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稀土开发利用达到极致,在航天和军工多领域取得新质突破,领先世界

筹海者张晓东 2天前 阅读数 38 #军事

(1) 稀土是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持资源

稀土元素共有17种,手机里面就至少有镧、镨、钕、铕、钆、铽、镝七种,其中前五种可以保证屏幕发光,而镨、钕、钆三种是制造手机和麦克风的磁铁。战斗机和战舰当然也要用到电磁铁,而且相关部件还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老化,需要更新,继续消耗相关的稀土元素。强大的电磁铁,是电磁弹射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

(2) 中国海军航母通过运用电磁弹射技术走向发展巅峰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成熟,让中国成功的从常规动力滑跃起飞航母直接跨越到了电磁弹射型航母,直接跳过了蒸汽弹射的阶段,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由此应运而生,堪与美国的福特级航母比肩,与之成为全球并列的两艘电磁弹射型专业航母。

(3) 中国的无人机电磁弹射两栖舰成功,进入四航母时代

下水不久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号上也应用了电磁弹射技术,这使得这艘战舰成为了第一艘能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也成为一艘可以让歼35战机和攻击11无人机上舰的电磁弹射型两栖航母。如果把两栖攻击舰看成重型航母的话,世界上第三艘电磁弹射航母的殊荣属于中国海军四川舰。

两栖攻击舰能电磁弹射的好处,就是大型战机可以上舰,使战舰不仅能做航母补充力量,也能加强两栖战场制空能力。

(4)在其他航天和军工领域的重要突破也很

多:电磁弹射火箭和电磁炮

中国现在还正在开发电磁弹射型的火箭,就是用依靠高速磁悬浮和电磁弹射技术的方式把火箭弹射到超音速状态后再点火烧燃料,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发射频率,节省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载荷。2023年9月中国完成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航行试验,在380米长的线路上实现了每小时234公里的试验速度。

众所周知,中国在055驱逐舰上应用了冷发射技术,将来未尝不会出现电磁弹射导弹技术,试验开发中的电磁炮也会成为现实。

(5)利用稀土开发新型雷达

用上稀土才能制造芯片,完成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现在中国在海上的雷达已经达到可以探测450公里的距离,还在开发发现隐形战机的防空雷达。

中国的新型战机都能使用氮化镓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这一点比美国先进,美国第五代战机用不上氮化镓雷达。中国战舰也多用新型氮化镓材料,比美军战舰多用的传统氮化锗雷达有优势,容易先期发现敌人。

(6)中国开发稀土的潜力巨大,资源丰富

4年前,我们在稀土领域申请的专利数量占到全球总和的95%。稀土共有17种,而中国有所有种类。比如金属铟在全世界大概只有1.6到1.9万吨,中国拥有1.3万吨,占据了总量的75%。

到2023年,美国稀土储量只有180万吨,产量也不过只有4.3万吨,当时中国稀土探明储量高达4400万吨,占全球的40%,是美国总储量的二十多倍,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早在1992年,中国实现了稀土冶炼分离技术的重大突破。2023年以来,由于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资源,中国先后对镓、锗等稀土金属品种实施了出口管制。为了保持战略优势效果,美国势必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雷达效能,那就需要大量镓、锗。美国开展贸易战,并不能为F47和F35搞到更多的中国稀土。要知道,每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机在电子战系统、雷达、驱动方向舵马达中需要将近500公斤的稀土。

中国开发稀土,发展新科技,是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域新质军事力量的成功案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筹海者张晓东

筹海者张晓东

历史与军事学者,上海社科院研究人员