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新剧《乌云之上》为何遭遇滑铁卢
2025年4月3日,孙俪、罗晋领衔主演的悬疑刑侦剧《乌云之上》于爱奇艺迷雾剧场开播。该剧以女刑警韩青(孙俪饰)追查搭档失踪为主线,串联碎尸案、毒品案等多重迷局,开播前因“央视力推”“孙俪三年磨一剑”等标签备受期待。然而首播四集过后,豆瓣首页热评里差评占比超80%。网友纷纷吐槽其“剧情拖沓”“逻辑漏洞频出”“悬疑感全凭回忆拼凑”,更有甚者直言“孙俪的演技被浪费了”。
从数据来看,剧集热度与口碑形成强烈反差:开播当日平台预约量突破290万,连续三天登顶热度榜,但评分却持续下滑。争议的焦点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
1. 叙事节奏崩塌:前四集用大量回忆填充主线,案件推进缓慢,观众吐槽“用1.5倍速看仍觉无聊”;
2. 逻辑漏洞屡现:碎尸案里“等边三角形抛尸”的设定遭诟病,被指牵强;加油站绑架情节中竟出现服务区级别洗手间等穿帮细节。
3. 演员表现两极:孙俪被指“全程苦瓜脸”,新人演员丁冠森因“表情僵硬”遭群嘲,唯独李小冉饰演的反派因“白切黑”演技获赞。
硬伤一:剧本“注水”成通病,悬疑剧变“催眠剧”
《乌云之上》本可凭借女性刑警视角打造新意,却陷入国产剧“高开低走”魔咒。编剧为延长集数,插入大量男女主回忆片段,导致主线案件推进如“挤牙膏”。有观众统计,仅前四集便有13段闪回,甚至还出现“查案5分钟,恋爱回忆10分钟”这种荒诞场景。更致命的是,凶手身份在第四集便“自曝”,悬疑感荡然无存。这种“把观众当傻子”的创作态度,让迷雾剧场“精品短剧”的招牌蒙尘。
硬伤二:演员与角色“水土不服”,演技滤镜失效
孙俪此次挑战女警角色可谓“吃力不讨好”。尽管雨中查案、生理期忍痛办案等细节设计用心,但过于刻意的“冷面”表演让角色失去鲜活感。当她穿着紧身皮衣、踩着长靴追凶时,观众戏称“这身行头更适合走秀而非查案”。再看李小冉,仅靠眼神的转换,就将从温柔姐姐到幕后黑手的转变演绎得入木三分,这足以证明优秀的演员能让套路化的角色“焕发生机”。这种对比恰恰将行业痛点暴露无遗:资本过度倚仗“流量演员”,却对角色适配度置若罔闻。
硬伤三:资本博弈挤压创作空间
细究剧集质量下滑的根源,资本干预实难脱责。该剧出品方稻草熊影业和孙俪丈夫邓超的橙子传媒存在利益关联,被指“借顶流明星为自家公司铺路”。而“火箭式排播”(6天播完全集)更暴露平台“赚快钱”心态——用孙俪、罗晋的知名度收割流量,却不愿打磨剧本品质。这种“重营销轻内容”的模式,正是国产剧“口碑翻车”的典型病灶。
《乌云之上》引发争议,实非偶然之事。当一部集结顶级演员、央视力推的剧集仍被批“不及格”,说明观众早已厌倦“假大空”的悬浮创作。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如《沙尘暴》般扎根现实、尊重逻辑的作品,而非靠明星光环堆砌的“伪悬疑”。毕竟,再华丽的资本棋局,也抵不过一句真诚的“剧本为王”。
今日互动:你认为《乌云之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剧本硬伤、演员表现,还是资本裹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