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也要给子女这3种东西,真正的远见在这里

育儿智库 3周前 (04-03) 阅读数 3 #育儿

前几天朋友聚会聊起了孩子教育的问题,小李提出了一个很有争议的观点:“我觉得,家里再穷,父母也要给孩子提供某些东西。

这些东西,对他们未来至关重要。”话音刚落,大家顿时热烈讨论起来。

有人表示认同,有人则觉得“穷得顾不了自己,哪里还有余力管孩子”。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作家毕淑敏曾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世界。”一个孩子,最初是通过父母来认识这个世界,父母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影响深远。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不论家境如何,总会把一些重要的东西传递给孩子。

父母的支持:孩子自信的源泉

孩子的自信心很多时候来自于父母的支持。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普通工人周弘,他的女儿周婷婷先天失聪。

医生断言她一辈子只能靠手语生活。

周弘不相信命运,他白天在工厂搬货,晚上自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女儿学说话时,一个“水”字练了三万遍仍含糊不清。

可是周弘依然红着眼眶鼓掌:“爸爸听到你进步了!”

这种支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肯定和鼓励塑造了孩子的自信心。

后来,周婷婷成为中国首位聋哑人大学生,赴美攻读博士。

面对媒体,她说:“我听得见,因为爸爸的声音一直住在心里。”这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孩子不怕摔倒,怕的是回头时无人伸手。

孩子不怕失败,怕的是努力时无人喝彩。

父母若能捧场,哪怕家境再艰难,也能给孩子提供无尽的信任和掌声。

相比金钱,这些支持和鼓舞才是他们未来最大的底气。

营造和睦家庭:孩子的避风港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古语有云:“家和贫也足,不义富多忧。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会懂得营造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

杨绛和钱钟书就是最佳示例。

上世纪50年代,他们生活在农村的一间漏雨的土屋里,条件艰苦。

杨绛从没听过他们吵架,钱钟书无论多忙,都会在晚饭后给女儿讲故事。

即使手稿被撕毁,杨绛也只是默默捡起碎片,轻声安慰钱钟书,第二天一家三口又重新整理手稿。

这种家庭的温暖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孩子看到这样的父母,自然会觉得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房子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是否随时在一起,笑着说话,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这种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益。

孩子经历了温暖的家庭生活,会更相信人间值得,这种安全感和心理支持,将来在遇到困难时能给他们无穷的力量。

感恩教育:孩子一生的福报

感恩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故事特别令人动容。

他少年时家境清贫,母亲是纺织女工,站着工作12小时。

有一年冬天,看到母亲在工厂啃冷馒头,却把食堂发的热汤装进保温杯带回家时,白岩松瞬间明白了母亲的辛苦。

当晚,母亲谎称“厂里今天汤多,喝不完”时,他突然哭了。

此后,他每天都早早回家,烧好热水等母亲。

这种感恩的心情伴随白岩松一生。

他成了全国有名的主持人,但母亲生病时,他仍坚持推掉工作陪在她身边。

有人问他这样做不怕影响事业吗?

他说:“人不能只盯着高处看,要记得谁为你弯过腰。”

通过这些具体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感恩并不是一堂课能教会的,而是要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来潜移默化地传达。

孩子懂得感恩,不仅会让家里更温馨,还会在社会中成为有温度的人。

对比金钱、物质上的给予,父母的支持、和睦的家庭氛围和感恩教育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财富。

毕淑敏的那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世界。”这一句话如同一道箴言,提醒我们作为父母或社会的一员,如何在孩子的世界中起到正面的、长远的影响。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可能会为物质困扰,但是不论如何困窘,我们依然要把一些最基本的重要东西传递给我们爱的人。

这些东西或许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却是孩子未来道路上的明灯,指引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我想说,父母之爱,从不在于给了多少,而在于给了什么。

给孩子的这些无形的支持、温暖的家庭和感恩的教育,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它们是孩子未来走得更远、更稳的基石。

在这条育儿的道路上,我们不求完美,只求用心。

如同林则徐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句话同样告诉我们,真正的父母之爱,是要孩子走得更远,不在于我们给了多少金钱,而在于我们给了他们如何去面对生活的力量和智慧。

每一个用心的瞬间,每一份真诚的支持,每一段陪伴,都是孩子未来最坚实的依靠。

让我们一起,成为有远见的父母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育儿智库

育儿智库

专注儿童教育,助力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