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妃子一律陪葬!3岁女儿张口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一只可爱的钝钝 2周前 (03-20) 阅读数 3 #推荐

2008年8月的时候,在南京雨花台区板桥镇有一家砖瓦厂,就在这个砖瓦厂附近的工地上,工人们挖土的时候挖出了好多凤纹琉璃瓦当。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一听到消息就马上赶了过来,发现这儿有一座明代的高等级砖室墓,墓主人是明朝初期的一位皇族女性。

考古队整理后发现,这座砖室墓葬整体高三米多,大半都被山坡的土层埋着。现在保存下来的墓室差不多有10米长,墓顶大面积塌了,残砖碎瓦在周围散落着。

往墓门里面看,墓室里到处都是杂草,还有从墓顶掉下的墓砖,棺椁和陪葬品连个影子都看不到。显然,这座墓葬早就被人盗过了。

考古人员清理墓室的时候,发现了两块墓志石板,每块都是一米见方。石板上把墓主人的身份记得明明白白,墓主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宝庆公主。

【一、】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女,也是他最小的闺女。宝庆公主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出生,宣德八年(1433年)去世,总共活了三十九岁。她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和宣德这五个朝代,在朱元璋的女儿里,算是比较长寿的一位。

宝庆公主这一辈子,过得可没那么幸福。

宝庆公主她爸朱元璋,这人一辈子杀了老多人了。他杀起功臣来那叫一个绝不留情,对自己后宫里的那些妃子和宫女(马皇后除外),也特别残忍。

有一年中秋,朱元璋让人在坤宁宫摆上月饼和水果,然后他带着好多嫔妃到坤宁宫,陪着马皇后一块儿赏月。嫔妃们可高兴了,坤宁宫后花园里满是歌声和笑声。

忽然间,朱元璋瞧见一个年轻的嫔妃正跟一个侍从说说笑笑地唠嗑,那妃子也不知听到啥好玩的事儿了,笑得腰都弯下去了。

朱元璋心里突然蹿起一股无名火,一下子冲过去揪住这个妃子的头发,一巴掌就把她扇倒在地上,然后又用脚对着这妃子又踩又踢的,几声惨叫之后,那妃子就没声儿了。

朱元璋瞅着死去的妃子讲道:“这小妮子平常瞅见朕就苦着个脸,今天倒好,和下人有说有笑的,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说完,他摆摆手,叫几个太监把小妃子的尸体拖走了。

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了,嫔妃们都被吓破了胆,哪还有心思吃饼赏月?她们脸都白了,哆哆嗦嗦地坐在那儿,就怕自己稍不注意又把朱元璋给惹毛了。

朱元璋一看这情形,气得“腾”地一下站起来,把桌子上的食物全都掀到地上,像发了疯似的大喊大叫:“好哇,你们这群贱人,一个个像木头似的傻坐在那儿,不吃饼也不赏月,这哪有个过节的样儿,我要把你们统统杀掉!”马皇后赶忙拉住朱元璋为她们求情:“皇上,您消消气,这些嫔妃是头一回犯事儿,您就大人有大量,饶她们一命吧!”

马皇后一求情,朱元璋这才慢慢冷静下来,可心里还是窝着一股火,他就说:“皇帝那可是金口玉言,哪有把说出去的话再收回来的道理?”结果,朱元璋虽然没有大肆杀戮,但是有几个不得宠的妃子还是被拖出去了,最后死得可惨了,血淌了一地。

【二、】

李淑妃在朱元璋的后宫里,那可是既聪明又贤惠,特招朱元璋的喜爱。马皇后去世之后,她就被封为李淑妃,开始管理后宫那些日常的事儿了。

有一回,皇太孙朱允炆来看望朱元璋,巧了,朱元璋正在跟几个大臣开会。李淑妃就招呼朱允炆坐在旁边等着,还拉着朱允炆的手唠这唠那的。

朱元璋回来看到这样的情形后,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他仿佛看到自己去世以后,穿着龙袍的朱允炆朝着李淑妃跪拜,做任何事都得询问李淑妃。

朱元璋瞧着李淑妃,越看越觉得这个聪慧又能干的女人,等自己一死,保准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汉朝的吕后,汉高祖一死,吕后差点就把汉室江山变成吕家的了。他又想到了那个篡夺李唐江山的武则天,这一下,他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想到这些事儿,朱元璋就把李淑妃喊到身边,吩咐道:“你跟着我好些年了,整天都陪在我身旁,那可真是操了不少心呐。现在,你去便殿再瞧一眼你的两个哥哥吧,这样也算是尽到兄弟姐妹的情分了。”

李淑妃可聪明,一听朱元璋这么讲,立马就晓得接下来要发生啥事儿了。她又悲又愤,对着朱元璋哭着拜别:“妾身知道该怎么个了断,就不用去见兄长了。”当天晚上,李淑妃就上吊自尽了。

【三、】

洪武三十一年,71岁的朱元璋已经病得很重,快要不行了。

宝庆公主才3岁,她还不晓得朱元璋就要去世了,就跟平常一样,老是跑去看朱元璋。看着自己这个最小的女儿那副充满稚气的模样,朱元璋不由得把宝庆公主喊到床边,拉住她的小手说:“孩子,你父皇怕是快不行,要离你而去。”

宝庆公主才三岁,可机灵得很。她听到父皇这么一说,就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咋哄都哄不好。

过了老半天,她才把哭声止住,眼里含着泪对朱元璋讲:“父皇肯定不会死的,您肯定能好起来!”

宝庆公主那时候还不知道,她就那么一句话,没想到,竟然在不经意间把她亲妈张美人的命给救下了。咋回事儿?其实,这时候的朱元璋老早就下了个决定,他打算自己死了以后,让他所有的妃子都给他殉葬!

“活人殉葬”这制度可残忍,而且历史特别悠久,早在商朝之前就有了。这制度残忍就残忍在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强迫的,都是要把活人弄死,然后跟墓主人一块儿埋到墓里去。

历史上有无数无辜女性被这项残忍的制度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朱元璋为啥要恢复殉葬制度?说到底就是政权的事儿。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又是搞改革,又是搞杀戮的,把皇权整得强到不能再强了。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死了以后,大明王朝也出现以前历史上那种后宫干政、外戚夺权的情况。所以,他就打算自己死了之后,让后宫的女人们陪着自己一块儿到另一个世界去。

可宝庆公主这一哭,都快死了的朱元璋居然难得地生出了恻隐之心。

也许是不忍心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马上就变成没妈的孤儿,朱元璋竟然破天荒饶过了宝庆公主的母亲张美人。当时其他嫔妃都得殉葬,就因为女儿的一句话,张美人活了下来,成了朱元璋后宫里唯一不用陪葬的嫔妃。

【四、】

史料里有这样的记载,朱元璋死了以后,陪着他到另一个世界去的妃嫔多达46人。正史上没写这些可怜又美貌的妃嫔死后被葬在哪儿,这事儿几百年来都是个谜。

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想弄清楚历史真相,在1998年就开始对这个问题搞考古研究了,这一研究就长达6年。

主持明孝陵考古工作的贺云翱教授透露:朱元璋孝陵的妃子、宫女墓大概有三处。一处在南京植物园里,一处在明孝陵宫墙外的西南角,还有一处在明孝陵右侧,和东陵远远地相对着,构成了“ ”的建筑格局。

专家调查了地面文物和现有遗迹的情况,再加上明孝陵近些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就推测出那些殉葬妃嫔的葬处就在明孝陵右侧。那些被逼着殉葬的妃嫔,殉葬那天先是被侍臣叫到一个院子里,吃了自己这辈子的最后一顿饭,然后就被带进一个殿堂了。

殿堂里早就摆好了一张张的小木床,殿梁上也系好了绳套。妃嫔们刚一走进殿堂,就全都放声大哭起来,可她们又怎么能反抗这种命运?

在太监们的逼迫下,这些妃嫔挨个爬上木床,把头伸进绳套里,就这么一个个没了性命。

朱元璋殉葬的嫔妃是咋死的,正史里没写。不过,明成祖朱棣死了之后,他那些嫔妃殡葬的情形,在朝鲜人写的《李朝实录》里有记载。

帝驾崩之后,有三十多个宫人要殉葬。到了该殉葬那天,先让她们在庭院里吃东西,吃完了,就一起被带到堂上。当时哭声震天,殿阁里都回荡着哭声。堂上放着小木头床,让她们站上去,再把绳子挂在上面,然后把脑袋伸进绳套里,接着把床撤掉,这些宫人就吊死了。韩氏临死的时候,回头对金黑说:(话还没说完,旁边有宦官就把床撤掉了,于是韩氏就和崔氏一起死了。这些要死的人刚被带到堂上的时候,仁宗还亲自来告别。

朱元璋死了之后,给他殉葬的场面那叫一个血腥,惨烈得很。就因为这样,就连明朝那些统治者心里都发虚,在正史里都不敢去记录这残忍到了极点的事儿。一直到朱元璋的曾孙明英宗的时候,这个殉葬制度才总算被废除了。

【五、】

朱元璋去世后,宝庆公主的命运会怎样?这可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事儿。

在中国古代,社会以男人为主导,皇权是中心,女性要是想过得好就两条道儿:一是“嫁得好”,二是“生得好”。“嫁得好”得靠脸蛋和运气,“生得好”那就得听天由命。

按理说,“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出身那叫一个高贵,让人羡慕得很。还有皇帝老爸罩着,而且大多数公主都不参与政事。只要不是赶上改朝换代的时候,这公主的人生应该过得挺幸福的。但实际上,还真不一定是这么回事儿。

公主幸福与否,这和她的品行有联系,也和皇帝有多宠爱这个女儿有关,公主生母受不受宠也有影响,公主出嫁后,驸马和婆家对她啥态度同样很关键。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公主一辈子。

所以总体来讲,公主们实际的生活,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妙。

你知道吗?就物质待遇这块儿,明朝可是有规定的。大长公主、长公主还有公主,都会被授予金册,能拿到两千石的俸禄,这待遇真的是超级丰厚。

并且有句话叫“皇帝女儿不愁嫁”嘛,公主出嫁的时候,靠着皇家的特权,也能挑那些长得帅帅的豪门贵族家的子弟来做自己的丈夫。

就像刘邦给鲁元公主挑选女婿的时候,他可是“召集了三十个年轻又长得好看的人”来做候选。不过很奇怪的是,这驸马可不是人人都想当的,哪怕是娶公主。

唐宪宗那时候,唐宪宗和宰相权德舆都特别看好翰林学士独孤郁,这独孤郁可是才貌双全。但到最后,独孤郁娶了权德舆的女儿,把唐宪宗的女儿岐阳公主给拒绝了。唐宪宗没办法,只好自我解嘲说:“权德舆得了独孤郁这个女婿,难道我还比不上他吗!”

同样的事儿唐玄宗也碰到过。唐玄宗打算把玉真公主许配给张果,结果张果说:“要是娶了公主,那平白无故就像在自己家弄出个官府来,太可怕了。”

皇帝的这份美意被拒绝了。在张果看来,要是娶了公主,就像是在家里请了尊大神来管自己,这可太吓人了!

封建社会的皇权制度和观念,让公主遭遇嫁不了如意郎君的尴尬。在古时候,公主成婚叫“降”或者“下嫁”,男方要是娶公主就叫“尚”,这就相当于高攀了。

并且公主嫁人之后,在夫家有着各种各样的特权,驸马大多没法管或者不敢管。所以历史上有不少娇生惯养、脾气乖张,放纵欲望还出轨,让丈夫戴绿帽子的公主,也有很多在婆家作威作福,把婆家闹得不得安宁的公主。

在中国历史上,公主的婚姻差不多全都是政治联姻,这里面是有政治风险的。哪怕驸马这人对名利看得很淡,不掺和政治,可那种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啥时候都有可能把驸马给牵连进去;要是公主还特别热衷政治,那驸马面临的风险就更大。

做驸马是有风险的,那肯定就有人不乐意干。南朝宋国的江教就公开给皇帝上书,不做驸马。他表示做驸马“虽然门第显赫、家族荣耀,可对我来说不是好事儿!”

娶了公主以后,驸马身边就不能有年轻又漂亮的侍女了,还得对公主言听计从,这样的驸马,不做也罢。江教都跟皇帝说了:“您要是非得逼我成婚,那我宁可出家当和尚,也不会娶公主的!”

【六、】

宝庆公主的墓志铭文有记载,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宝庆公主的生母张氏地位挺低的。就因为这个,《明史》里关于张美人的记载没多少,只晓得她生宝庆公主的时候,朱元璋都68岁了。

宝庆公主的年龄可小了,她比接了朱元璋皇位的侄子朱允炆小17岁,比后来靠武力把政权抢到手的四哥朱棣更是小了32岁。不管是朱允炆也好,朱棣也罢,对宝庆公主这个小妹妹,那都挺优待的。

“靖难之役”打完后,朱棣就当上皇帝。他想拉拢人心,对才8岁的宝庆公主这个妹妹特别照顾,把宝庆公主交给自己的正妻仁孝徐皇后亲自来抚养。

宝庆公主在徐皇后的教导下,沾染上了徐皇后不少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朱棣也因此越来越喜爱这个小妹妹了。

宝庆公主19岁的时候,朱棣给她选了个驸马,就是守南京金川门的千户赵辉。

赵辉那可是功臣的后代。他爸赵和打小就跟着朱元璋到处打仗,在战场上没了性命,后来被追封了个“千户”。赵辉成人之后,自然而然就继承了他爸拿命换来的这个职位。

在明朝的时候,“千户”这官职可不算大。通常来讲,想娶皇家的公主那是根本没门儿的。不过,赵辉却能打破这个常规。为啥?主要就是他长得超级帅。据史书上记载,他“状貌伟丽”,那可是出了名的美男子。

这个赵辉可机灵,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把南京给攻破了,他就陪着李景隆主动把金川门给打开了。这么一来,朱棣就顺着金川门顺利进了南京,他的名字也就被朱棣给记住了。

永乐12年的时候,赵辉走了桃花运,在朱棣的操持下,把宝庆公主给娶回了家,就这么成了朱棣的妹夫。《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里说,“装赍视他主倍渥,婚夕特诏皇太子送入邸。”

这就表明朱棣对自己最小的妹妹可大方了。不但给宝庆公主准备了一大笔陪嫁,还让太子朱高炽亲自送宝庆公主到赵家,跟赵辉拜堂成婚。

宝庆公主嫁给赵辉之后,赵辉一下子就当上了驸马都尉,再也不用去金川门值班。可朱棣这个大舅哥,真是看走眼了,赵辉这人虽然长得好看,但是品行方面问题可不小。

史书里记载,这个赵辉,没什么文化,还特别好色,甚至是个“性变态”(具体咋变态的,能自己去百度搜搜),根本就不懂得心疼女孩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糜烂。这么看来,公主婚后的日子肯定过得不幸福。

宝庆公主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和宣德这五个朝代,到了公元1433年的时候,她在忧郁的情绪中离世了,39岁就走完了一生。

但就寿命而言,在朱元璋的女儿里,宝庆公主的寿命仅次于她姐姐含山公主。含山公主可是经历了八朝七帝,被称为明朝的“活历史”。

宝庆公主离世之后,驸马赵辉正当中年。公主走了以后,他又活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一直到成化年间,九十岁高龄才去世。

听人说,赵辉在去世之前,都已经90岁,可还是成天在女人堆里混。他家的姬妾,居然有上百人之多。

赵辉刚去世不久,那本被世世代代的人叫做“大淫书”的《金瓶梅》就问世了。好多学者都觉得这个赵辉就是《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原型之一。

最后再补充一下。也不知道为啥,宝庆公主的生母张美人被朱元璋免了殉葬之后,她后来的事,史书上就没什么记载了。

有学者猜想,在朱棣把宝庆公主交给徐皇后抚养之前,张美人可能就已经不在人世了。到底真相是不是如此?这就得等以后有新证据才能知晓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一只可爱的钝钝

一只可爱的钝钝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