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老谋深算,放长线钓大鱼,让我娶了他残疾女儿,我却无怨无悔

小小彤儿 1天前 阅读数 4 #推荐

我曾服役于军队,退役后回到家乡担任民办教师,随后转为公办教师,并逐步进入政界。最终,我在正科级职位上退休,如今正享受晚年生活。

一个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的高中生,能在当地脱颖而出,实属罕见。他的生活满意度已经远超大部分同龄的农村青年,这一点毋庸置疑。

成就一番事业,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若在起步阶段缺乏贵人的扶持,很可能就此止步不前,一辈子只能困守在资源匮乏的家乡艰难谋生。关键时刻的提携,往往能让人生轨迹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这位对我有恩的人,正是我从前在乡下时的邻居,也是我已故的岳父李清泉,当时他是村里的书记。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感情都有其原因,他之所以帮助我,是因为我不得不答应他的条件,娶了他腿部残疾的女儿李小曼。

我和小曼家虽是隔壁,但家境天差地别。她家是四间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窗明几净;而我家只有一间低矮潮湿的土屋。她家人口多,两个哥哥都在社办企业工作,生活富足。我家却只有我和父亲相依为命,母亲在我八岁时因肺病去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两家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的性格和气质。由于家境一般,我从小就养成了自卑、内向、胆小的个性。每当我看到支书清泉骑着崭新的自行车,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进进出出办公务时,我就会躲得远远的,不敢和他打照面。

我父亲虽然不善言辞,但做事勤快。他明白,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农民,想要和村干部拉近关系,得靠实际行动。家里穷,没啥值钱的东西能送人,但他有一身力气,就主动帮支书家干活,希望这样能让他们对我们有好感。以后家里有啥事需要帮忙,也好开口。

那时候,村里人吃水都得去公用的几口井里挑。我爸每天一大早就得先给村支书家把水缸装满,然后才能给自家挑水。那时候每家每户都养猪攒肥料,书记家晒土、垫猪圈、起粪这些累活,也都是我爸一个人全包了。

我们这儿的主食是煎饼,制作步骤是这样的:先把粮食泡好,然后用手推石磨磨成糊状,最后放到鏊子上摊成煎饼。推磨这活儿,就像驴子转圈一样,我爸主动揽了下来。

给支书家运送粮食和柴草的差事,向来都是父亲负责。通过这样的举动,父亲成功赢得了支书全家的好感。

清泉婶,也就是支书的妻子,时不时会给我们家送些她亲手做的煎饼。她清楚,我们家没有女性成员,平时很难吃到煎饼。此外,她还会把招待上级领导后剩下的饭菜拿给我们分享。每当这时,我父亲总是显得非常感激,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经过多年的坚持与付出,父亲的心血终于得到了回报。1974年我初中毕业时,我们村里一千多口人,只有两个被推荐上高中的名额,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村支书身有残疾的女儿李小曼。

李小曼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导致身体残疾,走路时摇摇晃晃。她的右腿肌肉已经萎缩,臀部一侧也有明显缺陷,从后面看显得不太协调。由于这些身体问题,她甚至无法正常骑自行车。

于是,清泉伯先教会了我骑自行车,之后便用他家的车带着小曼去六里外的镇上读高中。小曼比我大一岁,我叫她姐,她喊我弟。虽然我们一起在高中待了两年,天天见面,但也就是普通的同学和姐弟关系,没有发展出其他的感情。

多亏了父亲的打点,再加上我这两年一直负责接送小曼上学,赢得了村里的认可。高中毕业刚满一年,村支书清泉伯就主动帮我报了名,全力推荐我去黑龙江的部队农场服役。就这样,我在那里当了三年普通士兵。

体检那天我有点紧张,血压稍微高了点。多亏支书帮忙想办法,我才顺利通过了体检,如愿以偿地参军入伍。这件事让我对清泉伯心存感激,至今难忘。

作为一名对农业和机械都缺乏兴趣的文科生,在部队农场从事耕种工作确实难有作为。虽然我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并且曾担任过一年的连队文书,但农场并不需要我这种类型的人才,因此转志愿兵的机会渺茫。几年后,我选择退伍回到了家乡。

清泉伯再次见到我时,我已经从一个瘦弱的少年蜕变成一个高大健壮、相貌堂堂的青年,回到了故乡。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失落的神情,反而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他为我们父子准备了一场丰盛的宴席,酒过三巡后,他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一个建议:他打算让村里那位年迈的民办教师退休,然后由我来接替这个职位,但前提是我必须和他的女儿小曼结婚。听到这个提议,我心里非常抵触,觉得这简直是对我的侮辱,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娶一个残疾人做妻子。然而,父亲却显得格外兴奋,立刻表示同意这个安排。

看到我整天愁眉苦脸,不愿意接受这门婚事,平时话不多的父亲开始不停地劝我。他反复强调:听我的准没错,这绝对是件大好事。能和这家人结亲,是我们父子俩的福气。小曼虽然腿脚有点不便,但不妨碍传宗接代。娶了她,你就能当上老师,不用再辛苦种地,风吹日晒。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父亲见我始终沉默不语,便以绝食相逼,迫使我屈服。面对三天未进一滴水、躺在床上叹息的父亲,再看看这间破旧土屋中一无所有的景象,我不禁暗自思量:世上怎会有姑娘愿意嫁入这样的家庭?无奈之下,我只能强忍泪水,带着满心酸楚,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岳父觉得我家条件不好,提出让我们两家合并,把婚房设在他家。但我爸坚决反对,他觉得这等于让我入赘,说什么也不肯同意。平时我爸性格软弱,没想到在这件事上这么强硬,真让我意外。

婚后第二年,我岳父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出钱帮我和小曼把家里的四间旧房改造成了新瓦房。

我最初在乡村小学教书,后来进入市级教育学院深造,顺利拿到了文凭。完成学业后,我回到镇上的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镇领导注意到我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不仅教学认真负责,专业能力扎实,还具备较强的写作水平,于是将我调到镇政府任职。经过多年历练,我先后担任了县府办主任、教育系统副职领导,最终晋升为部门主要负责人,直到退休离任。

在我从政的过程中,不少同事甚至上级得知我妻子有残疾后,往往表现出惊讶。有人甚至直接问我为何会选择这样的伴侣。对于这类问题,我通常只是微笑带过,不作深入解释。

刚到县城任职时,我一度与一位外表出众、性格迷人的女性有过暧昧关系。幸亏岳父及时察觉并制止了这段不恰当的情感纠葛。他严肃地提醒我:“有多少人因为私生活不检点而断送了前途,你可得当心!”接着,他严厉地警告:“如果你真敢做出对不起我女儿的事,我和两个儿子绝不会放过你。”在岳父的软硬兼施下,我及时收手,避免了进一步的情感越界。

随着我的职位不断提升,来找我帮忙的亲戚朋友也越来越多。不过,他们想见我并不容易,光是岳父这一关就够他们头疼的。

岳父严厉地告诫他们:别连累我女婿,你们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他一个小官能帮上什么忙?就算他能帮忙,事情迟早会败露,到时候我女儿怎么过日子?

他们多次找我谈话,用过来人的语气提醒我:做人不能太浮躁,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往往没有好结果,你一定要坚守原则,不能走上歪路。这些年打拼不易,要懂得珍惜现有的成就。

多亏了我岳父的谆谆教诲,我始终坚守正道,最终顺利度过难关,晚年生活美满。正是有了他的指引,我的妻子、孩子和整个家庭才能堂堂正正地生活。

曾经有一阵子,我总觉得岳父心思深沉,像是在下一盘大棋。他帮我,表面上是支持,其实是想让我一步步走进他布好的局,最终娶他行动不便的女儿。

我现在觉得,岳父就算真设了个局,也无可厚非。他无非是想让女儿嫁得好,过得好,这有什么不对?再说了,人都是自私的,谁不想趋利避害?他这么做,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我对岳父一直很敬重。在他中风后瘫痪的七八年里,我把他接到县城生活,尽我所能为他提供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妻子多次含泪对我说,她从未料到我能如此宽容,不仅从未抱怨过她父亲,还全心全意地照顾他。她称赞我是世上难得的好人。

岳父临终前,紧紧握住我的手,反复哽咽着说:“孩子,让你受委屈了,这辈子真是委屈你了。”我站在那里,泪水止不住地流,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或许有人会为我感到不值,甚至觉得我的人生很失败,毕竟我做到了科级职位,却娶了一位残疾的妻子,可能认为我内心充满了后悔。也许不少读者会对我岳父有不好的看法。但我的真实感受是:现在的我不仅没有一丝悔意,反而对岳父充满了感激之情。

我深知,感情并非生活的唯一重心,在我们这代人里,能同时兼顾感情和事业的人真的不多。可以说,如果没有岳父的付出,我可能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因此,我对他始终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小彤儿

小小彤儿

小小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