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X Pro和蛟龙16 Pro配置更新 RTX5070Ti只需7999元了!
机械革命首批上市的极光X Pro和蛟龙16 Pro 2025,分别采用14代酷睿i9-14900HX和锐龙9 9955HX与RTX5070Ti独显的组合,首发国补价分别为8699元和8999元,虽然性价比已经很高了,但依旧超出了不少小伙伴的预算。
如今,机械革命再度推出了这2款产品的低配版,处理器分别降级为14代酷睿i7-14650HX和锐龙9 8945HX,但在32GB大内存和其他配置均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原价将至9999元,国补优惠后的到手价仅7999元。注意,7999元是NVIDIA对RTX5070Ti游戏本制定的最低限价,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你应该找不到比这个还低的价格了。如果有OEM厂商敢违背限价条款,后果还是有点严重的。
与此同时,定位更高一阶的耀世16 Ultra也迎来了灰色外观的RTX5070Ti配置,价格较之白色款便宜1500元,国补后到手价9499元。
下面,再来简单回顾下上述3款产品的特色。
首先是定位更高的耀世16 Ultra,它有着更趋完美的做工,ACD面均为金属材质,整机刚性和质感接近CNC一体精雕。顶盖LOGO内藏RGB呼吸灯,机身前端也暗藏由54颗灯珠组成的RGB海岸线灯带,在昏暗环境下可以呈现炫酷的光污染效果,可以助玩家更好地沉浸在游戏世界。
该产品屏幕上方嵌入了1080P全高清摄像头,结合红外相机可实现人脸识别功能,开盖即解锁,易用更安全。
配置方面,灰色版的耀世16 Ultra依旧搭载酷睿Ultra 9 275HX处理器,标配32GB内存和1TB PCIe 4.0 SSD,武装RTX5070Ti独显,实测功耗释放在210W左右。
在接口设计上,灰色耀世16 Ultra较之其他家族兄弟升级2.5G有线网口,尾部的C口支持雷电4协议。但与白色版相比,取消了尾部的水冷接口,无法再接驳新一代冰河分体式水冷机箱降低发热和噪音了。
该产品电池容量降至80Wh(白色版为99Wh),适配器将为280瓦(白色版为330W),散热系统同样采用2大1小3风扇,不知道有没有取消内嵌水路的全铜均热板,官方宣传中只提到超大宽体热管、显存专属热管,相变散热硅脂以及全域散热铠甲覆盖,虽然不及白色版,但较之极光系列肯定是更强的。
如果说机械革命旗下的极光X Pro和旷世X Pro主打的是极致【性价比】,那耀世16 Ultra追求的则是更好的【质价比】,其潜在竞争对手是ROG枪神9、拯救者9000P和暗影精灵MAX这个级别的一线竞品,在提供媲美友商品质和配置的同时,在性能表现和价格上占据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国补后9499元起的耀世16 Ultra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这个既定目标。
极光X Pro可以视为耀世16 Ultra的缩水版,主要表现在它只有A面是金属,没有了光污染灯效,不支持人脸识别,取消了雷电4接口,内置散热模块改为双风扇+四热管+内吹风道。但是,极光X Pro在其他方面就和老大哥保持一致了,功耗释放同样可达205瓦左右,而且改换i7-14650HX处理器后,在实际游戏体验没有明显变化的同时,入手价格却出现了大幅下调,7999元已经是RTX5070Ti独显阵营中的最低音了。需要注意的是,7999元的极光X Pro改换黑色皮肤,但保留了科技类肤涂层,只是个人感觉颜值没有白色款高。
蛟龙16 Pro 2025可以视为极光X Pro的锐龙版,主要变化是没有了科技类肤涂层,屏幕转轴有所调整,尾部接口采用撞色面板设计,取消了散热模块的内吹开孔。不过,锐龙9 8945HX新版依旧是靓丽的白色外观,而且这颗芯片本质上就是上上代锐龙9 7945HX的马甲,实际性能还要在i9-14900HX之上,放在7999元的价位上更具进攻性,适合对生产力要求更为苛刻的玩家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这3款产品的新配置首销供货是否充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