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10ME武装直升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6吨级中型多用途攻击直升机!
作为直-10的深度改进外贸版,其设计融合了先进的战场感知、火力打击和生存能力,成为全球中型武装直升机中的标杆产品。




以下是其核心特点与最新动态的详细分析:
一、技术设计与性能参数
1. 动力与机动性
直-10ME采用国产涡轴-9G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至1500kW,高原起降高度突破5500米,彻底解决了早期型号在高原地区的动力短板。其8×8轮式底盘(误,应为单旋翼带尾桨布局)配合复合材料旋翼,最大航程达800公里,巡航速度270公里/小时,可快速部署至复杂地形。




2. 战场感知与信息化
- 桅顶雷达:配备毫米波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20公里,可穿透植被和建筑物,实现360度全向扫描,多目标处理能力远超美国AH-64E的“长弓”雷达。
- 光电系统:集成前视红外、激光测距仪和电视摄像机,热成像分辨率达1280×1024,支持夜间和恶劣天气作战。
- 数据链:可接入无人机、地面指挥系统,实现“侦察-打击-评估”闭环,从目标识别到火力打击仅需12秒。




3. 防护与生存能力
- 被动防御:机身采用棱形截面设计,雷达反射面积(RCS)仅0.75㎡,座舱装甲可抵御12.7毫米穿甲弹,发动机舱喷涂红外抑制涂层,排气口上翘设计使红外信号降低63%。
- 主动防御:配备激光定向干扰系统、导弹逼近告警器和箔条/红外干扰弹发射器,可对抗便携式防空导弹(如“毒刺”)的攻击。




二、武器系统与作战能力
1. 多样化火力配置
- 机炮:机头下方配备一门23毫米链式机炮,备弹量提升至3倍(约500发),可压制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
- 导弹:4个外挂点可携带16枚AKD-21反坦克导弹(射程25公里)或8枚“天雷-1”远程空地导弹(射程50公里),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


- 火箭弹:兼容GR-5精确制导火箭弹(CEP≤5米)和FS70B空爆杀伤火箭弹,单次可挂载2个19管发射巢,火力密度提升170%。
- 无人机协同:可携带SW-6侦察无人机或CM-501XA巡飞弹,实现侦察与打击一体化,最远打击距离超100公里。
2. 多任务适应性
除传统反坦克和对地攻击外,直-10ME可挂载“天燕-90”空空导弹执行空战任务,在也门实战中曾击毁胡塞武装9辆T-72坦克,验证了其多场景作战能力。



三、出口市场与实战验证
1. 国际竞争力
- 价格优势:单价约1500万美元,仅为AH-64E(3500万美元)的43%,且兼容北约标准弹药,适合预算有限的国家。
- 技术口碑:在2024年新加坡航展上,直-10ME凭借桅顶雷达和主动防御系统引发关注,被外媒评为“全球配置最高的武装直升机”。

2. 出口成果
- 巴基斯坦:2025年初将接收首批30架直-10ME,用于替换老旧的AH-1F直升机,增强克什米尔地区的空中火力。
- 非洲市场:2024年非洲航空航天与防务展上,直-10ME与运-20共同参展,展示了其在高原和沙漠环境中的适应性,吸引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潜在客户。

四、与国际同类装备对比
1. 美国AH-64E
- 射程:“地狱火”导弹最大射程8公里,依赖GPS制导(CEP约2米)。
- 信息化:具备“长弓”雷达,但探测距离仅16公里,且缺乏无人机协同能力。
- 对比:直-10ME在射程、雷达性能和多任务能力上更具优势,尤其适合非对称作战。
2. 俄罗斯卡-52
- 防护:共轴双旋翼设计抗坠毁能力强,但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主动防御系统。
- 高原性能:最大升限4500米,远低于直-10ME的5500米。
- 对比:直-10ME在高原适应性和战场生存能力上全面领先。

总结
直-10ME凭借“远射程、高感知、强生存”的战术优势,已成为全球中型武装直升机市场的标杆。
其在巴基斯坦和非洲的实战验证,以及持续的技术升级(如无人机协同、巡飞弹集成),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国际军贸市场的地位。

随着智能化弹药和AI战术决策模块的深度整合,直-10ME有望成为现代陆军全域作战的核心空中力量,尤其在高原、沙漠等复杂环境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