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嫌太早,今老股遭抢,宇树机器人是咋火起来的?
从前你爱搭不理,现在你高攀不起。
2月20日,Tech Wire在X平台(前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宇树机器人公司在2019年寻求投资被投资人拒绝的微信聊天截图。图上显示,潜在的投资人礼貌地拒绝了机器狗的项目,称“这个对我们有点太早期了哈”。
时过境迁,如今的宇树机器人已经不缺钱了。
图片来源:Tech Wire
据金融界2月20日文章称,近期宇树科技老股转让在一级市场引发“抢购热潮”。诸多投资者主动联系宇树科技原始股股东,表达转股入股意愿,然而部分原始股东态度坚决,拒绝出售。有接近宇树科技的人士表示,该公司短期内并无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
据公开信息,目前宇树科技已经进行了9轮融资,其中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2024年9月,融资金额达数亿元。
从无人问津到资本追捧,宇树科技是怎么“火”起来的?
春晚“一夜爆火”?早有沉淀!早在宇树机器人因2025春晚而被大众熟知之前,他们家的产品就已经在多个场合崭露头角。2021年牛年春晚中出现的“犇犇”、2022年在北京冬奥开幕式中的“福虎”等都是宇树科技的产品。
甚至在海外,宇树科技也多次出现在BBC等媒体的报道中,还曾受邀在2023美国超级碗赛前表演。2023年底,知名机器人网站The Robot Report整理了北美机器人市场年度九大热点话题,其中超过一半涉及人形机器人,其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是:Unitree宇树科技。
2024年8月,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GTC大会展示了9台人形机器人,其中唯一一台国产人形机器人,就是来自宇树科技的H1人形机器人。
2024年12月15日,宇树科技携其打造的全球首款人形机器人H1,亮相于导演张艺谋与企业家何超琼女士联合呈现的驻场秀《澳门 2049》节目中。在《秧歌・数控》这一表演中,宇树科技的H1人形机器人展示了中国非遗文化秧歌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全球首次公开呈现的全AI驱动全自动集群的人形机器人大型表演。据看过实地表演的业内人士透露,该节目表演内容与春晚上宇树机器人的表演内容相差无几。
图片来源:砍柴网
2025年春晚,张艺谋导演再次邀请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参与春晚节目《秧 BOT》的表演。当晚,《秧 BOT》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议。宇树机器人H1身着鲜艳的花袄,手持手绢,与演员们一起欢快地舞蹈,它们的动作流畅自然,节奏感十足,尤其是“0 帧起手转手绢”等高难度动作的完美呈现,让观众惊叹不已。节目播出后,宇树机器人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和讨论量持续攀升。
图片来源:宇树科技官网
卖多少钱才算便宜?节目播出后,宇树科技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瞬间被大量的咨询和订单淹没。
2月11日,宇树售价9.9万元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G1、售价65万元的工业级人形机器人H1在上线京东平台后迅速售罄下架。后传出机器人不再面向个人销售的消息,宇树京东旗舰店客服回应称,网传的宇树人形机器人“不再面向个人销售”是谣言,在监管等方面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平台首批销售订单已售罄。而且上架的都是普通标准版,没有什么功能,等优化好才会上架。”
除了零售市场的火爆,宇树机器人在租赁市场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度。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了许多租赁宇树机器人的信息。
据了解,宇树机器狗的日租金在200至600元左右,机器人G1的日租金在8000至9500元左右,春晚同款的H1机器人的日租金显示在5万至6万元左右,即使价格如此昂贵,仍然有不少客户表示想要。这些客户主要来自商业活动、展览展示等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宇树机器人的展示,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流量。
图片来源:咸鱼截图
对于未来机器人定价是否还会下降一事,宇树科技一位负责人表示,“未来,四足机器人降到三四千元的问题不大,可以真正进入消费级时代。目前四足机器人1万元的价格,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有点贵的。”
与同类产品相比,宇树机器人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于G1量产版的定价,宇树科技创始人兼王兴兴曾在采访中表示,借此希望能推动更多人把人形机器人用起来,甚至还透露不到10万元的定价还能更低:“我们还是希望价格相对合理些,不希望带头把行业做烂了,明后年如果整个出货量更加提升,机器人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我觉得价格还有更好的调整。”
事实上,不仅在量产人形机器人上先行一步,宇树科技也是第一家量产并销售四足机器狗(Go1)的厂商。在仅有波士顿动力1/10售价的优势下,宇树科技在2021年后就很快占据了全球四足机器狗市场69.75%的份额,其中一半出口海外市场。尤其是2023年发布的四足机器狗Go2,起售价做到了9997元,把机器狗的价格直接打到了万元以下。
机器人不只会跳舞在2025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机器人表演的《秧bot》“火”了后,很多人表示疑问,什么是人形机器人?除了跳舞,人形机器人还能用在哪儿、做什么?
据2月16日央视新闻消息称,眼下,国内多款人形机器人都已经进入工厂实训。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在江苏苏州的一家工厂里,人形机器人帮手已经开始忙活了。取放零件、检测产品质量、扫码入库、搬运物料,他们最多可以扛得动40公斤的东西。而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经历严格的训练和学习。专家介绍,人形机器人的训练也可以说是“熟能生巧”,输入的数据和训练的次数越多,机器人的智能程度就越高、能力越强。
据介绍,在上海张江,有一个特殊的“技术学校”,这里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正在这里训练。不仅是工业场景的训练,这里还有一个机器人的足球训练场。训练机器人踢足球,是为了不断迭代他们的运动控制、视觉感知、智能策略等技术,提升运动能力、反应能力、智能能力,未来在医疗康养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目前,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据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30年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1%。中国市场的增长动能尤为显著:工业机器人产量已占全球三分之一,消费级人形机器人则借助AI大模型加速落地。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发布的蓝皮书预测,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从2024年的21.58亿元迅速攀升至2030年的近3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1%。销量方面,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7.12万台,显示出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
“今年也被业内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AI技术的进步为人形机器人注入了强大的“大脑”,硬件技术的改进为人形机器人构建了坚实的“身体”,使得人形机器人具有了更多的商业化发展空间。
为什么王兴兴能行?2月17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作为90后企业家的王兴兴坐在企业家代表的第一排,身旁则是曾毓群、马云、任正非、王传福、雷军、马化腾等商业大佬。
回顾王兴兴的求学与创业历程,全是对认定了一件事就去做的笃定。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兴兴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考研时由于英语成绩太差,落榜浙江大学,被调剂到上海大学。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高中三年,所有考试加起来,英语只及格了三次。”
随后在2013年至2015年读研时,王兴兴在没有太多资源和资金的情况下,一个人从头设计硬件、控制算法,搭配工业电机做出机器狗XDog,拿到上海机器人设计大赛二等奖,那一刻,他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回报。谈及这段经历,王兴兴感慨地说:“很多时候就是灵感涌现。只要足够专注,就能自然地想到解决办法。当你24小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不信问题解决不了。”
几天前的2月14日,宇树科技发布了人形机器人新进展,称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此前,宇树人形机器人全身运动数据集开源适配,把动捕数据重新定位,使用数值优化方法,让轨迹更加自然。由于舞蹈动作太过“丝滑”,一度被网友质疑是AI合成,还被部分平台标注了疑似AI合成的风险。为了消除外界的疑虑,王兴兴再次发布人形机器人的跳舞实拍视频,特意更换场地并加入人为干扰因素,以此证明机器人的真实表现。
王兴兴表示,AI人形机器人在今年年底前会达到一个新量级。不过,走进寻常百姓家还需要点时间,“家用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家用可能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还是会需要技术相对更成熟一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