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排名有变动!宁波大学第三位置失守,温州肯恩火箭式上升

百家论怎么学 3天前 阅读数 884 #教育

高校排名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次大检阅,虽然评价标准不一定很客观,但也是很多人考学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浙大、浙工大省内前两名保持稳定,无可撼动

根据软科近几年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排在浙江省内前两名的高校一直都比较稳定,那就是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巨无霸”985高校,浙江高校的“领头羊”,综合实力非常强劲,常年位居全国第一、省内第一的位置,在全国的排名仅次于清华和北大。

浙江大学形成了稳定的综合实力,基本上已经处于金字塔的位置,既不会明显下降,也很难有大的突破了。不过浙江大学以一己之力,与省内其他高校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浙江工业大学虽然不是双一流院校,但该校是冲击“双一流”的种子号选手,综合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百强,而且还在稳步提升,今年已经上升至全国第62位。

浙江工业大学虽然与浙江大学拉开了将近60名的差距,但作为非双一流院校,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软科发布的信息显示,浙江工业大学今年在全国的非双一流院校中处于“领跑”的位置。

宁波大学省内“老三”位置失守

相比之下,浙江高校“老三”位置经常易主,第三名曾被宁波诺丁汉大学拿过,也被温州医科大学拿过,但次数最多的还是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是浙江省属双一流院校,在2023年和2024年的排名中,宁波大学就一直位居省内第三,然而2025年宁波大学“老三”位置失守,虽然全国排名没有变动,仍是第78位,但省内排名被宁波诺丁汉大学强势反超。

宁波诺丁汉大学属于合作性质的高校,该校的排名波动非常大,可以用“上窜下跳”来形容,该校在2021年曾经闯入全国前百强,但好景不长,此后三年一直掉落在100名开外,2025年再次逆袭,由去年的第113名上升至今年的第76位。

温州医科大学反超浙江师大,杭电处在前百强危险边缘

浙江高校进入全国前百强的高校还有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3所高校虽然都不是双一流,但已经连续好几年都跻身前百强方阵,只不过每年在全国和省内的位置有略微浮动。

像省内第四、第五、第六的位置也经常变动,但基本锁定在温医大、浙师大和杭电之间。

像浙江师范大学去年该校位列全国第88位,而今年退至第92位,被温州医科大学反超,温州医科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上升至第80位。

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曾在2023年的排名超过了温州医科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但近两年一直成为了浙江高校全国前百强的“守门员”,该校处在全国前百强的边缘,如果稍不努力,就会跌落榜单。

温州肯恩大学异军突起,两年疯狂上升超200个位次

在进入全国前200强的高校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高校有3所,除了宁波诺丁汉大学以外,另外两所是浙江工商大学和温州肯恩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去年在全国的参考排名还是第135位,而今年一下子涨了31个位次,位列第101位,强势反超温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距离全国前百强仅一步之遥。这种跨越式的进步,无疑彰显了该校在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显著提升。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就是温州肯恩大学,该校和宁波诺丁汉大学一样都属于合作性质,它的发展速度似乎是坐上了“火箭”,两年上涨了200多个位次。2023年还是第369位,2024年来到第249位,2025年更是来到第151位。

温州肯恩大学如此疯狂的上升速度,简直令人不可置信。难道在过去的一两年内,学校出现了什么样的惊人之举?是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还是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亦或是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策略?这一系列的疑问,都使得人们对这所学校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快速的发展也反映了当前教育领域对于国际化、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的积极探索和追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合作办学模式为高校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机遇,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评论列表
  •   用户10xxx14  发布于 2025-04-18 02:11:53  回复该评论
    除了浙江大学,其他浙江高校都没有211加身,排名起来很虚,不能服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百家论怎么学

百家论怎么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