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降雨来了:下3天,南方为主,较强冷空气,北方降温能超10度
五一假期的天气有变化了!大范围的晴天结束,在后半场,我国新一轮的较强冷空气,降雨都来了,有多强?会带来怎么样的变化呢?
其次,西北太平洋区域的双台风胚胎99W、90W也再次出现了改变,这还有生成的可能性吗?
下面就先看看冷空气的问题,再来看看降雨的问题,最后看看台风的活动问题。
五一假期较强冷空气来了,这变化有多大?
从已经确定的数据来看,在冷空气到来前,我国可以说南北不少区域都出现了升温的模式,真的是“火力全开”,其中不少区域都突破了今年来的最高气温。
比如:陕西宝鸡、汉中,湖北十堰、襄阳等地都是达到了35度,而宝鸡(37.2℃)、汉中(36.8℃)等国家气象观测站迎来今年以来气温新高,所以,这天气也跟五一假期一样,都是非常火热,火爆。
然而,这较强冷空气来了,其变化的趋势就出现了,虽然说整体在我国北方为主,但在内陆气旋的配合之下,也会带来我国南方的天气转变,其实也就是我国冷暖气流对接活动,带来的降雨过程变化。
当然,先看较强冷空气的影响问题来看,就如上面说的宝鸡,其最高气温在进一步突破极值之下,达到了38度以上,但在冷空气影响之下,就出现了断崖式降温,最高气温下滑到了25度左右,这种降温已经超过了10度以上,还是有点强。
而对于北方大部区域来说,其西北,华北,黄淮等地主流降温是在4~8℃,这样来看,降温有超10度的,也是小区间模式。
也不知道旅游的朋友有没有带衣服,这冷暖波动性大,要做好衣物的更换,并且这冷空气的影响要持续到五一假期结束,这就是冷空气的情况。
当然,对于整个5月来说,这也是第一波冷空气,我国预计还有两波影响北方的冷空气,较常年同期(2.5次)略偏多,除了这一次之外,在7-9日(弱)和24-25日(弱)还有发展,大家做好准备。
五一假期降雨也来了,降雨强度如何?
对于降雨来说,我国少雨的地带是非常多,其陕西、河南、长江口区域等地带,出现了严重少雨的情况。
当然,此前稍微严重的广西,大部区域已经降雨,缓解了很多,但中部地带依然是少雨,从新一轮的降雨情况来看,其也会带来一部分的缓解。但这里率先说在前面,南方为主,北方基本没有,就算是有,也只有0到10毫米为主。
所以,北方期待不要太高,这没有办法,没有明显的水汽趋势。
没错,主要就是集中在南方,并且下3天,从降雨的起步阶段来看,主要就是贵州东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等区域为主,主要10毫米到25毫米覆盖为主。
而过后,降雨出现升级,除了前面的省份之外,在江西,湖南等大部区域都出现了降雨,并且还是大雨模式明显,同时在福建,广西等地也会扩展出雨水。
在主要的发展巅峰时刻,其南方大部区域警惕暴雨的袭击,局部还有大暴雨的可能性,特别是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可能非常强。
而对于长江附近的少雨地带来说,也带来了一丝缓解的希望,在安徽南部,浙江大部,上海等区域,有机会发展出10毫米到25毫米的雨水量活动,这有可能是来自强对流天气变化在后续可能带来的变动过程。
所以,在五一假期的时段,我国南方的降雨明显,可能对交通出行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强对流天气影响可能稍微大一点。
而过后,我国预计南方还会出现降雨过程,但时间也有点远了,这里先不看了,反正就是集中在江南,华南等地发展。
同时这里提一下,那就是5月我国给出的预计降雨模式是,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华东中南部、华中南部、新疆中西部等地偏少2~5成,所以,北方的雨水可能稀缺,区域保持时间有点久,这没有办法。
当然,我也看到很多人在说,雨水这么少,为什么不人工降雨,这里我只能说,如果能够降雨,早就降雨了,这就是因为条件不满足,要想人工降雨,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云中水汽丰富、凝结核充足、有气流上升运动。
如果这三个条件无法满足,那也难以实施人工降雨。所以,这是建立在气象条件上的,这里多说了一点。
双台风胚胎还有什么变化?
西北太平洋双台风胚胎99W,90W,虽然看起来还是有扰动云团,但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并且其90W已经消失了。
99W在增之后,也减弱了,所以台风形成的问题,变化情况并不大。而接下来从EC,GFS以及我国给出的情况来看,基本都认为很难起来。
从发展趋势来看,预计台风胚胎都是偏西活动状态,然而地理条件的限制,会影响其发展。
所以,从最初对99W,90W最终都可能消失,都变成了不看好,这说明了概率在发生改变,那么这也就是常常给大家说的情况,变化空间很大,观察就行,一般在3天的变化区间之下,就是可能稍微稳定一点,这就是台风情况,大家也不用担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