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盼了半个月,中方终于同意见面,关税走向或因此改变

卸岭力史 6天前 阅读数 7 #社会

从美国挑起关税战到现在,也就刚刚过了一个月,特朗普自己也没想到,这其中有半个月都是他在苦哈哈求着中国给个台阶,回到谈判桌前。

终于在5月7日这天,中方给出了他梦寐以求的回复,中方将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进行会谈,眼看关税取消就要步入倒计时,美方却再次跳出来作妖了。

不承认是美国主动提出谈判,并且再次表示与中国开始谈判前不会降低关税,面对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丑”,中国的回应太解气了......

一变再变的美国

中美这两个大国,贸易上的较量持续吸引着全球目光,美国看似有意和谈,其针对中国电商的小动作却未曾停歇,这波操作让不少美国民众颇感困惑,棋局表面波澜渐平,实则暗流涌动,每一步棋都暗藏玄机。

美国急于重回谈判桌的原因显而易见,经济指标显示,情况并不乐观,本土港口吞吐量显著下滑,众多中小企业因供应链问题而陷入困境,如果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那么将美国经济彻底拖垮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更重要的是,加征的关税大部分最终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导致日常用品价格上涨,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即使是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为了维持从中国的进货,也不得不选择压缩利润,这清楚地表明,“关税牌”的效用有限,甚至可以说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然而,就在自家经济承压之际,美国政府并未收手,反而悄然将矛头对准了来自中国的小额包裹,以往800美元以下免税的商品,免税政策直接取消,像Temu、Shein这些在美国市场颇受欢迎的电商平台,立时感受到了寒意。

这步棋,表面看是为保护本国产业,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美国海关面对每年超十亿件此类小包裹,本已不堪重负,新政一出,清关效率大受影响,物流体系也随之陷入混乱。最终,为商品短缺、配送延误或价格上涨买单的,依旧是美国消费者。

对于美国政府频频使出的昏招,美国民众早已见怪不怪,但不满之声还是此起彼伏,这种一边释放和谈信号,一边暗中设绊的做法,看起来让人费解,其实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本就没有着眼于未来的计划。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面对美国的施压,中国方面则展现出一套组合拳,讲究“你出你的牌,我自然有我的章法”,美国加征关税,中国也能精准打击其痛点,例如大豆、天然气等美方倚重的出口产品,更具威慑力的是在稀土等战略资源上采取反制。

这类资源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一些高精尖产业,如军工、新能源,一旦短缺,确实可能面临困境,与此同时,中国的产业升级步伐也未曾放缓,华为鸿蒙系统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半导体设备的自给率也在逐步提高。

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外部压力越大,越要练好内功,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特斯拉计划在墨西哥建厂?可以,但转了一圈会发现,许多关键零部件仍需依赖中国供应,供应链的韧性与深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转移。

因此,此次同意与美国财长在瑞士会谈,中方是有其底气的,会谈地点选在瑞士这个中立国,态度已然明确,对话可以,但想利用主场优势施压,恐怕行不通,并且,前提条件也已清晰列出,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应首先撤销那些单方面加征的关税。

这既是策略考量,也是一种姿态的展现,中方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畏惧事端,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立场,反而让一些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达成目的的盘算难以得逞。

尤其是在美国为了面子再次提及不是他们主动提出谈判后,中方立马给与了反驳,总结起来就三点:一是美国通过多种渠道向中方传递消息渴望谈判;二是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是一贯的;三是这场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

牌桌之外:谁的朋友圈更稳固

这场贸易摩擦延烧至今,美国的盟友圈内似乎也开始出现一些微妙变化,欧盟正考虑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日本也开始盘算如何运用手中的美国国债作为博弈筹码,东盟国家更是明确表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就连好莱坞,也因高额的电影关税与美国政府产生不快。

反观中国,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对美出口的依赖度有所降低,东盟已成为中国新的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内的经贸合作也日益活跃,一些原计划直接运往美国的货物,也开始取道墨西哥、越南等“中转站”,实现曲线进入。

所以说,这场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发展到当前阶段,哪一方承受的压力更大,哪一方更具回旋余地,外界其实自有公论,在美国,有小商户因关税而难以为继,有企业将本国政府告上法庭,甚至连桌游销售商也为关税问题与政府对簿公堂,足见其影响之广泛。

而中国,外汇储备保持稳定,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也在增加,同时还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美国的违规行为提出异议,以前很多国家都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当下中国反制打疼美国之后,让不少国家觉得美国也没那么可怕。

更具戏剧性的是,尽管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远高于中国对美商品的反制税率,中国的芯片出口却能实现逆势增长,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亦不降反升,这背后,是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灵活的应变策略在共同发挥作用。

结语

这场“关税大戏”演至今日,已远非单纯的经济账目。它更像是一个催化剂,加速了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选择在瑞士与美方接触,展现了解决问题的意愿,但这绝不等同于无原则的妥协,正如中国商务部所强调,对话可以,但前提是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那种试图通过施压迫使对方让步,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恐怕会越来越难以为继,未来的道路如何选择,球,再一次踢到了美国脚下,究竟是真心实意寻求解决方案,还是继续上演这种看似矛盾的戏码,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2025-05-08《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界面新闻2025-05-08《美方再称“谈判前不降关税、并非美方主动提出谈判”,中方驳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卸岭力史

卸岭力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