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们部队奉命奔赴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了六年排长的我,却突然被提拔副连,战斗结束,我因受伤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军旅生涯,转业回到了老家工作。
我叫赵喜顺,出生在一个定远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我家兄弟三个,我排行老三,我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农村种了一辈子地。

我大哥和二哥都只读了初中就辍学回家务农了,父母省吃俭用供我读完了高中,我高中毕业后,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来到了部队当兵。在当时,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当兵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每年报名参军的年轻人很多,但是因为名额有限,竞争十分激烈,很多人最后都被刷了下来,我应征了两年,才顺利入伍。部队的伙食要比家里好,小时候家里穷,而我从小饭量大,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情,来部队第一顿饭,我一个人就吃了八个馒头,战友们都惊呆了,班长说,像我这么能吃的新兵,他还是第一次见,其实,我还想再吃一个馒头,可是战友们都看着我,让我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全连队都知道了我能吃,后来战友还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吃不饱”。虽然我吃得多,但是训练成绩却很突出,各项科目考核我都名列前茅,我投掷手榴弹还打破了连队纪录。新兵训练结束,我被分到了炮连一排二班,当了一名炮兵,其实,我想去侦察连,虽然没有分到想去的连队,但是,我并没有丝毫松懈,下了连队后,我训练很刻苦,很快在连队崭露头角。

我们班除了我和副班长是农村兵,其他战友都是城市兵,其中王天明和徐小军两名战友还是高干子弟,我刚下连队,就和他们两人产生了矛盾,他们平时训练不积极,还要让我帮他们洗衣服。虽然我是新兵,但是我一点也没有惯着他们,直接将他们的衣服扔了,这一幕刚好被班长看到了,班长制止了他们,才没有将事情闹大,私下里班长找我谈了话,让我遇事不要冲动,要和战友处理好关系,不能影响团结。我性子直,心里藏不住事,有啥说啥,我非常看不惯王天明和徐小军两人,他们两人训练成绩跟不上,经常拖全班后腿,,仗着自己家境好,只会欺负新兵,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王天明最后还提了干。我是入伍第四年提的干,因为我为人处事不够圆滑,和我同期入伍的战友,有的都晋升了连长,而我还是只是排长,张连长多次找我谈话,让我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可是我就是改不了。1978年我担任排长已经六年时间了,原本我打算转业,年底的时候,我却被突然提拔当了副连,我晋升副连不久,我们部队就接到了奔赴前线作战的命令,在这次战斗中,我受了伤,年底我转业回到了老家工作。我转业后,安置到了印刷厂当了工人,当年和我一起转业回家的另外两名战友,有一人分到了检察院,一人分到了派出所,那时候,我们印刷厂效益不错,工人福利待遇要比其他单位好,我还庆幸自己当了工人。我在印刷厂干了十年,靠着自己的努力晋升了车间主任,可是后来我们厂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工人待遇下降,甚至一度都发不出工资,1993年印刷厂倒闭了,我也因此下岗了。我下岗后,一时也没有找到工作,妻子所在的纺织厂,也面临倒闭,我和妻子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那段时间我很迷茫,后来我在部队的战友老刘,副团转业回到了老家,老刘在他们单位给我安排了烧锅炉的工作。我和老刘是同一年入伍的,新兵训练结束,他当了侦察兵,老刘妻子和我还是高中同学,虽然老刘在单位对我照顾有加,但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在老刘单位干了三年就辞职了。

我辞职后和妻子开了一家小饭馆,日子虽然清贫,但是我心里很知足,一转眼,我从部队转业已经四十多年了,回首往事,我还是挺怀念在部队当兵的那段时光,如今我和妻子跟着儿子在城里生活,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