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北京一警察病逝,追悼会上众人惊讶:他是毛主席的贴身卫士?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2周前 (04-08) 阅读数 1381 #推荐
文章标签 追悼会

1982年1月19日一大早,北京的一位公安干警因病去世了。

这位警察名叫赵鹤桐,因为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太过劳累引发了急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没能醒来,享年52岁。

那天,赵鹤桐的追思会在殡仪馆举办,他生前的上司、伙伴和朋友们都赶了过来,和他做了最后的道别。

在追悼会上,北京市的领导感到意外,看到来参加的人里居然有好几位特别的人物,包括毛主席的小闺女李讷、大闺女李敏的爱人孔令华、毛主席的贴身保镖李银桥、卫士李连成和田云毓,还有毛主席的专车司机周西林、周总理的警卫员成元功,以及一些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工作人员。

直到这个时候,北京市的头儿和同事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和他们一起工作了20多年的这位老警察,是毛主席身边最亲近的保卫人员。

赵鹤桐在领导和同事看来十分谦逊,他从没跟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背景和过往,也绝不会拿这些当筹码,跟组织提要求、要好处。

这一切都是毛主席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我们,所带来的结果。

这篇文章,咱们一起来重温毛主席和他的贴身卫士赵鹤桐之间那些让人动容的故事,感受这位伟大领袖的亲切随和,以及他对身边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

1930年,赵鹤桐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呱呱坠地。

赵鹤桐家里穷,一天学也没上过。到了17岁,他选择去参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四野战军的一个警卫团里当通讯员。

赵鹤桐虽然不认得字,但性格稳重又机灵,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多次立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1949年年初的时候,赵鹤桐正要跟着队伍往南走,结果被上级领导叫去聊了聊天。

赵鹤桐,组织这儿有个挺重要的活儿得你去干。

“有啥要紧事儿?”赵鹤桐当了这么多年通讯员,没少接过“大活儿”。

上面决定让你去给毛主席做警卫员,主要就是保护他,还有负责他平时的工作和生活起居。

啥?要给毛主席当卫士?我没听错吧?赵鹤桐一脸不敢置信,这不会是开玩笑吧?

瞧着领导那张板着的脸,赵鹤桐心里明白,这事儿是动真格的,绝非儿戏。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鹤桐心里五味杂陈,既兴奋又有点慌张。

过了几天,上头领导带着赵鹤桐去毛主席那儿登记。一进门,赵鹤桐瞧见毛主席正坐在沙发上读报,心里一下子慌了神,呆呆地站在那儿不知咋办好。

这时候,毛主席瞧见赵鹤桐到了,马上把报纸一放,站起来迎了上去,主动伸出手跟赵鹤桐握了握,和蔼地问道:“小家伙,想不想来我这儿干活儿啊?”

握着毛主席热乎乎的手,瞧着毛主席和蔼的脸庞,听着毛主席贴心的话语,赵鹤桐这才确信,眼前这位就是真正的毛主席,千真万确。

赵鹤桐赶紧应道:“好,好,就是……”

“就是吧……”毛主席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笑着问道:“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工作对吧?”

赵鹤桐只得实话实说:“对。”

毛主席说:“你连辽沈、平津这两场大战都经历过了,都没在怕的,现在就更不用害怕啦!”

赵鹤桐笑了笑,有点害羞地说:“给毛主席做事,跟在前线打仗可真不一样。”

毛主席笑了笑说:“有啥不一样呢?你在战场上打仗,那是在为人民出力,给我做卫士,不也一样是在为人民做事嘛。你服务我,我服务人民,对不对?”

听了毛主席的话后,赵鹤桐一下子明白了,大声回应道:“没错!”

毛主席接着说:“咱们给老百姓办事,得全心全意,实实在在,一丝不苟。有了这股子劲儿,啥任务都能漂亮地完成。小家伙,你觉得呢?”

没错,主席,您说的话我都记在心里了。” 瞧着毛主席那么平易近人,耐心地给自己讲解,赵鹤桐紧张的心情全没了。

赵鹤桐把和毛主席初次见面时说的那些话,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久了,赵鹤桐慢慢感受到毛主席独特的人格吸引力。他虽然身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但一直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有一天,赵鹤桐给毛主席端水去,毛主席站起身,仔细瞧了瞧赵鹤桐,冷不丁地说:“哎,让我穿穿你的鞋试试。”

赵鹤桐无奈之下,只得把自己的新布鞋脱下来,请毛主席试试看合不合脚。

毛主席一试,鞋子正合脚,他开心地笑道:“嘿,咱俩的脚码子一样,你这双新鞋我穿起来挺舒坦,不如就归我啦!”

赵鹤桐答道:“行,主席您来穿吧。”话音未落,他便转身准备走了。

没想到,毛主席喊住了他,然后从身边拿出一双崭新的布鞋,笑着说:“你把你的新鞋给我,我这双旧的就归你啦!”

赵鹤桐连忙摇手说不必了,可毛主席硬要他收下,没办法,他只好接了过来。

回到家后,赵鹤桐这才琢磨过来,心想:我的脚和毛主席的脚一样大,鞋子穿着都挺合适,那主席为啥要跟我换鞋呢?

他盯着毛主席送给自己的这双新鞋子,发现鞋子做得非常精细,用的是很贵的礼服面料。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毛主席不穿这双鞋并不是因为不合脚,而是因为他一向简朴,觉得这双鞋太豪华了,所以宁愿跟自己换鞋,也不想穿上这双新鞋子。

赵鹤桐琢磨着:毛主席都不穿这么好的鞋子,我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穿这双崭新的高级鞋。所以,他自个儿去找了,把新鞋交了回去。

赵鹤桐记得最清楚的是,毛主席不光生活简朴,还特别和蔼可亲。

1953年9月13号,赵鹤桐和他的女朋友王瑞珍在中南海碰面了,结果刚好撞见毛主席带着李敏和李讷在散步。毛主席老远就看见他们俩,还朝他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过去呢。

当两人靠近时,毛主席率先向王瑞珍伸出了手。王瑞珍这是头一回见到毛主席,心里激动得不行,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眼眶里满是幸福的泪光。

毛主席热情地叫上王瑞珍一起去划船,让她特别激动的是,毛主席竟然和她坐在同一条船上,还亲手帮她划船呢!这样的事儿,能碰到的人可不多啊!

毛主席和王瑞珍聊了好一阵子,说他觉得赵鹤桐干得很不错。接着,他又问了王瑞珍多大年纪,家里有啥情况,工作和学习咋样,鼓励她遇到困难别退缩,要努力学习,等学好了本事好去为大家服务。

王瑞珍点了点头,很肯定地说:“毛主席,您的话我记心里了,回去就按照主席说的去做。”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四五个小时就没了,王瑞珍感觉在毛主席这儿待得太久了,就想说再见,可没想到毛主席早就准备好了晚饭,要请他们一起吃。

吃饭那会儿,赵鹤桐和王瑞珍站起身,端着酒杯向毛主席表达祝福,希望毛主席身体棒棒的。可毛主席却笑着摇摇头,说道:“今天应该是我给你们敬酒才对,你跟我讲了好多老百姓的真实情况,真的很感谢你!”

讲完后,平时不怎么喝酒的毛主席开心地抿了一小口酒。

1953年9月13日那天,王瑞珍一辈子都忘不了,毛主席讲的每一句话,她都深深记在心里,成了她一辈子的宝贵教导,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对赵鹤桐来说,毛主席不仅和蔼可亲,还特别关照身边的工作人员。不管是生活上的事儿,还是工作和学习,毛主席都对赵鹤桐十分上心。

赵鹤桐以前一个字都不认识,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写信就更别提了。后来,多亏了毛主席亲自教他怎么写名字和家里的地址,再加上毛主席的关怀和周围同志的帮忙,赵鹤桐这才勉勉强强给家里写了一封简短的家书。

1953年10月,毛主席让赵鹤桐去人大工农速成中学,也就是现在的人大附中上学。在分别的时候,毛主席给了他3点叮嘱,其中让赵鹤桐最觉得暖心的是第三点——“放假的时候记得回家来看看我。”

别忘了常回家瞅瞅,我这儿随时都是你的港湾,可别把我抛在脑后啦。毛主席说得真切。

有了毛主席的鼓励,赵鹤桐学习特别用功,成绩一直都不错,保持在中等偏上。

1954年3月份,中办警卫局的负责人突然找赵鹤桐聊天,说想让他回到毛主席身旁工作。

赵鹤桐心里犯嘀咕,便去找王瑞珍商量。王瑞珍立马表态:“我完全赞成你回去给毛主席工作,主席那儿的事儿,再微不足道也是顶重要的,咱们自己的事再大也得靠边站。身为共产党员,咱们的个人得失得为大局让路。”

赵鹤桐心里有点忐忑,怕一回去,他俩的恋情就没戏了。

王瑞珍瞧出了赵鹤桐的顾虑,直截了当地说:“以前主席跟我说过,他对你的工作挺满意的。要是这次回去,你还能让老人家满意,那咱俩的关系就算定下来了。”

赵鹤桐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放了下来,他也成功地回到了毛主席的身旁。

毛主席瞧见赵鹤桐,诧异地说道:“我不是安排你去上学了嘛?咋这么快就回来了呢?”

赵鹤桐说:“我离开后,听说主席这里遇到了不少麻烦,因此我就又回来了。”

毛主席想得很周到,他说:“一直在我这儿工作,可能会耽误你的未来,你还是去上学更好些。”

赵鹤桐真心实意地说:“我还愿意给主席干活。”

没想到毛主席心里还是有担忧,他的担忧跟赵鹤桐完全一样:“你女朋友还在上中学,你却已经放弃学业回来了。等到她中学毕业考上大学,你们之间的差距就大了,到时候她还会不会接受你呢?”

“主席,您别担心啦!是她鼓励我回来干活的,她说只要我回来后的工作能让您满意,她就愿意嫁给我。”赵鹤桐讲道。

听到这句话,毛主席心里的重担卸了下来,开心地咧嘴笑了。

赵鹤桐心里特别暖和,毛主席每天忙那么多大事,竟然还惦记着他谈恋爱的事儿,就像老爸关心自家孩子那样,这让他怎能不深深感动呢?

去年我送你去上学时,心里真是舍不得,你走后家里确实乱了不少,让我挺闹心的。但我可没让人把你叫回来。现在既然你回来了,我很高兴地欢迎你。毛主席笑着说。

但是,要是你以后还想继续读书,我还会送你去学校的。

毛主席是个言出必行的人。1955年9月,他又一次送赵鹤桐去上学。这回,赵鹤桐中学念完了,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变得更忙了。

1956年4月的某一天,赵鹤桐意外地收到了汪东兴寄来的一封信,信里邀请他五一假期回家乡聚聚。没过几天,赵鹤桐就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毛主席。

“你给汪东兴让写的信,收到了没?”毛主席问道。

“我收到了。”

“这么久时间了,我没请你,你也没来,是不是已经把我抛到脑后啦?”毛主席接着说道。

赵鹤桐看毛主席好像有点不高兴,赶紧摆手说:“不是的,不是的。”

毛主席接着继续问了好几个问题。

没在啊?咋不回来瞅瞅我呢!你念书那会儿,我老跟你说,要把我这儿当自个儿家,多回来看看……可我就想让你回来见见我,咋就这么不容易呢?你今天得给我个明白话。

“毛主席对我很好,我心里清楚得很,毛主席的恩情我永远记在心里,只是……”赵鹤桐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就是因为我底子薄弱,学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所以才没能回来探望主席。”

毛主席的眼神可真锐利,一眼就看穿了赵鹤桐在敷衍,他直勾勾地盯着赵鹤桐说:“你今天说话吞吞吐吐的,肯定有啥原因,得跟我老老实实交代清楚。”

赵鹤桐实在顶不住了,只能实话实说。

其实,赵鹤桐心里一直挂念着毛主席。就在几个月前的一个周末,他特意回来想探望毛主席,可不巧被中南海的门卫给拦下了,门卫告诉他“毛主席今天不见客”。赵鹤桐没办法进去,只能无奈地回到学校。他心里明白毛主席非常忙,从那以后就没再来添乱了。

毛主席弄清楚事情经过后,叹了口气说:“我让你回来看看我,是把你当家里人,不是请你来做客。我一直没把你当外人。我常念叨着想见你,警卫局也知道这事儿,但他们没经过我同意就把你拦住了,这样做对你不好,对我也不好。我得说说他们。”

赵鹤桐连忙拦住毛主席,毛主席说道:“这次就先这样吧。以后放假的时候,你可得记得回来看看我,要是还有人阻拦你,我可得好好说说他们。你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瞧见毛主席的脸色由阴转晴,赵鹤桐悬着的心这才踏实下来。毛主席和蔼地询问起他的学习和生活咋样,还留他一块儿吃了晚饭,一遍遍嘱咐赵鹤桐得把身体养好。

离别之际,毛主席又一次恳切地说:“别忘了多回来瞧瞧我。”

赵鹤桐行了个礼,大声说道:“主席,我一定会做到的!”

看到这一幕,作者被毛主席对赵鹤桐的关怀深深打动。哪有国家的领导人会对身边的卫士如此上心,感情这么深的呢?也就只有毛主席会这样了!

但要是赵鹤桐做了违背原则的事情,毛主席同样会直接指出他的错误,毫不留情面。

1959年的某一天,赵鹤桐意外接到了来自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电话,说想请他回中南海看看。

回到家后,赵鹤桐才明白那时候国家正碰到难关,毛主席为了和老百姓一起过苦日子,连一口肉都不肯吃。警卫局的同事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一次次地劝他多少吃点肉,可都没成功。最后,他们只好把赵鹤桐请回来,让他也来劝劝毛主席。

赵鹤桐心里挂念着毛主席的身体,接到任务后,他立刻就去探望毛主席了。

毛主席一见到赵鹤桐,心里挺乐呵,还以为他是特地回来看自己的。可一听赵鹤桐说是回来劝他吃肉,立马就严肃起来,把赵鹤桐好好训了一顿,强调说一定要和老百姓一起过苦日子。

就在这个时候,警卫员给毛主席端来了一杯鲜榨果汁。

毛主席看到有人走进来,便不再批评了,脸色也好了些,他指了指桌上的果汁说:“我知道你们是心疼我,特意来劝我的。但你们自己也没吃饱啊,这杯果汁你喝了吧!”

这是专门给毛主席准备的营养品,可赵鹤桐就是不肯喝。毛主席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严厉了,他说:“不听主席话,可算不上好战士。现在我命令你,必须喝下去!”

赵鹤桐没办法,只好听话地把那杯果汁喝了。这次回来,本想劝毛主席吃点肉,结果却把主席唯一的一杯果汁给喝了,赵鹤桐心里别提多后悔了。

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一点肉都不吃,和老百姓一起过苦日子,却还把自己仅有的一杯果汁让给警卫员喝。他心里时刻装着大家,就是唯独没想到自己。

虽然赵鹤桐后来没再在毛主席身边做事,但他对毛主席的感情一点没少,反倒是离开毛主席的时间越长,心里就越挂念他,越想念毛主席那了不起的人格魅力。

1960年,赵鹤桐人大毕业以后,就被安排到北京市去上班了。

为了保密,赵鹤桐从没跟领导和同事们说过自己给毛主席工作过的事情。他一直记得毛主席的话,做人低调,工作勤快,满心想着为人民服务。同事们都知道老赵当过兵,平时干活靠谱,但不知道他其实是毛主席身边最亲近的保卫人员。

1976年9月9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离开了我们。

听到这个坏消息,全国老百姓都伤心得不得了,赵鹤桐更是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眼泪不停地流,眼睛都哭肿了。接连好几天,他吃不下东西,也睡不着觉,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对他来说,毛主席不光是领导,更像是好老师、家里人、老长辈。没有毛主席的关怀,赵鹤桐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成长和进步,他们一家子也过不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毛主席离开后,每到他的忌日和生日,赵鹤桐每年都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缅怀,这已经成了他不变的“习惯”。在家人面前,赵鹤桐毫不隐藏自己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以前我在毛主席身边做事,每天都能见到他,心里就想着怎么把工作和生活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让毛主席舒心。不在毛主席身边后,我常常想起和他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还有他那温暖人心的话,这让我更加觉得毛主席真是太伟大了,心里不由得充满了敬意。时间一长,我对毛主席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了。

1982年1月10号,天安门广场出了件大事,当时正在上班的赵鹤桐一听到消息,立马就和同事们赶到那里去处理,他们一连忙活了好几十个小时。

1月19日一大早,赵鹤桐因为太累了,突发急病,不幸离世,终年52岁。直到举行葬礼时,他的同事们才晓得,他以前竟然是毛主席的随身警卫。

毛主席和赵鹤桐虽然都已经不在了,但他们之间的温馨故事还被人们传颂着。赵鹤桐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那段时光,其实就像很多在毛主席身边服务过的人一样。他们每个人都得到过毛主席的关怀,这份恩情,他们一辈子都铭记在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