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中专生,跟现在985的大学生相比,是一个等级的吗

听姨说 6天前 阅读数 23 #推荐

国家77年恢复高考,88年之前的那批中专生读书肯定牛。评价要实事求是,他们读书虽然牛,但所学的知识远不如现在的本科生,更别提985毕业的高材生了,这也是事实。只能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放在现在,大多数都能考上重点大学。

从如今的社会认可度看,985远高于中师生学历。退一步说,当年考中专(包括中师)非常不容易,但无论如何中师生不是最优秀的,从考分和录取线来讲,中专里最低的就是农校和师范学校,更不必说师专以上的本科大学和重点大学了。其实恢复高考初期,那时候人们的要求,尤其是农村户口,能够考出去就行,就吃商品粮,有工作,不管大学中专,哪个能先考上就先考哪个,而不是非得上大学,相当一部分人害怕考不上大学复读,所以都先考中专。

城镇也有很多急于找工作的,那时候知青回城工作都不好找,很多安排的也是大集体。都是工人,能够考上大中专,就是国营正式工,是国家干部。再说,城市的学生也不是个个都学习好,家庭个别也有困难的。城市户口的高中毕业可以考技校,并且是和高考同时进行,只能选其一,技校也包分配。

从智商上说,当年初中第一选是中专,重点高中是二选,,那个选拔比例真比现在考985轻松太多。当年高考录取率不到10%,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每一个被录取的都相当于现在211以上。实话实说,当年农村成绩好的孩子多数先考虑中专和中师,主要是因为穷,想快就业。况且读中师是不收学费的,还有生活补助。所以说,当年的中师生大部分都是本校前十名的。谈不上学霸,但是也不是二流的学生。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需求,拿来比较有失偏颇。中师生既不要以学霸自居,也不用心犹不甘,一切都是时代使然。当代大学生也不应妄加评论,在研究生招生人数比刚刚恢复高考时的大学招生人数多、人人都可上大学的今天,真正的选拔是国考省考,以及入职之后的工作表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做好自己即可,打这些嘴巴仗,什么都证明不了。当时是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教师。当时的师范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远古时代的仓颉和现代的985没有可比性。但是启蒙者还是不能否定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听姨说

听姨说

关照女性发声,多元视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