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来了也没用,菲失业率创新高
据环球网消息,菲律宾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数据显示,该国今年1月失业率攀升至4.3%,相比2024年12月大幅增加1.2个百分点,创下6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一数据的变化,犹如一记警钟,为菲律宾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态势敲响了警讯,也让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面临着棘手的难题。
此前,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菲律宾失业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在12月曾降至3.1%的近半年最低水平。但1月形势急转直下,失业人数环比增加53万,总数达到216万。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称,这主要是经济活动季节性调整所致。每年圣诞季,菲律宾会出现大量临时性工作岗位,节后需求下降,这部分劳动力便选择回归校园或家庭。
马科斯(资料图)
可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的问题远不止季节性调整这么简单。一直以来,菲律宾的经济结构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其产业结构十分单一,主要以服务业为主。据数据所示,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达到2987万,占总就业人数的61.6%。而农业和工业发展滞后,分别仅占总就业人数的21.1%和17.2%。这种过度依赖服务业的经济结构,使得菲律宾的就业市场稳定性极差,一旦服务业受到冲击,整体就业形势便会急转直下。
近年来,菲律宾在外交和军事方面频频动作,试图通过与外部势力勾结,在南海问题上谋取不正当利益。特别是在马科斯上台之后,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不断升级,妄图侵占中国的岛礁,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面对菲律宾的无理挑衅,中国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克制,通过外交途径多次严正交涉,希望菲方能够回归理性,回到通过对话妥处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来。然而,菲律宾却对中方的善意置若罔闻,不仅没有收敛其挑衅行为,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制造摩擦和冲突。
马科斯(资料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方也不再忍耐,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在经济领域,中方对菲律宾的一些合作项目进行了调整。其中,苏比克-克拉克铁路等多个重大基建项目的暂停,对菲律宾的就业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些项目的停摆,使得大量相关岗位消失,许多工人失去了工作。
要知道,这些基建项目本是菲律宾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要引擎。就拿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来说,它规划在菲律宾最大岛屿吕宋岛的中部地区,连接苏比克湾自由港区与克拉克国际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预计与菲律宾北线铁路衔接,旨在促进多个城市之间的连通性,是菲律宾“旗舰”基建计划“吕宋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一旦建成,不仅能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无论是建筑施工阶段,还是建成后的运营阶段,都能为菲律宾民众提供众多工作机会。可如今,随着中方的退出,这些美好的愿景都化为了泡影。
菲律宾把希望寄托在美国和日本身上,试图让他们接手这些项目的资金投入。然而,美国向来以自身利益优先,国内面临着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巨额债务、财政压力等,在对外投资方面一直十分谨慎,对菲律宾的承诺往往只是口头说说,难以真正付诸实践。而日本,虽然经济实力较强,但在对菲律宾的投资上,也有着自己的算盘。据了解,日本承诺的铁路贷款年利率比中方高出2.3个百分点,如此高的成本,菲律宾能否承受得起还是个未知数。而且,日本在基建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质量上,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的失业率飙升,不仅对其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菲律宾国内的贫困问题进一步加剧,许多家庭陷入了生活困境。面对这些问题,菲律宾政府却似乎束手无策,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马科斯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获得外部势力的支持,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不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反而让菲律宾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如今,菲律宾的失业率创下新高,经济发展受阻,而美国在此时也未能伸出援手,马科斯政府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只有回归理性,停止在南海的挑衅行为,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才是菲律宾摆脱困境的正确道路。否则,菲律宾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面临更多的危机和挑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