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路边小石杜辉 1周前 (05-08) 阅读数 0 #推荐

图文/杜辉

个人感觉这家博物馆的建筑更抢风头。建筑气势恢宏、外型独特,内部装潢精美、空间纵深大,参观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与享受。站在一楼大厅,仰望宏大、深邃的空间,加上镜面、光面反射的多彩光线,甚至让人有一点炫目与眩晕。

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奥运村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博物馆是免费参观,网上提前预约即可,参观时刷身份证入馆。进门安检,充电宝不能超过2万,需要拿出来检查下。

博物馆位于奥体公园附近,附近除了奥体中心、鸟巢、奥森公园,还有考古博物馆、工艺美术馆等众多景点可以逛。体力好的可以提前做计划,一趟线下来,可以多逛几处。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24年才开放的新博物馆,和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共用一个建筑。所以博物馆内一到三层为展厅,四五层是会议中心。博物馆设施新、安保严、服务周到。除入口外,每层扶梯附近,每个展厅都有保安和工作人员。

因为是会议中心和博物馆在一起,很多地方是不开放的,参观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下标识。博物馆建筑宏大、空间充足,所以展览的空间利用并不是那么密实。当然,也许设计风格追求的就是这种宏大、深邃、仰望的气氛和感觉。

博物馆一层没啥可看的,有个电影厅,每天有几场宣传纪录片。二三层,除了有近现代国内科学家的推荐、介绍、成果展览宣传外,还有一些科学家个人生平展览和其主导科研项目的介绍。比如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核能、导弹领域专家朱光亚,汉字信息处理、激光照排专家王选等。很多科学家默默无闻,少人知晓。一些在其领域内的绝对领军、权威人物,一般人其实是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和成就的。设立主题博物馆对这些科学家进行宣传、纪念,以示尊重,还是十分有意义和必要的。

仔细看这些科学家的生平,尤其是理科方面,还是以留学后回国的发展占绝大多数。其中以留美为主,其余的也有留欧和苏的,但人数不多。其中从美国回国发展的名气最显的还是核能、物理、军工方面的专家,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等。所以开放交流还是十分必要的,科学方面很难封闭自我发展。

整个展厅声光电设备相结合,配合场馆的恢宏气势,还是给人一些视觉、感官的冲击和享受的,甚至让人不免感觉都有些奢侈。展馆服务人员多,服务设施齐备、先进,人流不算多,免费预约参观,整体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很好的科普教育场所,适合带学龄孩子来逛逛。感受一下气氛,了解一下科学家的经历,是很好的教育和熏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路边小石杜辉

路边小石杜辉

资深出版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