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乌之间的谈判几乎破裂,特朗普的大牛皮,已经变成大笑话

瞩望云霄 1周前 (04-08) 阅读数 25 #军事

2025年3月31日,俄美乌三方围绕乌克兰战争的谈判正滑向破裂边缘,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大吹大擂的外交“神技”如今成了国际笑柄。 他近期罕见对俄罗斯发出警告,扬言对俄石油出口实施二级关税,并威胁切断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与美国的贸易往来,包括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大买家。 然而,这张“关税牌”非但未能扭转局势,反而暴露了美国外交的混乱与无力。 与此同时,美乌之间的矿产协议谈判也彻底崩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断然拒绝签字,让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再遭重击。 俄美乌谈判偏离轨道,后续局势将如何演变?答案或许比特朗普的牛皮还要离奇。

特朗普曾信誓旦旦要在俄乌冲突中扮演“和平缔造者”,但现实却狠狠打脸。他抱怨俄罗斯拖延全面停火谈判,并威胁对俄实施能源制裁,试图通过经济杠杆迫使普京就范。然而,2024年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总额高达5824亿美元,与印度的双边贸易额也达1197.1亿美元,特朗普若真对这两个俄油大买家挥舞关税大棒,后果可能是自断臂膀——美国经济恐慌加剧,股市动荡加重,而俄罗斯未必会屈服。普京不仅不为所动,还在军事上加码,俄军从库尔斯克到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甚至觊觎敖德萨,摆出“以战促谈”的架势。

与此同时,特朗普试图将乌克兰的责任甩给欧洲,转而聚焦中东和太平洋。然而,欧洲内部对是否接盘乌克兰分歧严重。英法提出向乌克兰派遣空军和海军的设想,但面对俄罗斯的强大防空系统和黑海威胁,这一计划风险极高,且波兰等关键国家态度冷淡。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让欧洲填补美国撤出的空白——看似遥不可及。

战场上,乌克兰军队被CNN形容为“处于劣势”,在多个地区苦守阵地,唯独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地区取得局部进展。乌军袭击别尔哥罗德,试图牵制俄军并为可能的“以地换地”谈判争取筹码,甚至一度觊觎库尔斯克核电站以反制俄对乌能源设施的打击。然而,俄军迅速反扑,乌军在库尔斯克几乎全线撤退,俄军甚至越境进入乌克兰苏梅地区。别尔哥罗德战局虽未定,但乌克兰的突击能否持久,仍是未知数。

俄罗斯则在谈判前全力巩固军事优势。普京明确目标:占领第聂伯河以东地区,将乌克兰政府转变为亲俄政权,并将北约彻底挤出乌克兰。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制裁威胁显得苍白无力——俄罗斯经济虽受损,但远未到崩溃边缘,而其军事机器仍在高效运转。

华盛顿如今面临艰难抉择。若谈判彻底破裂,特朗普政府是继续对俄施压,还是彻底撒手,将乌克兰交给欧洲?制裁或许能给俄罗斯添堵,但改变不了战场态势,反而可能拖累美国自身经济。至于欧洲,英法若真在乌克兰西部部署力量,不仅需要波兰支持,还得面对俄罗斯的反击风险——从攻击集结区到威胁北约边境国家,普京绝不会手软。欧洲缺乏足够兵力和武器储备,所谓的“安全保证”更像是一场豪赌。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外交重心已转向遏制中国。若五角大楼计划属实,华盛顿可能宁愿牺牲乌克兰,也不愿在俄乌问题上耗费更多资源。特朗普曾梦想与俄罗斯达成大交易以孤立中国,如今看来,这不过是又一个破灭的牛皮。

俄美乌谈判的破裂让中东欧局势更加扑朔迷离。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若落实,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却未必能逼普京低头;乌克兰若失守东部,基辅政权岌岌可危;欧洲若贸然介入,可能点燃更大冲突。唯一确定的,是特朗普自诩的外交天才已成笑话。后续发展,或许取决于普京的耐心、欧洲的决心,以及华盛顿能否从外交迷雾中找到出路。但就目前来看,这场博弈的赢家,恐怕不是那位爱吹牛的美国总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瞩望云霄

瞩望云霄

高制作标准,为用户呈现视觉盛宴!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