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曝李凯尔归化幕后,CBA国企俱乐部一掷千金
篮球媒体人杨毅近日在节目中的一番言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篮球圈内引发轩然大波。他直言,李凯尔的归化并非由中国篮协主导,而是一家CBA国企俱乐部挺身而出,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且投入的资金数额相当可观。
据杨毅透露,在李凯尔归化一事上,很多人都存在误解,以为是篮协在背后运作。实则不然,篮协并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完成这一复杂的工作。真正出钱出力的,是一家CBA俱乐部的大国企。他们不仅支付了高昂的费用,还全程主导了归化流程。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家国企俱乐部花费巨资归化李凯尔,却无法让他为自己效力。
更让人惊讶的是,按照杨毅的说法,如果中国男篮后续还想用李凯尔打比赛,依旧需要向相关方面支付费用。这也就意味着,李凯尔的归化及后续使用,对于中国篮球而言,是一笔持续的高额支出。
李凯尔在2023年男篮世界杯上代表中国男篮出战,场均能够贡献13分5.6篮板3.4助攻,数据上虽然较为亮眼,是队内得分王,但中国男篮整体表现却不尽人意,仅取得1胜4负的战绩,排名第29位,创下历史最差成绩,遗憾错失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如今,杨毅曝光的这一归化幕后信息,不禁让人思考,这笔高昂的投入是否真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CBA联赛中,各俱乐部之间的经济实力本就参差不齐。此次李凯尔归化由国企俱乐部承担费用的消息传出,也让人们开始担忧,未来的归化操作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各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差距。一些财大气粗的国企俱乐部或许有能力承担归化费用,而财力相对薄弱的俱乐部则只能望洋兴叹。这对于CBA联赛的公平竞争环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中国篮协目前已经将归化权力下放到俱乐部和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在新的政策下,各俱乐部在归化球员时需要综合考虑球员实力、性价比以及与球队的适配性等多方面因素。李凯尔归化事件,也为后续俱乐部的归化操作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俱乐部效仿,不惜重金归化球员?而这些归化球员又能否真正提升中国男篮的整体实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