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邻国爆发冲突,26人当场遇难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前,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突发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至少26人死亡。这场袭击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直接导致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中国邻国爆发交火,南亚局势瞬间紧绷。
事发地点帕哈尔加姆镇曾是宝莱坞电影取景地,有着“小瑞士”之称。当天下午3点左右,枪手从山上树林窜出,对聚集的游客近距离开枪。当时游客正在野餐,枪声响起后,因场地空旷根本无处躲藏。有目击者称,枪手主要针对男性印度教徒。
莫迪(资料图)
袭击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中断沙特之行紧急回国,誓言要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一个叫“抵抗阵线”(TRF)的组织宣称制造袭击,称印度引入超8.5万定居者改变当地人口结构。不过印度政府还没确认这个说法。印度多家媒体马上把矛头指向巴基斯坦,认为袭击发生在莫迪访沙特、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提及克什米尔等时间节点,不是巧合。
巴基斯坦这边反应也很迅速。巴国防部长阿西夫直接驳斥印度指责,强调巴基斯坦跟袭击没关系,这是“本土事件”。面对印度指责,巴基斯坦也采取了行动,关闭与印度的瓦格赫边境口岸、暂停对印贸易、撤销部分印度人签证,还把印度驻巴高级专员公署武官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关闭对印度航空公司领空。
外交层面的对峙很快演变成军事冲突。4月25日凌晨,两国士兵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持续一个小时。双方都说是对方先动手,虽然这次交火规模不算大,暂时也没有人员伤亡报告,但这释放出一个危险信号——更大规模的“热战”随时可能爆发。
莫迪(资料图)
就在交火当天,印度迎来两个外援。印度媒体披露,美军C - 17运输机和以色列军机同一天飞抵印度拉贾斯坦邦。美国之前给印度卖过C - 17运输机、“阿帕奇”直升机这些先进装备,以色列和印度在电子战、预警系统合作也很深。美以军机这时候来,难免让人猜测他们要给印度军事行动撑腰。
国际社会迅速作出反应。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呼吁双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明确表示问题应该通过对话解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态,强烈谴责袭击事件,呼吁印巴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局势升级。中国一直主张,国家间的争议应该双边协商解决,反对第三方掺和,这也是维护南亚稳定的一贯态度。
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从1947年印巴分治开始,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就冲突不断,爆发过4次正式战争,小规模武装冲突和边境交火更是数不清。每次都是先出突发事件,然后互相指责,接着外交断联、经济制裁,最后军事对峙。等国际社会施压,双方达成临时协议,过段时间又陷入新一轮对抗。
印军(资料图)
这次冲突,外部环境比以前更复杂。印度在军事上有美以支持,外交上对巴基斯坦咄咄逼人。但从目前情况看,印巴全面开战的可能性还不是特别大。印巴都是拥核国家,都有打到对方全境的能力,虽然印度常规军力强一些,但核武器在那摆着,谁都不敢轻易挑起大战。而且打起来对两国经济、社会冲击太大,现在国际上也不希望看到印巴开战,这种压力两国都得考虑。
不过,南亚这块地方一直是“火药桶”,印巴关系脆弱得很。未来局势怎么发展,就看双方愿不愿意坐下来谈。要是谈不拢,矛盾越积越多,冲突规模随时可能扩大。不管对印度、巴基斯坦,还是其他有影响力的大国来说,都得清楚,南亚经不起一场全面冲突,和平谈判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