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发育关挑战很大,中国20岁以上女选手从未曾夺奥运跳台金牌
全红婵在世界杯分站赛连续两次被陈芋汐压制,主要原因就是“身体发育”困扰,这一生理规律对中国女子跳台选手的制约,已形成近乎残酷的竞技魔咒,事实上超过20岁的中国女选手从未赢得过女子单人十米台奥运会金牌。
18岁的全红婵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将年满21岁,而她的前辈都难以打破20岁以上魔咒。周继红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摘金是19岁,许艳梅1988年汉城奥运会夺冠是17岁,伏明霞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蝉联冠军,分别是13岁和17岁。陈若琳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问鼎的年龄是15岁和19岁,任茜2016年里约奥运会胜出是15岁。
就连全红婵的恩师陈若琳也无法打破怪圈,她本来有机会实现女子十米台奥运三连冠,从而超越伏明霞成为历史第一人。然而事与愿违,伤病和发育后的身体让她稳定性和入水精度都受到影响,训练浑身贴满绷带令人不放心。最终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根据选拔赛情况,决定让陈若琳出征里约双人比赛,单人她在难度和稳定性上都没有优势了。
不止是全红婵,19岁的陈芋汐同样面临这样的魔咒,只不过发育期之后陈芋汐身材管理比较好,暂时似乎度过了危机,但三年后的奥运会身体是不是会出现状况,谁也说不好。以往中国跳水队在女子十米台项目偏爱使用刚满14岁的小将备战奥运(14岁以下不允许参赛,因为年龄小是一种优势,伏明霞不到14岁夺冠促使这项规则改变),但全红婵陈芋汐太过耀眼,延缓了队内的推陈出新。
无论是伏明霞还是郭晶晶延长职业生涯的手段都是改练对年龄要求不大的跳板,伏明霞是1996年奥运会板台双修全部夺冠,2000年悉尼奥运会又蝉联了女子三米板金牌;郭晶晶是1996年奥运会跳台仅列第五后,彻底转型跳板,从而在2004年雅典奥运和2008年北京奥运封后。对于全红婵来说,板台兼顾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给自己多留一条路多一种可能性,也可以分摊压力。
大家千万不要低估女子跳台对中国运动员年龄的苛刻要求,欧美运动员技术风格体系不同另当别论,因为欧美选手多在青春期后开始专项化训练,倾向于选拔肌肉类型更稳定的"晚熟型"苗子,侧重通过力量增长发展高难度动作而非极致压水花。当然,正因为全红婵面临严峻考验,坚持才更具价值,如果全妹能够打破魔咒完成奥运三连冠,就将超越伏明霞陈若琳缔造新神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