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做这8件事前一定戴手套!不是矫情,是真的危害巨大

新住家居 6天前 阅读数 8490 #家居

很多人觉得干活戴手套就是“麻烦”“娇气”“我就干个活,至于吗?”但其实,它是保护手最简单、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

1、接触小票时,小心有毒物质趁机入手

以前我也没在意,买完东西顺手拿小票、取快递,都是习以为常的动作。直到前阵子刷到老爸测评的视频,才知道我们手上接触的这些收银小票、快递单、电影票,背后居然藏着风险。

这种纸看起来干净,摸起来也没啥感觉,但表面那个光滑的涂层里,含有双酚A——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对小孩和孕妇尤其不友好。

他们送检了几种常见热敏纸,比如外卖单、快递单、拍立得相纸、电影票等,结果有一半检测出了严重超标的双酚A,最高的甚至超了700多倍。剩下几种虽然没测出双酚A,但也含有不少双酚S,同样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影响。

而且这类物质不是说摸久了才有风险。有研究显示:只要接触热敏纸5秒钟,双酚A就可能转移到皮肤上。如果手上有汗、有油,吸收量还会翻倍。

下面这些日常动作,是不是也挺熟悉:

• 拿完小票直接吃饭• 小朋友拿快递单当画纸• 上班撕票撕一天,手干了抹护手霜继续摸

还有两个“长期接触”的小习惯,也建议避一避:

喜欢把各种小票贴在笔记本上当纪念

把超市小票贴在冰箱门上当清单,用完就划掉,虽然看着方便,但接触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风险也就越高。

2、处理海鲜时,别徒手硬上

一个真实案例:深圳一位刘先生在处理鱼时被轻轻划了一下,没在意,结果当天晚上手肿、发烧,去医院一查,是感染了“创伤弧菌”,俗称“食肉菌”。这种细菌发展极快,如果48小时内没处理好,死亡率可能高达50%。

别说杀鱼杀虾了,有些人掰个蟹壳、剥个虾背,都会被小刺扎破。一旦皮肤上有口子,再碰上海鲜里的细菌,风险就来了。

如果不小心被刺破,第一时间别硬扛:用流动水冲洗伤口,挤出液体后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之后密切观察有没有红肿、发热、持续疼痛,一旦出现就要立刻就医。

而且很多人“破了没察觉”,等手开始肿才知道出事了。最简单的办法?戴手套。不贵,但能省下很多后续麻烦。

3、加墨水的时候,戴手套别偷懒

谁用打印机,谁知道加墨水有多玄乎。一不小心就崩一手,半天洗不掉。

我曾半夜蹲在洗手池边用牙刷刷指甲缝到崩溃,刷不干净,越刷越烦。

而且墨水真不是脏那么简单。里面有染料、碳粉、有机溶剂,有的还含挥发性成分。长期接触容易引发过敏、刺痛、炎症。尤其是彩墨,一些颜料里重金属含量也不低。

戴个手套,干完扔了省事。真不是多此一举。

4、做清洁时,动手前先护手

有时候手还湿着呢,就直接去拿洁厕宝,结果染一圈蓝,怎么洗都洗不掉。

洁而亮这种强效清洁剂,刚接触几分钟没事,但用久了,皮肤屏障会被一点点耗光。脱皮、刺痛、干裂是常态,严重了连护手霜都不敢抹。

长期反复接触清洁剂,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皮肤敏感。很多人以为“干点家务手粗点没关系”,但真遇上湿疹或刺激性皮炎,就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保护手,从戴手套开始。

5、用消毒剂的时候,小心手掉皮

以前我擦桌子、擦地都要加点消毒液才安心,结果几天下来,手开始红、痛、起皮。还以为是天气干,拼命抹护手霜,抹到刺痛才反应过来,是自己用消毒剂用多了。

84、酒精这类强氧化类清洁剂,杀菌的同时,也在慢慢侵蚀你的皮肤屏障。头几天可能没事,时间一长,手直接“老十岁”。

你天天杀菌,手也天天在受伤。

6、遇到高温或尖锐物时,别用手硬刚

高温、尖锐的东西不能直接上手——这点大家都知道,但其实家里还有不少地方,也藏着伤手的风险。

刚出锅的蒸碗,用手直接去拿,结果一秒被烫出一块红,疼的兹拉乱叫。

记住了,正确的做法是用防烫手套或防烫夹去取!选防烫夹可以选带胶条的,摩擦力更大,更不容易掉。

再比如切牛油果核,有人直接刀子一劈,手一滑就直接劈进手掌。

用勺子挖不香吗,下厨真的别整那么多花活!

清地漏、抠滤网也是伤手高发区。看起来只是顺手一捞,结果一划就破。

咱就是说能用工具就别靠手,用工具是保护自己,不是矫情。

7、种花的时候,别让手先老十岁

种花这事,说起来浪漫,干起来可真废手。挖土、换盆、拔草、施肥,手上全是泥,指甲缝黑不说,皮肤还干硬粗糙,护手霜抹上去都像在刷墙。

有些植物带刺,有些会分泌刺激液体,再加上每天浇水泡着土,干裂、脱皮、敏感说来就来。

我以前种得上头,手直接“老10岁”,养个花,把自己手搭进去了。后来老老实实戴上手套才缓过来。

8、家庭维修时,别让手遭罪

刷墙、补门框、上涂料,很多人都喜欢自己动手搞,像@住友土豆丝那次补门,没戴手套,弄满手油漆,怎么洗都洗不掉,最后用稀释剂擦掉了,但对皮肤的伤害也很实在。

更靠谱的方法:橄榄油、婴儿油涂上揉一揉,再用温水洗掉,慢一点但不伤手。

@蛋橙翻出旧灯,结果电池漏液,抠完才发现手刺痛半天。

电池液是碱性腐蚀物,对皮肤刺激很大,别直接抠,用纸包住,戴手套最安全。

@咸鱼姐补个鞋,502胶水把手粘在鞋上,费了大半天功夫才弄下来。

记住胶水别硬撕,先抹护手霜软化,再泡温水,用磨甲棒慢慢磋,别心急,不然胶还没掉,手先破了。

戴手套,真的不是娇气,是避免很多“本来可以不受的伤”。别等真伤了才想起来,其实只差一副手套。

手套怎么选?

建议大家常备丁腈手套,主要是贴合手部,细碎工作也不影响手感,还防刺、耐磨、能反复使用。可以厨房、阳台、工具柜里各放一副,真用上的时候,你会感谢它在那儿。

评论列表
  •   Te Amo.  发布于 2025-04-13 05:43:04  回复该评论
    确实说的很对!一双手套可以解决好多健康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新住家居

新住家居

来一点家居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