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执政百天,多重杠杆效应引爆美国出口危机!
4月9日报道,受美国计划对进港中国关联船舶征收高额“服务费”以及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影响,亚洲买家正减少采购美国农产品。这些政策正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并导致美国农产品需求萎缩。"全球超半数船队对美国却步,亚洲买家避开美农产品。"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24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击了美国农作物和肉类的海外需求。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数量锐减,并缩减了在2025年进口美国猪肉的计划。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4月26日报道,贸易战开始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大豆和猪肉等主要大宗商品出口正大幅减少。根据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外销局近日公布的数据,4月11日至17日当周,大豆净销售额环比下降50%,较四周平均水平下降25%。数据还显示,猪肉净销售额环比下降72%,较四周平均水平下降82%。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46.7万吨猪肉和猪副产品,其中猪副产品达32.1万吨。猪副产品在美国餐厅难得一见,但在中国却是美味佳肴。
美国总统特朗普定于4月29日在密歇根州举行集会,庆祝执政100天。
【优顶特快评】
特朗普向全世界发起的关税战对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加征的天价关税,事实上已经关闭了中美贸易的大门。
特朗普原本以为,对中国加征关税、引发中国反制,只会影响到美国对中国一个国家的出口。
但优顶特研究院发现:特朗普“新政”的影响已经被杠杆效应显著放大,溢出了中美双边贸易范畴;美方被其“新政”反噬的烈度超出预期!

至少有如下几重杠杆效应:
第一重杠杆效应:“物流”乱拳
除了对货物加征关税以外,美国以重振本国造船业的名义,向中国船舶征收天价“港口费”,试图逼迫出口商转向非中国船舶。
然而此举只会推高运费成本,全球航运业都非常依赖中国船舶,一旦针对中国制造收取“港口费”,所有航运企业都要受到影响,并进一步削弱各国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评论称,美方措施充分暴露出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本质,是典型的非市场做法,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色彩,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
这种物流杠杆效应,使得"全球超半数船队对美国却步,亚洲买家避开美农产品"。
第二重杠杆效应:“不确定性”
美国实施的单边关税措施在美国农产品出口领域引发了重大危机,其核心破坏力在于政策反复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
尽管美国对多数贸易伙伴给予90天关税暂缓期,但这种“缓刑”反而加剧了全球买家的焦虑,各国进口商无法确信三个月后是否将承受额外关税,更担忧后续出现新的政策变数。
与中国之间的关税战,将直接导致两国贸易额下降清零;而美国与他国之间的这种关税不确定性,同样也将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萎缩。
这种杠杆效应,加重了其他国家的“下单犹豫”。
第三重杠杆效应:“副产品”
作为美国出口农产品的主要品种之一,肉类产品出口深受“新政”之苦。
作为全球主要猪肉生产国,美国原本得益于分工明确、全球共享的肉类出口体系:猪肉、鸡肉产品在本国以及欧美消化,而猪内脏、鸡爪等副产品则卖到中国的庞大市场,可谓皆大欢喜。
但贸易战直接切断了延续多年的贸易通道,清零了各种肉类产品和肉副产品。
而美国输华肉副产品贸易的中断,不只是影响副产品本身,还通过杠杆影响整个肉类产业链:
由于其他国家对副产品的需求极为有限,一旦输华之路受阻,美国肉类企业面临两难抉择,要么维持现有屠宰规模,但副产品将持续堆积;要么缩减产能、控制副产品产出,但这也会导致其他产品产量减少、出口萎缩。
这种杠杆的放大效应多大?
以一头猪副产品重量占猪肉及猪副产品总重的25%计,则是4倍的杠杆;
以一只鸡的两只鸡爪70克占鸡总重2kg的3.5%计,则是28.5倍的杠杆!
其实,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猪肉,只占其出口总量的15%、向中国出口的鸡肉,只占其出口总量的1.9%;但正是由于以上杠杆效应的存在,造成了“猪肉净销售额环比下降72%,较四周平均水平下降82%”。
以上分析的是农产品。但道理是相通的。美国的“新政”同样也会对其他产品出口产生杠杆效应,同样会放大被“新政”反噬的后果。
来源:商务部、参考消息、观察者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