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年婚姻输给ChatGPT: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今天咱不聊明星八卦也不吐槽家长里短,就说说近日,国外一名女子爱上了ChatGPT“男友”,毅然决定和真人丈夫离婚,准备转而跟AI男友“结婚”。。这消息一出,我朋友圈直接分成两派:一派骂她魔怔了,另一派暗戳戳想体验“赛博恋爱”。但咱今天不站队,就扒开现象看本质:这波操作到底是科技狂欢,还是人性警钟?
一、当“电子木鱼”成了精神鸦片先说个扎心真相:这年头谁还没在深夜抱着手机和AI唠过嗑?工作压力大时,找Siri吐槽比跟老公吵架安全;失恋哭鼻子时,让ChatGPT写首情诗比闺蜜安慰更及时。为啥?因为AI永远秒回、永远不翻旧账、永远能精准接住你的情绪碎片。就像那位女士说的:“它记得我说过的每句废话,却不会像他那样嫌我矫情。”
但话说回来,这何尝不是现代人的集体困境?当真实关系需要经营、妥协、甚至面对一地鸡毛时,AI构建的“完美情人”简直像精神按摩仪——要多少档位调多少档位,要什么温度给什么温度。可问题是,咱真能把情感需求外包给机器吗?这和每天靠外卖续命有啥区别?短期爽翻天,长期怕是会营养不良啊!
二、婚姻沦为“功能型产品”的悲歌再往深了挖,这出离婚大戏撕开的,其实是当代婚姻最痛的伤疤。20年婚姻说散就散,表面看是输给AI,实则是输给“功能型婚姻”的崩塌。过去结婚讲究“搭伙过日子”,男主外女主内各司其职。现在呢?洗衣机解放了双手,外卖平台承包了厨房,连生孩子都能冻卵延期。当婚姻的基础功能被科技逐个击破,剩下的情感联结要是还像白开水,可不就得被AI的“甜蜜饯”勾了魂?
更可怕的是,现在年轻人连吵架都懒得吵了。遇事直接打开情感博主视频学话术,比跟伴侣磨合省心多了。可婚姻这玩意儿,本来就是两个不完美灵魂互相“添堵”的过程啊!要是连这点耐心都没了,别说AI,将来元宇宙成熟了,怕不是要集体搬进虚拟婚姻殿堂?
三、别急着骂她,先照照镜子我知道有人要吐槽:“这女的脑子进水了吧?”但扪心自问,谁没在某个瞬间对AI动过心?加班到凌晨,是AI助手记得提醒你吃饭;生病卧床,是智能音箱帮你叫药;连吵架了,都是AI帮你分析“他到底爱不爱你”。这些细碎的温柔,像不像婚姻里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小确幸”?
说到底,这事儿最该警醒的不是AI,而是我们自己。当科技能精准模拟情感反馈时,我们是否还愿意为真实关系付出成本?当虚拟恋人能24小时提供情绪价值时,我们是否还记得如何处理现实中的冲突与失望?
四、给婚姻续命的三个灵魂拷问最后唠点实在的。与其焦虑AI抢老公,不如问问自己:
你上一次认真听伴侣说废话是啥时候?
你们有多久没为“无用”的事情大笑过了?
如果明天所有科技产品消失,你们还能找到相处方式吗?
婚姻不是AI升级赛,而是两个笨蛋在彼此的bug里找平衡。ChatGPT能写出100首情诗,但写不出你皱眉时他下意识伸手抚平的体温;能模拟1000种安慰话术,但模拟不了他陪你熬过至暗时刻时,手心里渗出的汗。
那位女士的选择或许极端,但何尝不是给所有人的一记耳光?当我们把情感需求像外卖一样下单给科技时,别忘了——真正的爱,从来都是“人工”的。它需要耐心烹饪,需要包容糊锅,更需要接受它偶尔不那么“智能”的笨拙。毕竟,能被AI取代的,从来都不是真爱。
(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欢迎理性讨论,别杠,杠就是你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