,另有117人受伤。从口风上来看,乌克兰在极力将其描绘成一场俄军对平民的“无差别袭击”。

但显然,拿着战术导弹炸平民,俄罗斯干不出这样的荒唐事,不值得,也没必要。

在中美关税酣战之后,俄罗斯突然出手,普京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一、俄军祭出王牌武器,显然是下了狠心

要搞清楚普京的目的,就得首先看看苏梅这座城市对于俄乌战争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战略层面看,苏梅有三层意义:

第一、 苏梅州是连接乌克兰北部与东部的门户重镇,与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接壤,首府距基辅直线距离仅 360 公里,一旦失守,乌克兰的首都将直接暴露在俄军的威胁之下。

第二、 苏梅地区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交通网络,是乌军的重要指挥和后勤中枢。如果俄军占据此地,不仅相当于切断了连接乌军前线与后方的补给线,同时还为己方提供了稳固的后勤基地和兵力集结地。

第三、 苏梅是乌克兰北方防线的核心,俄军控制这一地区后,就能将战线进一步前推至乌克兰纵深地区,并可能联合白俄罗斯军对乌克兰实施夹击。

总而言之,苏梅对于乌克兰来说是命脉所在,丢了很可能就是兵败如山倒,守住则可以扼住战略反攻的跳板,时刻震慑俄军主力。所以自俄乌战争打响后,关于这一地区的争夺就异常激烈。

特别是今年3月,俄军就搞过一次奇袭行动,派出小股部队向多个边境居民点渗透,并控制关键交通线,成功在乌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条口子。4月初,俄罗斯国防部更是传来重磅消息,宣称俄罗斯“北方部队” 已成功控制苏梅州的巴西夫卡等12个据点,并重创乌克兰守备力量。

于此同时,乌克兰也放出消息,辩驳说俄罗斯军队并未控制巴西夫卡,双方激烈交战,乌军正全力消灭境内的渗透部队。

战争中,双方为了颜面各执一词属实正常。从俄乌双方的言论来看,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俄军正在大举进攻苏梅,已经逼近了城市的心腹地带,并且俄军这次是铆足了火力,甚至直接动用航空炸弹将一些村落夷为了平地,摆明了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到4月13号,俄军两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闪击苏梅,目标是苏梅国立大学的会议中心大楼和银航学院2号楼。第一枚直接命中,第二枚则是当街爆炸。

伊斯坎德尔-M是俄乌冲突中最具话题性的武器之一,也是俄军战术核武器威慑的核心装备,被誉为导弹中的“当代枭雄”。此类导弹有两个特点:

一是毁伤威力高,导弹配备有集束式、穿甲式、破片杀伤式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可有效毁伤各种不同类型目标。按俄方的说法,不管是防空、反导发射阵地,还是机场、指挥部等典型目标,通常都只需要1-2发导弹,打击能力是美国配属给乌克兰的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的2-3倍。

二是突防能力强,据俄方称,“伊斯坎德尔” 可以突破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导弹拦截系统,在同一领域罕有敌手。

祭出王牌杀手锏,俄罗斯显然是下了狠心的,不可能说是什么乱轰滥炸,乱打一气。

二、拿平民当幌子,俄乌到底谁在撒谎

按泽连斯基的说法,这场袭击之中有20座建筑物被炸毁,包括公寓,咖啡馆,商店,清一色的公共建筑。而乌克兰官方更是表示,遇袭当天正值周末,市中心正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俄军在一枚导弹中投入了集束弹药,范围宽达几个足球场的大小,平民根本无从躲避。

“蓄意针对平民”。

这就是乌克兰官方的最终定论。

然而,这番说法连他们自己人都不能接受。

乌克兰前议员贝祖格拉亚,因为长期挑战军方权威,敢于质疑各种隐藏于军队内部的潜规则,被乌克兰人民誉为“女督军”。这一次,她将矛头直指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说他在大街上聚集军人参加授勋仪式,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简直是在平民的生命当挡箭牌。

西尔斯基?授勋仪式?拿平民当挡箭牌?

其实俄军内部的回应,正好可以解释贝祖格拉亚的这番言论。

据俄军情报显示,在之前的几天,乌克兰社媒上突然传出各种消息,说乌军要在苏梅为第117国土防卫旅举行盛大的授勋仪式。届时,前线军队的部分指挥官和功勋官兵,都会到此参加这一盛大的活动。

第117旅是乌克兰精锐部队之一,2024年刚升级为重型机械化步兵旅,关于这支部队要举行创建周年庆祝的消息,早已不是秘密。只是谁能想到,乌军过于轻敌大意,单纯的认为只要在平民密集的市中心,俄罗斯就会顾忌影响不敢动手。也正因如此,他们动员了大量军队家属来参加活动,其中还包括儿童。

用老百姓掩护军队,这对于乌军来说并非个例。先前在哈尔科夫,就有把RM-70吸血鬼火箭炮藏在商场里的事情,结果直接被俄军炸了,乌克兰有苦难言,只能声称这里有儿童聚会,俄军在袭击平民。后来又有驻扎外国雇佣兵的酒店被炸,也是说当时有大量平民在用餐。

从一开始,乌克兰就没搞懂一个事实,俄罗斯真是什么善善之辈吗?自俄乌战争以来,俄军虽然一再克制,以免伤及平民,结果还是被北约捏造各种事件,最后俄军索性也不忍了,既然你要冤枉我,我就认,不仅认,还真敢干,反正要挨骂,不如争取些实打实的利益。

所以到最后,俄罗斯也彻底放开了。这一次奇袭苏梅,就是摆明了冲117旅去的,至于误伤,无所谓。虽然乌军拒绝公开袭击中阵亡的官兵数量,但按照俄罗斯方面的估计,两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的轮番打击,乌克兰那些进行完授勋的英雄官兵们,损失可能要上百。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乌克兰第一次犯下如此致命的失误。

2023年11月3日,正值乌克兰的火箭兵与炮兵节,第128山地旅也选择在这一天来了个双喜临门,还叠加了一场授勋仪式,为之前战事中表现突出的军官和士兵骨干表彰激励。本来战场授勋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128旅挑选的地点,离俄军阵地仅有不到20公里,这完全是不把俄军情报系统放在眼里。

结果授勋仪式的当天,也是一枚伊斯坎德尔导弹,128旅阵亡28人,53人负伤,可以说整个旅的战斗骨干都尽没于此。

而这一次,117旅又是这样。记吃不记打,乌军这次是栽了大跟头。

当然,俄军奇袭乌东的输家,还有一个,就是特朗普。

三、中美两面夹击,特朗普分身乏术

在俄军奇袭乌东之后,最先声援乌克兰的是欧盟,毕竟是在家门口俄罗斯闹这么一出,欧洲各国是人人自危。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充当了一次急先锋,声称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逼着俄军实施停火。

是的,欧洲发声了,但给乌克兰打包票承诺和平,原本叫嚷停战最是坚决的特朗普,此时却没有任何声音。

美国方面,只有驻乌克兰特使凯洛格发表了声明,谴责此次袭击“突破所有道德底线” ,并重申特朗普正“全力推动俄乌停火”。夸夸其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援助,光喊几句口号能喊来和平?一个特使的警告能有多大震慑力?

值得一提的是。

上周周五,另一位特朗普特使,房地产大亨出身的史蒂夫·维特科夫,专程前往莫斯科与普京密会,时间长达4小时。第二天,特朗普评价谈判成果时云淡风轻:俄乌双方的情况正在往好的一面发展,世界很快就可以看到变化了。

结果两天之后的周日,俄军袭击了苏梅。

这简直是把美国玩弄于股掌之中。

这回,泽连斯基是彻底感觉被欺骗了。当初特朗普劝和俄乌停火,泽连斯基原本不答应,结果在白宫会谈时被特朗普和万斯轮流上压力,说什么不想和谈就是“延续冲突”,泽连斯基个人要对战争的伤亡负全部责任。

结果现在呢?乌克兰履行了由美方提出的30天无条件停火协议,而俄罗斯根本理都不理,如今导弹都炸过来了,特朗普居然一句话都不敢说。

自特朗普上台后,外界对其的评价就是“与俄罗斯日益亲近”。但普京也不是凡人啊,你美国给乌克兰撑腰,让俄罗斯在战争中苦熬这么多年,现在说要停战,俄罗斯军民能罢休?俄军好不容易熬过了困难时期,慢慢适应了战争节奏,甚至开始扭转局势,因为特朗普几句话就打道回府,这得多大的面子。

要停火也不是没得谈,但俄军必须赚足了筹码。进攻苏梅,就是要获得更大战场主动权,为和乌克兰的领土谈判施加压力。这就和当年的朝鲜战争一样,打到停战谈判前,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上甘岭拼到刺刀见红,双方为了一两个山头投入全部家底,就是为了给谈判增加筹码。

其实特朗普也无奈,他已经被中国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场贸易战,中国的强势反击远远超出了特朗普的预料,没办法,只能朝令夕改,多次放宽关税策略。不论是美国这个国家,还是特朗普个人,从未都未如此低声下气过。

中国今非昔比,以一国之力就可以硬抗美国,现在欧盟也开始关税反击,特朗普早已是寡不敌众,对于火上浇油的俄罗斯,他哪还有底气声讨?联俄抗中成为泡影,反而被中俄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双重夹击,特朗普要突围怕是有的是苦头要吃了。

从历史上看,中国和俄罗斯当过战友,也出现过隔阂,关系属于若即若离。但随着美国的日益猖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俄罗斯要融入北约,美国不干,联合欧洲一起搞孤立。中国也是,想安安静静搞发展,美国处处使绊子,生怕你有一点崛起的可能。

三国演义,变成了蜀吴合力抗曹。如今中俄已形成"资源-技术-市场"的深度互补,2024年双边贸易额更是高达2448亿美元,中俄军事协作也进入了"全方位发展阶段"。中国稳中求进,广结四方好友,美国向来主导的一超多强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考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乐蓉评历史

乐蓉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