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北京落幕,“逐日行者”夺冠引关注
2025年4月19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圆满落幕。此次赛事以“智能竞技 亦马当先”为主题,全程21.0975公里,吸引了20支机器人队伍与人类选手同场竞技,最终机器人队伍“逐日行者”凭借领先优势夺冠,成功刷新人形机器人长跑耐力纪录。
一、创新赛事模式,展现尖端技术
1. 人机共跑新场景:比赛采用“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模式,机器人与人类选手的赛道虽全程通过铁马或绿化带隔离,但实现了独特的交互体验,这种模式在全球尚属首次,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赛感受。
2. 尖端技术集中展示:赛场上,各参赛队伍的机器人纷纷展示出先进技术。清华通班队的“Kuavo(夸父)”凭借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实现了秒级摔倒自复;逐日行者队通过深度强化学习优化动态平衡,在奔跑中保持稳定;灵宝机器人队则以仿生步态技术引发关注,众多技术亮点覆盖了轻量化设计、长续航动力等前沿领域。
二、科技赋能产业,推动场景应用
1. 特色奖项与奖牌设计:赛事除了设置常规的冠亚季军奖项外,还特别设立了最佳耐力奖、最佳步态奖等专项奖,完赛奖牌以“芯片”纹理和可变形机器人造型设计,巧妙呼应了亦庄作为“机器人产业高地”的定位,极具科技感和纪念意义。
2. 推动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此次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对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的一次大考,有效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向物流、救援等场景的应用延伸。北京市经信局透露,目前亦庄已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链,成功集聚了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等行业龙头企业。
专家评价,这场“人机竞速”是科技与体育的一次精彩跨界融合,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注入了全新动能,也为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