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发动机从“俄制依赖”到“中国心”崛起
在东海那片波涛汹涌的海域上,歼15舰载机如利剑般划破长空,每一次飞行都是对实力的彰显。然而,机务人员望着发动机叶片上那令人揪心的锈斑,眉头紧锁。俄制AL-31F发动机,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心脏”,在海上复杂环境里暴露出诸多问题,仿佛患上了“海上公主病”。
AL-31F发动机的“水土不服”问题由来已久。其老旧架构在南海湿热天气里性能大打折扣,燃油效率比国产型号低了15%。而且,其抗腐蚀涂层表现极差,根本扛不住海南岛的季风。2017年,印度苏-30MKI机队因同款发动机故障损失惨重,我们的机务兵看着歼15叶片上如蜂窝状的锈蚀,无奈地调侃:“这哪是发动机,简直是海鲜养殖场。”
海军采取了“老机改造+新机换装”的“双轨战略”。现役歼15拆除AL-31F换上太行发动机,发动机舱重新设计缓冲支架,燃油管路换成钛合金。新下线的歼15T直接标配涡扇10C,推力更大,还能玩矢量偏转。福建舰曝光的弹射型歼15T,性能更是令人惊叹。
如今,沈阳黎明公司发动机产能大幅提升,而且通过“模块化升级”,不断推出性能更优的型号。珠海航展上曝光的WS-10H,大修周期和维护成本都远超俄制发动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