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利亚看中国,为什么他们有吃的却还是垮台,不得不佩服毛主席
经常在关于描写毛主席时代的文章下面看到这样的评论,就是很多人认为毛主席时代搞工业建设和老百姓吃饱饭并没有什么冲突。
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也很有道理,但在某些条件下就没有道理了。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家庭处于拮据状态,就必然不能随便乱花钱,而是要节省着用,因为日常开支各种费用都要钱,靠三五千工资维持一个家庭开销压力很大。
作为这样处境的家庭,会不会,或者能不能每天去敞开肚皮吃山珍海味,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么新中国也就是一个穷家庭一样的道理,方方面面都需要钱来,而当时的新中国又哪有钱,国库里空空荡荡,全部被老蒋卷跑了。
国家工业老蒋能搬走的都搬走了,搬不走的也都炸毁破坏了。
总之留下来的就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农业,一个严重通胀的社会。像这样的国家我们该拿什么去建设?
知不知道叙利亚为什么垮台,叙利亚的由于国家的石油区和产粮区都在库尔德人手里,所以叙利亚依靠一点自己的经济人很难维持的,后来得到伊朗跟俄罗斯等国家援助,才勉强维持。
2023年叙利亚财政预算50亿美元,2024年缩减到30亿美元,所以为了能维持民众过日子搞个温饱,就紧张政府补贴大饼。
他为什么要补贴,是因为没办法了,他不是我们中国,所以最后撑不下去,又加上各个势力搞鬼,最终垮台。
而我们新中国不一样,当时可以说面临着两条路,一是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手工业,实现快速提升经济,就比如可能初期很快看到成效,让老百姓可以吃饱饭,从而改变一些表面现象。
二是偏向发展重工业,但这条路很困难,因为重工业不比轻工业那样投入不多,挣钱也快。而重工业基本都是投入多,见效慢,挣钱还没那么快,甚至有的还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就比如军工业。

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我们每个人肯定先选择第一条路,觉得先搞容易的让老百姓吃饭,然后攒点钱再来搞重工业。
这种想法是不是很有道理,是有道理,但不要忘了,在这里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新中国夹杂在苏美两个大国中间,一个想吞并,一个想颠覆,你觉得他们会给时间我们去发展壮大?
要知道去了在50年代援助我们之后后来发现我们越来越强大,他们就起了心思不援助了。而且你要知道,他们的援助可不是主动的,而是我们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争取过来的,还不是无偿的。
所以我们那时候实际上就是跟时间赛跑,越拖沓越危险,只有快点发展起来才是最安全的。
所以第一条路明显是行不通的,没有自保之力的发展又有什么用,看看今天亚非拉东南亚那些国家,在二战之后他们急于改变战后的废墟状态,马上就跟西方搞开改。
结果通过轻工业发展马上出现经济好转,他们兴高采烈,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不对劲,因为轻工业再怎么搞,没有重工业化工业去支撑,他们只能出于这样低端处理的工业产能。
就比如没有化工业,那种纺织品的染料他们就搞不出来,因为化工是染料的基础。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国家连染料都搞不了,以至于我们浙江那些染料企业把他们这个行业彻底掌控。
去看看这些国家,到现在还是贫穷和落后。
所以不要以为这条路好走,真正好走的是第二条路,偏向重工业发展,因为很多轻工产业链都是通过重工业化工业带动的。
所以第二条路怎么走就成了问题,因为这个重工业需要大量的钱啊,但新中国一穷二白,哪里有钱,而且放眼新中国大地一片赤白。没有能够生钱的产业。
而真正能够快速表现的实际上就是农业,毕竟农业产品变现快,所以当时新中国就是这么搞的,通过发展农业来支撑工业。因为农业产品可以拿出去换钱回来搞建设。
但是新中国农业产量不高,我们还要保证每个人的基本温饱,才能省下粮食去换钱。所以有些人总以为饿肚子,实际上毛主席有下达指示,把老百姓的基本温饱和国家需要的留下来,才可以把剩余的拿去换外汇。
当时为什么物资短缺,是因为我们省吃俭用,把鸡蛋猪肉茶叶等所有农产品都拿去换钱了。我们这才有钱来搞建设,又打了差不多二十年乡,这得多少钱支撑,不省吃俭用能行吗?
如果真为了吃饱肚子把东西都吃了,去哪儿换钱,再说毛主席早就指示留够社会和个人用粮,但为什么有的地方出现吃不饱,那得去问你们父母爷爷辈。

因为我父亲就告诉我们,本来你爷爷让我每个月给你一百块钱吃饭,但我为了个人利益,每个月只给你八十块钱,你是不是不够吃了。
实际上那时候大部分都是基本温饱有保障的,只有三年困难时期才出现饿肚子。
所以知道了吧,当初是没办法才以农业换工业,不然为什么周恩来和陈毅说我们的飞机大炮全是嘴里抠出来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