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警方:一男子改装设备地铁偷拍女性侵犯隐私,已被行拘
4月29日,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发布警情通报,宣布成功破获一起地铁偷拍案件。经侦查,27岁男子刘某在成都地铁公共区域内,利用私自改装的偷拍设备对女性乘客裙底实施非法拍摄,目前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4月25日,一名成都地铁女乘客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其在乘坐地铁2号线时遭遇可疑行为。视频画面显示,一名脚穿黑色运动鞋的男子反复侧转鞋尖,其鞋面网眼部位疑似嵌有圆形微型摄像头,正对该女乘客裙底方向。该视频经微博大V“胖虎鲸” 转发后迅速引发关注,单日阅读量突破百万次,网友热议聚焦于偷拍设备的隐蔽性及公共场所隐私保护问题。
据当事人透露,事发时她因首次遭遇此类情况未及时报警,事后回想感到后怕,遂通过网络发布视频提醒公众警惕。然而,该视频在发布数小时后被删除,引发部分网友对事件真实性的质疑。
4月25日21时,成都地铁运营方注意到舆情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连夜组织2号线126名工作人员开展全线排查,重点巡查车厢、站台等区域,并通过官方渠道呼吁乘客提供线索。经48小时持续核查,工作人员未发现视频中描述的偷拍设备,也未接到其他乘客相关投诉。
与此同时,成都公安轨道公交分局同步展开调查。通过地铁智能监控系统回溯、乘客证言采集及技术手段分析,警方锁定涉事男子刘某,并于4月28日将其抓获。经审讯,刘某供认其为寻求刺激,自行改装偷拍设备实施违法活动,拍摄内容仅用于个人观看,未进行传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刘某因侵犯他人隐私被处以行政拘留。警方强调,对偷拍、偷窥等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 “零容忍”,将依法从严查处。
此次事件暴露了新型偷拍设备的隐蔽性风险。据技术专家介绍,当前偷拍装置常伪装于日常物品中,如鞋尖、纽扣、充电宝等,部分设备支持无线传输和红外夜视功能。成都地铁表示,将进一步升级安防措施,包括增加巡逻频次、推广反偷拍探测器使用,并计划在2025年内完成全线车厢 AI 监控系统部署,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异常行为。
事件引发公众对隐私保护与网络舆论的反思。曾在2023年遭遇 “鞋面偷拍” 诬告的成都市民何先生通过社交媒体呼吁:“若确有偷拍,违法者应受惩处;若为误会,发布者也需承担责任。” 他建议公众在公共场所遭遇可疑情况时,应第一时间报警并配合调查,避免通过网络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法律人士指出,偷拍行为不仅侵犯他人隐私权,若涉及传播还可能触犯《刑法》相关条款。2025年修订的《民法典》明确,偷拍受害者可主张 “数字人格权损害赔偿”,最高可获10万元精神抚慰金。
结语
成都地铁偷拍案的快速侦破,彰显了公安机关对侵犯公民隐私行为的坚决打击力度,也为公众敲响了技术时代隐私保护的警钟。随着智能安防技术的普及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生存空间正日益缩小。公众在提高防范意识的同时,更应理性对待网络信息,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公共环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