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竟现六大诡异之事,结局令人咋舌!

古今史话匣子 2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公元前 227 年,秦国王宫之中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 燕国使者荆轲,居然在大殿之上对秦王嬴政发起了刺杀。秦始皇一生树敌无数,遭遇的暗杀不在少数,可荆轲这次,绝对是最惊险、最广为人知的一次。

彼时,燕国被秦国的强大攻势逼得喘不过气,荆轲带着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前来 “乞和”。秦国律法严苛,荆轲进宫前肯定经过了层层检查。虽说当时没有金属探测仪,可打开地图查看这种常规操作总该有吧?专诸用鱼肠剑刺杀王僚的事儿在那时流传甚广,秦人不可能不知道,那为何还会出现 “图穷匕见” 这一出呢?这第一件邪门事儿,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紧接着,燕太子丹信心满满推荐的助手秦舞阳掉了链子。也不知是被秦王宫的威严震慑,还是事到临头心里发怵,总之他 “色变振恐”,有的史书甚至说他当场吓尿了。秦国的大臣们各个精明,立马察觉到了异样。好在荆轲反应快,赶紧解释说秦舞阳是没见过世面的粗人,被天子威严吓到了(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秦王倒也没起疑,让荆轲独自上殿呈献礼物。

荆轲献上樊於期的人头后,和秦王一起查看地图。就在地图完全展开的瞬间,荆轲右手迅速抽出匕首,左手一把抓住秦王的衣袖。可邪门的第二件事发生了,这么近的距离,荆轲的匕首竟然连秦王的衣服都没碰到!要知道,这把匕首可是精心准备的,上面涂有剧毒,还做过试验,只要见血,必死无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装备如此精良,荆轲却没能在第一时间拿下秦王,也难怪后人吐槽他武艺不精。陶渊明就曾一针见血地感叹:“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一击未中,嬴政反应极快,迅速后退,和荆轲拉开了安全距离。而荆轲呢,就像傻了愣了一样,眼睁睁看着秦王撕开衣袖逃开。事已至此,荆轲顾不上别的,只能追着秦王满殿跑。此时,殿下的大臣们没带兵器,侍卫没有秦王命令又不敢上前。诡异的第三件事出现了,荆轲居然怎么都追不上秦王。按常理,荆轲常年在外奔波,跋山涉水,体力和爆发力怎么都该比深居宫中、出行靠车马的秦王强吧。可现实却是,秦王绕着柱子和荆轲玩起了 “老鹰抓小鸡”,荆轲愣是碰都碰不到他。

秦王想结束这场闹剧,打算拔剑反击,结果尴尬又邪门的事儿来了,长剑太长,他一时半会儿拔不出来。这长剑可不是摆设,平时训练、上阵杀敌都得用,怎么关键时刻掉链子呢?就在这时,真正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一个是医生夏无且,他随手将手中的药囊砸向荆轲,虽说没造成多大伤害,却让荆轲愣了一下;另一个是宦官赵高,他大声喊道:“大王,把剑背在背上拔!”(王负剑!)这一嗓子提醒了嬴政,他立马照做,成功抽出长剑,一剑就砍中了荆轲的大腿。武器讲究 “一寸长一寸强”,可荆轲这么快就被秦王 KO,实战水平着实让人不敢恭维。他好歹也是闯荡江湖的练家子,竟被养尊处优的嬴政一招制敌,实在令人大跌眼镜。而且,荆轲的抗击打能力似乎也弱得离谱,就这一下,他就丧失了行动能力(荆轲废)。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手中的匕首扔向秦王,可这最后的挣扎也没成功,秦王轻松躲开,还上前补了几剑。

临死前,荆轲还不忘给自己找补:“我一开始没杀你,是想生擒你,让你归还燕国领土,好报答太子的恩情。” 好家伙,牛皮吹得响亮,还顺带把幕后主使给供了出来,都不用秦国动刑逼供。这事儿邪门不邪门?

再看这第六件怪事,荆轲刺秦失败,燕国瞬间大祸临头。秦王怒火中烧,立刻发兵攻打燕国。燕王喜被打得节节败退,为了平息秦王的怒火,竟亲手杀了太子丹,还把人头献给秦王。燕国本就国力衰微,经此一役,更是元气大伤,没多久就被秦国灭了。荆轲这一刺,不仅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还间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实在令人唏嘘。

这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充满了各种意外和诡异,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与感叹。要是荆轲刺秦成功了,历史又会走向何方呢?这恐怕谁也说不准。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各位看官要是觉得有意思,麻烦动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愿您往后的日子财运亨通,福气满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古今史话匣子

古今史话匣子

打开史话匣子,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如潮水般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