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公司”:是时代红利,还是职场人最后的退路?(其实很难)
首先,“1人公司”或“一人公司”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一个人的工作室”,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法律层面讲,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说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而网上平常所讲的“1人公司”,简单说是一个人在家或在什么地方创业,老板身兼数职,什么活儿都自己干,真正是单兵作战。
自媒体实际上就是这种“1人公司”,业务基本都是来自互联网、线上,大多是提供内容、咨询、课程、“才艺表演”等虚拟产品。另外还有网上卖货等,要么是卖自家的产品,要么是做中间商赚差价。
这种方式注定是不怎么成气候:你在一个月赚几千块的时候无所谓,只要是收入翻一两倍,那个人所得税也会驱使你去注册公司或工作室。
“1人公司”:是时代红利,还是职场人最后的退路?(其实很难)
很多从职场退下来的人,不管是被淘汰还是婚育、不开心等缘故,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也不想继续打工,于是就纷纷杀入了社交媒体领域。
从整体看,这些人的成功率不高,发展上限也很低。看起来很美,并不是真的很美。
这也是拜时代红利所赐,如果是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样的工作也不可能有。靠一台电脑或手机就能找客户赚钱,背后是科技、支付、物流等综合条件的具备。
在一开始,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想真的开什么“1人公司”,这不过是无路可走之后的自我安慰和美化罢了。
用老一辈的话说,“都是混穷的,谁也别装什么什么大肚包子。”如果有一份月薪上万的体面工作,如果还有更好的选择,大概没有多少人愿意走这条路。
要知道,这条路虽然门槛低,但真的很难。
账号是公司,内容是产品。
所有的自媒体或“1人公司”都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这种大平台国内外就那么几个,所有的创作者都等于是为平台“打工”。
这就像是你在菜市场租了个摊位,不仅要缴摊位费和管理费等,还要被市场抽成。
平台模式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商业模式之一,它的本质就是聚合人和生意,一旦前期成本投入且形成飞轮后,自然就会有一批批的人进来为平台做贡献,然后它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吐故纳新,新陈代谢,不管风云变幻,平台都是赢家。
如果你是平台你也会采取金字塔结构和机制,少数人在最上面当标杆,然后是一大批“贡献大于成本”的创作者吸引消费者,最下面是大量“用爱发电”的从业者(包括新人、副业等)。
表面看这种机制是公平的,谁有本事谁红,谁红谁就赚大钱。但除了少部分天赋异禀的人之外,那些红起来的人大多是依托平台的规则。
总而言之,你在平台上注册的账号就相当于你的“公司”,而你的文章、视频、声音等内容就是你的“产品”。商业的基本逻辑没有变。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1人公司”?
主要有3种人,一种是上面提到的无路可退的职场人,他们有一点积蓄,不愿意去跑外卖或开网约车,那可以选择的、看起来还算体面的就是自媒体了。
还有一种人是公司老板、想搞副业的打工人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可以通过自媒体来放大自己的商业规模。
再就是那些表达欲旺盛的人,我见过有一天发几十条视频的农村大姐,还有每天日更五六千字的公务员,他们就是喜欢这件事,不赚钱也愿意做下去。
除了以上三种之外,大概还有一些社会边缘的人士,他们基本是靠天赋和运气,不用多说。
现在看起来(也是声音较大的)主要是前两种人为主,但要长期当事业做下去,挑战还是很大的。
“1人公司”的困难是什么?
最大的困难是学习的能力和速度,因为什么都要靠自己做,不管是拍视频还是剪辑视频,或者是做什么内容,都需要长期的摸索和试错,比如李子柒最初也是一个人扛所有事。
学习是为了什么?首先是赚钱,都是成年人,应该知道经济基础最重要,赚钱后才可以持续下去。然后才是出名,这里多说一句:其实很多人也没有太大的名利诉求和企图心,他们就是想把爱好跟饭碗结合起来。
第二个困难就是找客户,也就是你服务的对象,当然也有很多人称之为粉丝和家人,这些人本质上就是你的支持者,是“衣食父母”,为你付出金钱、时间和注意力,乃至于感情。
第三个困难就是平衡,一方面是你的兴趣爱好和“产品”,一方面是你的客户,你必须兼顾两者的平衡才行,否则就难以持续。
第四个困难就是风险,这也是很多人忽略和犯错的地方,平台有规则,平台之外还有法律,乃至于具体的运作上有合理和不合理的细节,这都是需要注意的。如果不重视这点,容易前功尽弃。
另外还有流量贵、竞争大、不确定性等困难,当然不管是做什么都有困难,全看各人的选择。
以盈利为核心目的的“1人公司”,前景如何?
长期看是趋势,自媒体或个人IP是标配,是可以产生复利效应的资产。而且人性就是喜欢展现自己,或者说是表达、分享什么,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好的反馈。
但要想形成商业循环,老方说还是要告别单兵作战,那样太狭隘了,而且太累,主要是没必要。
如果可以分给别人100万自己还剩下100万,那何必死守着10万的小蛋糕不放呢?
目前来看,“1人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像是明星机制,所有人都是为一个人服务的,明显就是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比如董宇辉那样的就可以视为这种。
最后,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请订阅专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