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4天后,中方逼以色列撤军,特殊声明已通过,安理会爆发交锋

白衣侃天下 1周前 (03-27) 阅读数 1410 #国际

近日凌晨的爆炸声撕裂了叙利亚的夜空,以色列战机向霍姆斯省军用设施发动精准打击。四天后,纽约联合国安理会会场内,中方代表以罕见强硬姿态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从叙利亚全面撤军。这场交锋不仅揭开了中东地缘博弈的复杂棋局,更将美式"双重标准"推上国际舆论的审判席。

此次空袭绝非孤立事件。以色列军方声称打击目标是"威胁源头",实则剑指伊朗战略支点。自阿萨德政权倒台后,叙利亚境内残留的伊朗军事存在始终是以色列的心腹大患。通过空袭霍姆斯省军用机场,特拉维夫既削弱了真主党武装补给线,又向德黑兰释放威慑信号——这正是以色列在中东"抵抗之弧"上的精准拆解战术。

叙利亚临时政府的困境折射出中东乱局的复杂性。这个成立仅三个月的政权既要应对境内阿萨德残余势力的反扑,又要承受黎巴嫩真主党跨境袭扰。更致命的是,以色列空袭与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轰炸形成战略呼应,美以两国正联手对伊朗系武装实施"东西夹击"。这种军事联动背后,是迫使德黑兰重返核协议谈判桌的战略图谋。

安理会交锋中,中国代表直指问题核心:当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时,却对以色列在加沙和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视若无睹。这种选择性"失明"彻底暴露了国际规则体系中的双重标准。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在要求以色列撤军的同时,援引安理会特别声明敦促叙利亚当局加强反恐力度。这既针对"东伊运"等涉疆分裂势力在叙活动,也暗含对地区恐怖主义温床的深层忧虑。

当前叙利亚已沦为大国博弈的角斗场。从俄罗斯保留的塔尔图斯军港,到伊朗革命卫队暗中扶持的民兵组织,再到美国在阿尔坦夫建立的军事基地,各方势力在此犬牙交错。这种代理人战争模式使叙利亚陷入"越反恐越混乱"的恶性循环,平民伤亡数字每月以千计攀升。

解决叙利亚困局的关键在于外部势力撤出与联合国主导的协调机制。但现实是,美国仍在通过"凯撒法案"实施经济绞杀,以色列持续发动"外科手术式"打击,域外大国博弈让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难以获得喘息之机。当安理会陷入表决僵局时,大马士革街头废墟中的平民仍在等待黎明——这场持续十二年的战争,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曙光?

评论列表
  •   用户10xxx17  发布于 2025-03-28 10:05:17  回复该评论
    这是大马士革街头废墟中的平民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喜欢这种环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白衣侃天下

白衣侃天下

白衣侃天下,关注国际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