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家住了十年没花钱,现在要给儿子50万,女婿的话让我心碎
天色刚刚泛起鱼肚白,整个城市还沉浸在一片朦胧的睡意中。
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女儿家的小区,心中满是焦虑和悔恨。
16个小时的火车硬座让我筋疲力尽,但这些痛苦与内心的煎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我站在女儿家的门前,颤抖地敲门,希望能得到女儿的原谅,但久久没有回应。
长期住在女儿家生活我今年73岁,有一儿一女。
十年前,老伴去世后,我被儿子儿媳劝回老家,说他们没有时间照顾我。
其实,我知道他们是不愿意承担照顾我的责任。
我不愿回到那个冷清的老家,只好去女儿家寻求庇护。
女儿虽然对我有所不满,但始终没有拒绝我入住。
女婿性情温和,孝顺,在他的坚持下,我住进了女儿家。
这一住,就是整整十年。
这十年里,我吃女儿家的,住女儿家的,衣食住行全由他们负责,女婿对我照顾有加,我以为我的晚年生活将会一直这样安稳下去。
拆迁款转给儿子后的家庭纷争半年前,老家那座破旧的房子拆迁了,我拿到了50万元的补偿款。
儿子听说后立刻找上门来,说孙子马上要结婚,需要买房子,请求我支援。
我从小受父母的影响,觉得儿子是未来的保障,自然而然地把所有钱都给了儿子,还想着这也是在给孙子未来打算。
事情发生后,女婿很平静,但他的平静里藏着失望。
女儿却忍不住爆发了:“妈,我们养了你十年,这十年来你一分钱都没花,却把50万全给了弟弟,你有没有为我们考虑过?
”我百般辩解,说这是为了孙子好,还求她要理解我,但女儿只冷冰冰地说了一句:“妈,你走吧。
”那一刻,往日的平静生活如镜子般破裂,碎片扎得我心疼。
重男轻女的教育对家庭的影响其实,重男轻女的观念在我心中根深蒂固。
我一直秉承父母的教诲,认为只有儿子才能养老送终。
女儿出生时,我并没有为人母的喜悦,反倒担心婆家不满。
三年后儿子出生,我终于踏实了,全心全意地把精力放在儿子身上,完全忽略了女儿的存在。
女儿读完小学,我便让她辍学下地干活。
她哭着求我让她继续读书,但我冷冷地拒绝了,认为女孩读书无用。
十多年后,女儿出嫁,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我逼迫女儿嫁给村里的有钱人家,后来她闹绝食,我们才同意她嫁给自己的心上人,但仍旧从女婿那里要了一笔高额的聘礼。
这些年,儿子娶媳妇、生孩子,我和老伴把所有家当都花在了孙子身上,女儿女婿为了还聘礼过了不少苦日子。
尽管如此,我始终未曾在意,因为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和我无关。
最终的心灵救赎回到女儿家门口,我敲门、打电话,甚至求助邻居,却始终得不到回应。
半年前,小区的邻居告诉我,女儿一家在我离开后一个月就搬家了,不知去向。
那一刻,我如遭雷击,泪水夺眶而出,心中满是悔恨和绝望。
后来,终于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她冷冷地质问我:“是不是被儿子赶出来了,才想起我?
”听到这句话,我眼泪如泉涌,赶紧诉说自己的遭遇:“倩倩,妈真的走投无路了,你不能不管妈啊。
”
电话那头,女儿愤怒地控诉:“妈,为什么这么偏心?
我养了你十年,你住在我家十年分文不花,可那50万的拆迁款,你却全部给了孙子买房子!
”她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委屈和愤怒,刺痛我的心。
我试图解释,但女儿依旧不为所动:“妈,你的心里只有儿孙,从来没有我。
今后别再找我了,靠儿子去吧!
”
我瘫坐在门口,哭得声嘶力竭,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失落、悔恨充斥心头,我开始反思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
如果当初平等对待儿子和女儿,如果多为女儿考虑一点,也许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结尾:走在回去的路上,秋风瑟瑟。
我望着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灯为我而亮。
心中悔恨如潮,却无法挽回。
我明白,一直以来重男轻女的观念,让我失去了最宝贵的亲情。
如今,我孤身一人,才理解到儿女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没有谁比谁更重要。
也许,重新开始并不是没有可能。
积累的爱与伤害像树的年轮,一圈一圈,刻在心上。
我愿意用余生去弥补,去寻找那颗受伤的心,虽然知道这条路痛苦而漫长,但这是为数不多的救赎了。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珍惜手中的所有孩子,给他们公平的爱,让他们在温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长,这或许是我们这一辈人最重要的传承和教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