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会谈推迟同一天,伊朗外长访华,想让中国“把把脉”指条明路
#春日生活打卡季#
据新华社消息,伊朗外交部于22日宣布,原定于23日举行的美伊第三轮会谈推迟至26日,随后中国外交部宣布,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于23日访问中国,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地区热点深入交换意见。
很显然,“地区热点”主要指的是美伊会谈和伊朗核问题,而“深入交换”意味着两国敞开心扉交流。
要知道,本月21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伊朗不想和任何人冲突,只要保障伊朗国家安全,我们(伊朗)对达成协议持开放态度,但绝不容忍美国欺凌我们。换句话说,现在的伊朗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只要美国不对我下手”,很多东西都可以谈,包括放弃发展核武器。
然而,俄罗斯方面却对伊朗的这种心态表达了“不满”情绪。俄专家涅日丹诺夫强调,新的伊核协议必须考虑到中俄利益。
因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非常善于做“交易”,不管美方对伊方开出了何种条件,或者说双方在未来的谈判中作何“交易”,都不应该损害中国和俄罗斯方方方面面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17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访问了莫斯科,并向普京转交了哈梅内伊的亲笔信,这是19日美伊第二轮会谈(罗马会谈)前发生的事。
但据半岛电视台透露,俄方对伊朗的“帮助”是有条件的,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伊会谈,不能让德黑兰疏远莫斯科;
第二,支持伊朗的行动,不会引起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俄罗斯的反感;
第三,美伊会谈,不能涉及俄罗斯利益。
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用四个字总结最为合适——有限支持。所以,现在的伊朗也非常矛盾,稍不留神,可能会失去俄罗斯这个可靠的合作伙伴,但要是对美强硬到底,又担心实力不济。
在这种背景下,推迟美伊谈判,阿拉格齐火速访华,所释放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多了,核心估计就一个,想让中国对美伊会谈和伊核问题“把把脉”,并指一条明路。
这也是阿拉格齐第二次访华,第一次访问中国发生在去年12月27日至28日,当时,王毅外长明确指出中东不是大国角斗场,告诉伊方要“保持定力”。阿拉格齐回国后不久,德黑兰就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截至目前,有关阅兵活动还在陆续进行。显而易见,伊朗把中方的话听进去了,改变了过去一味强硬的做法,换成边秀肌肉,边谈判。
但伊朗也清楚,特朗普是一个不靠谱的美国总统,三天两头变卦,即便谈出一个协议,指不定哪天就撕毁了。所以,伊朗非常需要中国和俄罗斯“站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