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起点差不多的三岁自闭症小男孩,为什么一年之后差距明显
城城和小七都是快到三岁了还没有语言,没有眼神,近距离喊名字没反应,
喜欢不停的转圈和开关门,对陌生人没有距离感等表现去医院检查之后,被评估为自闭症的。
城城长得白白 嫩嫩的,小脸宽宽像白面馒头,虽然眼睛有点小,但也不影响他像个小小弥勒佛一样可爱;
小七有一张黑黑的小胖脸,眼神清澈又爱笑,经常有小朋友和大人捏他的脸,每到这时候他就眉眼弯弯的笑。
两个孩子是差不多的时间进机构干预的,性格也相差不大,情绪都比较稳定,很少哭闹,然而一年之后,两人的差距却很明显。
小七不到半个月就开始吐字了,会说“大”、“爸”等字,会数数,虽然大部分是气音,但他在很努力的表达。
小七的妈妈说孩子在睡觉的时候都会“啊啊”的练习发音。
一个多月之后,小七会说两个字、三个字了,虽然发出的音没有抑扬顿挫像小机器人,但能开口就是进步。
看到小七这样,城城的妈妈也很欣慰,她相信自家孩子也能很快像小七这样。
此时两个孩子依然不觉得有太大的差距,眼神都需要用强化物拉才能看过来,
挥手“拜拜”的时候掌心都是对着自己,
动作模仿方面也都只会做手背向上的伸手,
拍手、大拇指在外的握拳、伸一根手指的动作两人也都不会。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小七开始说四、五个字的短句了,偶尔还能叽里呱啦说一大段不怎么听得懂的长句,但城城依然只能发“啊”的音。
城城的爸爸妈妈工作都比较忙,平时都是外公外婆送他去上课,所以他们以为孩子们的进度都差不多。
直到那天小七跟城城妈妈打招呼,说了声“阿姨好”,她才惊觉这个和城城差不多同时期进机构,能力相当的孩子竟然会说话了,
明明不久之前小七和城城都是一样的没有表情,没有语言,不会模仿的。
再跟老师和周围相熟的家长一打听,才知道小七不光会说话,还能听懂简单的二步指令,和人有一两个来回的对话。
而自家孩子不但一个字都不会说,认知课还停留在认识日常物品上。
城城妈妈赶紧跟老师沟通,看看能不能将给小七上课的老师也调换给城城上课,同时她又询问了小七妈妈孩子开口说话有没有什么技巧。
小七妈妈曾经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管,为了孩子辞去工作,一边带他做干预一边自学自闭症相关的知识。

在城城妈妈询问的时候,她也没有藏私,将自己做的笔记给她看,跟她分享这段时间带孩子做的事情:
● 每到周末,小七的爸爸妈妈都会带他去户外玩耍,不是去爬山就是去公园或者游乐场、动物园之类的,让孩子锻炼的同时也多接触人群。
● 一有节假日,会带他回乡下的老家,光着脚踩田地里的泥土,帮忙老人家做农活,接近大自然。
● 在家里会让小七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妈妈晾衣服的时候在旁边递衣架,帮下班回家的爸爸拿拖鞋等等。
一方面是提升小七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是活跃他的思维,让他能慢慢的听懂一步、二步到多步指令。
● 每天下课之后都会带小七在小区楼下的游乐场玩至少两个小时。
虽然游乐场小朋友多,但小七目前还有些抗拒同龄人的接近,虽然有小朋友抱着他的时候他不排斥,
但哪怕妈妈拿着玩具哄一群小朋友过来玩,他也要跑出人群之外,
他没有一丝社交的意愿,对此爸爸妈妈试过几次之后也没有强求,只要小七能玩得开心就好。
● 在小七只能发气音的时候,给小七报了口 肌课;
锻炼得差不多了,口 肌课换成构 音课和每周两节的语言课;
小七能说两、三个字了,又增加了每周两节的感统课,
与此同时小七的认知课也没有停过,而是根据他的现状调整上课的内容和模式。
课程都是循序渐进的,无论是试课还是选老师都尊重小七自己的选择,
如果在他课堂上哭闹不愿意继续,就试试换其他教学方式或者其他老师再或者去其他机构。
小七妈妈说,给孩子上课秉承“快乐教育”的原则。
所以,小七每天要上的课虽然多,但无论什么课,他都是开开心心的去,快快乐乐的学。
(此为小七的上课方式,不一定适合其他孩子)
小七妈妈说了很多,城城妈妈不知道这些方法适不适合自家孩子,但她愿意带孩子去尝试。

很快,城城的老师换成了小七的老师,城城也跟着小七报了类似的课,甚至选的老师更资 深。
可是,效果不明显,城城虽然有进步,但还是比不上小七。
当城城终于能认清大部分的日常物品,不会指错的时候,小七已经可以描述物品的外观、用途;
当城城开始说一两个字,喊出“爸爸”、“妈妈”的时候,小七已经可以说长句子,背古诗;
当城城终于学会双脚同时跳的时候,小七已经会跳绳了;
……
一年之后,小七采取了半天幼儿园半天机构的模式,城城妈妈却连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想法都没有,
她知道哪怕勉强送去了,城城在幼儿园也只是坐着发呆浪费时间。
现在城城妈妈已经不把孩子跟小七去比了,随着认知的提升,小七不排斥小朋友们的接近,可以被动社交了,
但城城因为语言迟迟没有进展,没法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已经开始有了情绪问题,在做不到老师要求的时候,会大声的哭闹。
城城妈妈请了长假,不再给孩子设定目标,打算将所有的课都暂停一段时间,带孩子出门旅游。
前期的旅行,城城爸爸也加入其中,一家三口随意的走走,遇到美丽的风景就停下来欣赏,遇到好吃的美食就停下来享受。
旅行回来,城城的情绪问题改善了很多,很少出现尖叫哭闹的情况了。
然而认知、语言、理解等方面,依然没有太大的进步。
接下来的日子,城城妈妈放平了心态,让她辞职带孩子不现实,她也做不到像小七妈妈那样去自学,
只是她不再对城城抱太大期望,孩子和自己比能有以“周”或者“月”,再或者以“年”为单位的进步就行了。
也许哪天孩子会突然开窍,也许心智一直停滞不前,但只要自己还在就不会放弃他!
自闭症孩子的父母虽然很少会将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
但如果两个孩子起点相同,性格相似,初始能力相当,父母还是会免不了将两个孩子比较一番。
希望每个自闭症孩子都能一天天变得更好,不要去跟别人比,跟自己比有进步就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