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太软不行啊

雨竹与世界 2天前 阅读数 60 #国际

对待有的人响鼓不用重锤,对待有的,必须要往死里打。

对于印巴冲突,从一开始国际的共识就是双方都不想大打。

主观意愿上,印方不过是转移国内矛盾,想要造个下马威,更好对付国内穆斯林势力,同时想要配合美国完成印太战略,一举多得。

巴方军事实力远不及印方,经济更是羸弱,国内政局动荡,这种情况下不愿意大打。

客观情况上,巴方开始有些心里不托底,因为美国不让用F16,可真打起来一交手,印度居然如此之差,就越发上瘾。

这两天的战况,基本是一边倒,即便是印方反击,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战果。

见好就收,说过的。

国际黄金价格也没有剧烈变化,预示结局已定。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也为未来更大烈度的冲突埋下祸根。

巴基斯坦在第一天空战就表现得非常克制,该打15架没打,但换来的是什么呢?

换来的不是印度的反思和收手,而是变本加厉的手欠。

在印巴首次交手印被巴空军碾压后,印国内开始大范围删帖,掩盖淡化战机被击落的新闻,同时通过举办演习找回面子。

这样做无异于欲盖弥彰和此地无银三百两,可遭受的损失又难以弥补心理创伤,就想从其他方面找回颜面。

这就显得很贱。

这就是印度,开始吃了亏,还认为是偶然,是没准备好。

这本身就很愚蠢,说明了印度已经有所忌惮,不敢再发动大规模打击,更不敢轻易动员发生战争,因为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陆地上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但又不甘心。

即便陆军几个哨所被打烂,投降举白旗,空军数架战机被击落,对手零损失,丧失制空权,正常人简直无法理解的脑回路,在印度这里,变成了还要再试试。

于是就有了海军的偷袭,毕竟以前就这么干过。

根据印度军队的宣传,卡拉奇和拉什港口遭到了几枚导弹的攻击之后,这两个地点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并且引发了大火。印度的媒体《今日印度》认为,袭击巴基斯坦南部军事港口卡拉奇以及其他关键海上目标,以此在海洋防御线上撕开一个突破口,从而建立起海上的优势。印度袭击卡拉奇是事实,但印度海军究竟有没有参与对卡拉奇的袭击,目前还没有印巴官方的消息来源。

虽看似气势汹汹,但如果巴方不克制,我们很快就会知道航母被击沉是什么样子。

巴方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一百多枚反舰导弹,稍微冒险一点靠近就可以让印度海军遭受重创。

所以,这国家之间和人是一样的,有的人响鼓不用重锤,有的人,就得大耳刮子伺候,打到怕,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巴基斯坦意识到,如果任由印度还是在那手欠,这搞一下那搞一下,它拖不起,巴的资源远不如印,打不了持久战。

于是,巴直接开干,主动升级了局势,痛打落水狗,非常犀利,甚至入境,顺便把印度一个重要导弹基地炸了。

这种打法根本不像是过去的巴基斯坦,像以色列,也像中国这次对美国的贸易反击战。

于是,

在巴基斯坦发动“铜墙铁壁”军事行动后仅仅几个小时,双方就停火了。

5月10日,巴基斯坦媒体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巴基斯坦空军出动JF-17“枭龙”战斗机,在印度旁遮普邦阿丹普尔(Adampur)地区使用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摧毁印度部署的S-400防空系统。 据悉,S-400防空系统为印度重要战略防御资产,单套价值约15亿美元。 印方对此暂无回应(后声称未被击毁)。

5月10日,据巴基斯坦军方消息人士称,在该国发起的“铜墙铁壁”军事行动中,巴对印度发动网络攻击,致使印度约70%电网瘫痪。

5月10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天空再次上演“降维打击”——印度空军一架价值2.3亿美元的“阵风”战机被击落,飞行员身着印军第17中队的臂章,在跳伞后被巴方活捉。这是印度自5月7日以来损失的第四架“阵风”,残骸中法国原厂导弹的钢印和烧毁的复合挂架,成了这场空战最讽刺的“战利品”。

央视信息当地时间5月9日,记者获悉,巴基斯坦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巴基斯坦军队目前已摧毁77架印度无人机。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以战止战。

对于印度这种民族秉性的国家,你不揍他,它根本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这个国家,几千年都在被各种外部势力殖民奴役,当下是它500年最强的阶段,迷之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不狠狠打它一顿,它觉得自己宇宙第一,中美它都不放在眼里。

我们其实早就把它看得明明白白了,于是才有了之前边境一战,这一次,不过是“再续前缘”罢了。

从另一个侧面讲,我说句实话:

我们做不到巴基斯坦这样。

不是实力做不到,而是作为大国,在国际战略博弈和道德理念上,我们没法做这些事。

也因此,巴基斯坦做了我们想干而不能干的事。

看上去只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冲突,背后却是数十年如一日两国合作的深耕。

十年磨一剑,一炮打响。

这不是什么黑天鹅,这是灰犀牛。

这次印巴冲突,将会完全改变国际政治军事格局。

一方面,全世界都会重新评估中国的军事实力。

过去,我们自己可能感觉自己的军备很先进,但不知道什么样,恨国党每天干的事就是在网络上黑我们,吹美俄。

但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有一场战役是能脱离“二战视角”的吗?

依然是绞肉机、巷战,拼的是保卫战时的人,哪怕是北约全力以赴用高科技指挥,也没打出什么。

但此次印巴冲突,真的有些当年以色列打中东战争,或者美国打伊拉克那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不能说美国的军力不先进。

依然很先进,只是,我们与之在体系作战上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甚至可以说,真正在高科技层面的体系作战,只有中美两家。

这也符合之前文章里分析的,看似国际秩序“多极化”,实则“两极化”的本质。

而放眼未来,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体系作战,更是只有中美掰手腕。

比如此次巴基斯坦的海军,完全可以用更多的无人艇,无人机,重创印度航母群。

而我们国家在无人机作战和防无人机领域,都建立起自己的独特体系,这个体系,美国目前不一定有我们这样的水平。

空天领域,未来的战机比拼是六代机+无人机的操控,或者是AI为主直接参与空战,别的国家没法打。

在卫星狗斗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不比美国差。

更不要说我们准备在月球上进行的基地建设探索。

西方媒体这几天已经开始接受阵风完败的现实,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对中国的恐惧。

军工格局虽短时间不会改变美俄控场的形势,但长期看,必然突破。

另一方面,则是加速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塑。

过去,相当一部分亚洲国家“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思想根深蒂固。

但现在,他们要好好想想了。

因为未来的体系作战,在高科技领域只有中美两家。

这就是说,你如果买了美国全体系,那么一定是受限的,比如你的战机什么场景不能用,你的GPS给你关了。

这就像美元的制裁一样,是把双刃剑。

日本和韩国,一旦意识到代差降维打击,就要想,我是所有武器都买美式,彻底和美国命运捆绑到一起,还是,也可以考虑中国的。

这一套军备体系,涉及的是非常深层的捆绑,从产业链的不同构造,到信息、AI领域的融合。

军备>政治。

对于中东、非洲、拉美,亚洲,东欧很多国家,他们就可以考虑未来和中国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互利共赢。

这也是军事版的“一带一路”。

而且,我们卖的东西,从玩具到手机到武器,除了物美价廉,最重要的是:不会有后门。

自此,全球政治格局也将继续加速重塑。

一个又一个deepseek时刻在出现。

我们不去打嘴炮争些没用的,我们玩的就是真实,这才是最可怕的。

但我想说的是,对待印度目前的“求和”,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到了当前这个阶段,如果要避免和美国的直接军事冲突,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亮牌,形成降维打击局面。

让美国充分意识到与中国发生战争的成本,才可能像巴基斯坦一样“以战止战”。

我们要在第五次印巴全面战争之前,继续武装巴基斯坦,我们的先进武器,都应该上战场实打实进行检验,以更好的改进。

而印度,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往死里打,因为不给当头一棒,它那种脑回路会让其一直很贱,唯有这种方式,才可能换回和平。

当年,教员就是懵了,老人家打了一辈子仗,大多数战斗都在他预料之中。可1962年印度非要跟中国对着干,这事让他特别费解。他盯着地图研究了十天十夜,怎么也想不通印度为啥要跟我们开战。

但现在,形势完全不同。

如果我们要解决小岛问题,印度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儿,它虽然说目前不敢动,但一直都在做备战准备,等待机会。

当然,我们一直都做好了三线作战的准备,只是说,此次印巴冲突可能极大压制了印度的野心,舒缓了我西线压力,这也为小岛的回归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也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也更加清楚地看到,对待印度,也包括对待当下的美国,心太软是根本行不通的。

霹雳手段,菩萨心肠,一个都不能少,两手都要硬。

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做人做事,都是一样的道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雨竹与世界

雨竹与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